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运用

2021-08-24王晓燕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交流互动中职数学提问

王晓燕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性,是中职教师必须要意识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数学这种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过程给予高度关注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恰当地运用提问,来了解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吸纳程度,在加强交流、活跃学习气氛的同时,实现课堂内容优化.

【关键词】中职数学;提问;交流互动

在中等职业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质外,教师还应着眼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有趣的教学活动,创造相关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但这恰恰是中等职業数学教学过程中容易被教师忽视的问题.所以,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提问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适时适当运地用提问,注重调节课堂氛围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对学习出现厌烦情绪,往往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不利于数学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注意运用课堂提问,在适当的时候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以诙谐有趣或真挚的语气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不仅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专注于课堂内容,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激发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高等教育版职业数学教科书“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三角函数这个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很常见,再加上函数图像较复杂,公式类型多样易被混淆,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一味想着逃避而不愿继续专注学习,从而对学习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学习时的状态,一旦发现了这一状况,就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提问,改变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在绘制三角函数图像时,教师运用提问:同学们觉得这个图像形状有什么特点?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呢?教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三角函数图像进行观察.待学生们观察后,教师对一些课堂状态不佳的学生进行提问,使其注意力能够重新集中起来,并在不断提问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函数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将三角函数图像与现实生活的物体关联起来,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三角函数的知识内容上,专注于教师的所讲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二、以提问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当具有一定的发展性,且应当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师可以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但是应当注意对教学情境加以宏观上的设计,体现其逻辑性,思路清晰,使之易于学生入情入境,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条理分明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其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讲授数学史时,教师可以创设数学史教学情境,展现立体几何知识的前因后果,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不是死板的,而是有迹可循的,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更重要的是,史实型教学情境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即数学是由生活实践中得来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知识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更有助于学生积累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教授立体几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建数学史教学情境.例如,在“立体几何概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等.具体设计如下所示:在课堂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将学生熟悉的语文诗词,与立体几何数学课堂进行联系,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诗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思考,使学生感受自然之伟大,产生敬畏之情,将这种情感态度与立体几何的学习建立紧密的联系.教师紧接着可以问学生:立体几何是什么?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立体几何的知识结构和数学思维方法是什么样子?学习立体几何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意义?

三、联系实际情况运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中职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教学的实质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要有意地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教学时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实际生活与函数相结合,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中遇见的问题.函数涉及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掌握函数的知识并知道如何应用,这对中职学生之后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意义.教师在课前,要对中职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或专业学习中可能会碰见的函数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并提前准备题目,在对课堂知识和例题进行讲解后,用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企业最大利润和最小成本如何得出”,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意识到函数与生活或专业的关联,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更好地掌握最大值最小值问题.这样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掌握情况,还有利于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前对以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考虑并尝试解决,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知识进行实际运用,符合中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魅力的展现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吸引学生积极接受知识的前提.对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讲,数学学科最为枯燥难懂.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忽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那么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而非主动地获取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的需求,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素质为前提,做到“二主、一择”.二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展示、主动探究、主动整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自主训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的教育理念;一择:选择适合学生条件和发展的教学方法,时刻注意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反应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课,从学生的思维水平上提问讲解.“二主、一择”主要落脚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同时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思索如何高效实施教学,让学生获取知识更便捷、更高效.

猜你喜欢

交流互动中职数学提问
如何提升初中英语交流互动的质量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论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