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数学阅读兴趣 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2021-08-24宋庆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宋庆华

【摘要】数学课程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发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学生信息搜集能力的培養,应在教学活动中得到相应的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对文字敏感、对数字敏感的良好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数学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本文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为立足点,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从定义上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数学教学活动之间似乎并不存在必然联系,阅读是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手段,数学课程则强调计算.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问题中所包含的复杂的数学信息、考查方向都需要整理,在搜集文字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后续的解题效率.笔者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夯实基础

在尝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阅读指导工作的重点,强调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集中表现,借助阅读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整体的阅读指导工作来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阅读问题令人担忧,阅读能力主要在应用题、文字叙述题、证明题等问题中发挥作用,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阅读问题也主要出现在以上板块当中.在阅读环节中,题意理解不清、关键词掌握不明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更对其阅读技能的后续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教师必须围绕学生的阅读基础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再要求学生利用阅读能力解决数学问题,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技能,使其能够利用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进而获得可用的学习经验.

以小数乘法的教学为例,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的不同算式,帮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搜集数学信息.算式的设计可如:①24×16=?②2.4×16=?③2.4×1.6=?在这三个问题中,小数的出现频率并不相同,学生会围绕不同问题的不同形式提出思考问题:当数字中加入了小数点时,整数会变成小数,小数乘法应该如何计算?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对相关问题的答案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依靠数字的逐步缩小,分析有关问题的计算技巧,并对计算过程与计算要求进行梳理.在比对结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将数字关系与小数点联系起来,进而完成解题任务.依靠对数字、计算等知识的整理,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计算方法、解题思路.在学生夯实基础之后,阅读技能才能在后续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

二、重视培养理性思维,抓住重点

受到文化课程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中都在强调感性思维的培养,强调情感、文化等元素在阅读材料中的表现.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经验日趋丰富,他们会对阅读材料的文化内涵表现出兴趣,但对于数学课程来说,课程中的理性元素所占有的比重更大.要在数学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遵循数学课程的授课特点,强调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教学环节的集中表现,以此来提升数学课程的授课质量.教师可增加理性问题在数学教育活动中的出现频率,借助理性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问题.

以小数除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小数乘法、整数除法两大板块的教学知识开展阅读指导活动,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对小数除法的概念进行分析:小数除法指的是包含小数的除法,还是最终结果为小数的除法?教师帮助学生明晰解题方向与阅读要求.其次,教师通过问题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行检验.教师以问题“60÷5”和“60÷7”为例,要求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计算,并借助阅读整理不同数学问题之间的特点.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主动对数学问题、数学知识进行归纳:“60÷7”的计算结果为8.57142…是一个循环小数,且无限循环.小数乘法中有限小数与有限小数之积、有限小数与整数之积必将是有限的.而通过上述计算活动,学生能够获得全新的经验.学生借助阅读对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新的结论:整数与小数、整数与整数的除法,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有限小数,小数包含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小数的计算比整数的计算更为复杂.教师强调学生的理性思维,借助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异同,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时刻紧跟数学核心,服务解题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教师就必须时刻围绕数学教学的核心展开教学工作,让学生的阅读技能为后续的数学解题活动提供服务,借助多元化、开放式的数学解题模式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解题,在完成解题任务之后鼓励学生重新阅读题干,深挖数学材料中的文本信息,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数学理论与数学问题的技巧.教师可围绕解题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借助解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感受到阅读的优势与价值,形成主动阅读的良好意识.

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文本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顺解题思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问题:小明想要去小王的家中请教作业,他在脑海中规划路线,要先向东走150 m,再向北走200 m,再向西走50 m到达小王家中,请你结合小明所给的信息绘制路线图.在阅读完题干之后,学生并不能掌握路线图的绘制技巧,教师可结合地图、数轴等材料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对地图、数轴等数学材料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同时分析数学问题.学生结合学习到的“单位长度”“方向”概念对题干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借助文本阅读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绘制路线图.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来说,阅读是其分析信息、搜集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尝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确定相应的阅读目标,鼓励其通过阅读活动搜集信息、解题互动,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活动的价值,进而帮助学生分析数学问题.教师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活动的目的性,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出色地完成阅读任务.四、开展数学阅读训练,活用文本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