APP下载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大师作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08-24肖楚新

文教资料 2021年15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教学改革

肖楚新

摘   要: 一门课程想要不断发展并且让学生学以致用,需要的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大学课程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大师作品分析”课程作为各大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课程模式趋于成熟化和套路化,近几年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对课程授课方式进行了一次改革,通过寻找新的教学方法焕发该课程的生机。

关键词: 动手能力   教学改革   “大师作品分析”

一、目前“大师作品分析”课程所面临的问题

“大师作品分析”课程作为各大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课程模式趋于成熟化和套路化,即了解大师的生平经历,学习建筑、景观等大师的设计作品,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大师进一步深入分析大师及其作品,最终作业通常为大师设计作品的模型制作。因此催生出了一条产业链,即大师作品的设计方案、电脑模型及完整的激光切割排版,学生只需要选择价格、模型材料、大师的作品,一键到家,接着学生只需要开始拼装即可。稍微有想法的同学可能会对大师作品进行手绘图的绘制,用以讲解和分析该作品,再或者从网络上找各种相关图片进行展板排版设计,用以表现该作品。最终,学生不过成了一位“会排版的安装工人”,总体来说并没有对今后的专业认知和发展起到太大作用。这就是一门课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面临的转型问题,如何才能应对网络时代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有对课程设置做出不断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需求的调整,才能保持课程的生命力。

二、课程内容改革研究

一门课程要想不断发展并且让学生学以致用,需要的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因此,大学课程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但就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分析来看,很少有学生能够达标。大学课堂时间有限,并不会像中小学一样进行填鸭式教学,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课余时间补充和完善课内所学知识,并自觉进行知识拓展。

就“大师作品分析”课程来说(以下简称“该课程”),近几年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設计专业对课程授课方式进行了一次改革,以讲座的形式授课突破了以往的单一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通过不同老师的认知理解分析学习不同的知识及分析问题的方法。课程采用2个—3个班级合班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集体授课的方式,由这几个班级的任课老师轮流授课,每人对某一位国内外大师进行详细剖析,结合教材所讲的分析步骤,尽可能做到分析内容有理有据、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内容全面等,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消化更多的知识点。课内,各位老师会就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提问,有些问题甚至没有具体的答案,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本学院本专业学生的弱项,在老师提出问题时,或者学生遇到问题时,第一句话是问老师要答案、要方法,最终,选择权回到老师手中,学生只会服从,而不会分析。对待问题时主观上选择逃避、等待,而不会主动分析原因和动机。由于分析能力弱,导致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由于不会思考,不会解决问题,脑子里想法太少,知识储备量缺乏,导致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弱。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如果继续从事本专业,最终必须学会与甲方沟通交流设计方案,不可能一辈子做绘图员,因此口头表达能力至关重要,甚至在某些时刻起关键作用。很多时候会发现,你的专业能力可能并不比别人好,甚至差一点,但是你的表达能力非常好,能够抓住重点,深入人心,这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2020年在搜学网中有一篇社会调查报告,记者对中国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中国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令人担忧,急需提升,否则,未来将会被社会所淘汰。主要表现在自信心缺乏、不敢说、不会说、不想说等。

三、作业内容改革研究

根据以往的作业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之后,发现在该课程成熟化模式之后,学生的作业思路形成了固化,在做作业的时候只是从网络上对大师作品进行文字和图片的复制粘贴,真正思考设计内容的同学较少。在完成课程最终模型作业时,更是形成了“产业链”的效应,因为以往学生的定制,导致网络上有完整的切割图和Sketchup模型,学生只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图纸较完善的大师作品,而后对切割板进行组装即可。其实学生只完成了图纸和模型的搬运,而没有分析过程,这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为专业基础课,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大二上学期开设的大师作品分析课程,主要是解决学生专业入门的问题,不仅是专业知识、认知上的入门,更是动手能力、软件能力入门的过程。在对其他设计类院系的考察之后,我院将在之后对该课程内容及作业进行调整。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会理解和分析专业问题,在分析和设计过程中学会分析“关系”二字,何为关系?就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个事物之间产生的联系。该课程主要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室内的关系、空间与空间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空间与人的关系等,只有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设计工作,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当学生对“关系”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之后,就要开始对空间及空间尺度进行研究,这也是为什么在该课程之前开设人体工程学相关课程,因为了解基本的人体尺度和一些设计规范要求的尺度,才能在之后设计类课程中不至于出现关于尺度的笑话,例如小空间中用了大尺度的陈设,导致空间变得拥挤,大尺度的空间中陈设尺度过小使得空间显得空旷等问题,这也是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的原因,因为课程之间是有先后顺序且互相关联的。

其次要掌握空间认知,各种类型的空间表达及空间设计要求、规范等。怎样确定空间的主题,如何定位空间的含义,空间之间通过怎样的手法进行关联,通过怎样的设计要素进行视觉延伸和主题表现,不同空间需要用怎样的材质和色彩,家具、配饰如何与空间相搭配等问题,都是设计空间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该课程最初的定义应该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已有的设计较完备和出色的作品,对空间设计进行分解式的理解、学习与应用,而不是演变成如今以完成一个简单的模型组装为目的。学生应该探讨空间的可能性,构思和设想自己在设计类似空间时会怎么做及如何解决设计空间时遇到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追寻设计的本源才是初心。我们不能被“模式”所左右,要打破常规,发现新的可能,延伸空间的可能性。

如何认知空间?首先要把空间关系用视觉信息进行加工,而后通过感知深度的能力进行抽象表达,感知深度是随着年龄及生活阅历的增加而丰富和发展的,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做作业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寻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而不是主动告诉学生答案,在学生完成整个过程之后仍然有不理解之处,老师可以答疑,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指导。因为在上一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完成了第一层次的学习,证明该学生有能力进行第二层次的学习,所以指导老师才可以进行深层次指导,如果学生并没有如期完成第一层次的知识学习,此时教师不能够进行深层次的知识讲解,而应该继续引导和解答第一层次的知识点。空间的认知程度直接决定学生之后课程学习的深度和设计能力的提升程度。因此,指导老师必须不断增加知识储备量,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并拓宽视野,创新思维方式,只有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大脑,才能逐步解决学生不愿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难题。

在学生具备一定设计知识之后,接下来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软件和实际操作。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弱,尤其是一般院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家庭生活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家庭的溺爱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2.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虽然近几年有所改观,但以拿到高学位证和学历证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没有改变,对职业技术教育有所偏见,虽然近年来有所改观,但是整个社会现象并不是朝夕可变的,需要提升国民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书本知识是第一位的,动手能力的课程似乎并不多,也不那么重要。3.大学教育的影响。大学是大多数学生步入社会前的转折点,或者说训练场所,社会需要的是有独立能力、有动手能力、有技术能力、有专业知识的较全面的人才,但普通艺术类院校很难提供较全面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场所和课程。要建设好课堂,全面发展学生的脑力和体力,教师不能局限于课堂理论知识,更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就“大师作品分析”课堂来说,除了介绍大师的生平,了解大师的设计作品和设计理念外,更要注重软件的学习和利用,如AutoCAD、Sketchup、VRay、lumion、Photoshop等专业软件。利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立面图等,导入Sketchup建模,利用VRay渲染器在Sketchup中直接渲染,或者将模型导入lumion进行渲染和动画制作,最后用Photoshop对渲染的效果图进行环境、灯光等处理,经过以上一系列软件操作,学生才能较全面地理解大师作品的设计理念、结构类型、材质铺贴、环境处理等,才算是诠释了该课程的教学初衷。培养软件操作能力,再进行手工模型制作,这个时候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设计作品理解的过程,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从利用网络的便利做现成的模型拼接,这是毫无含义的、浪费时间和精力的。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好处,也产生了弊端。如何让课程设置规避弊端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孵化器,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能只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对头脑及手头功夫的锻炼,社会需要的是会独立思考的人,需要的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寻解决方法的人,需要的是善于表达的人。该课程设置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开展,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缺失较严重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专业入门课,学生必须解决软件操作问题,才不至于在之后课程中艰难前行,才不至于遇到头脑中有想法却表达不出来的尴尬状况。学无止境,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相长”,时刻谨记“不学习就会落后”。

参考文献:

[1]陶万样.关于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06).

[2]杨娜.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标准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23).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教学改革
浅谈利用布艺手偶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