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

2021-08-24苏日娜袁博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7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苏日娜 袁博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和直接,高度重视及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势所趋。研究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等多角度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现状与问题为起点,探寻聚力补短板、强内涵、增效益,强化类型特色,提升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服务能力和供给质量的模式与路径。通过理论与对策研究对实现公平有质量的职业教育提出相关路径对策,提供服务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专业人才支撑。

[关键词]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供给模式研究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顺德区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顺德建设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策略研究”(2019-ZDA02)

[作者簡介] 苏日娜(1965—),女,内蒙古海拉尔人,经济学硕士,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研究;袁 博(1987—),女,河南南阳人,理学硕士,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和酒店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7-0093-04   [收稿日期] 2021-01-26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现代职业教育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学界是按两条主线发展的:一条是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另一条是职业培训模式。现代职业教育究竟应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还是以职业培训为主,二战后两种观点引发了持久的论战。前者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职业教育家托马斯·巴洛夫(Thomas Balogh)为代表,他认为,现代职业教育应以学校系统职业教育为主,学校可根据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及一定时期的人力资源预测,以职业化学校专业与技能课程培养一定数量的训练有素的后备人力资源[1]。相反,当代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福斯特(Phlip J.Foster)提出了著名的“职业学校谬误说”。如果要突破经济上的“瓶颈”问题,职业教育必须与社会、企业行业联手,共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共同开设实践技能课程,将课程从“知识本位”向“重视技能”进行变革,以迎合人力市场的需求[1]。强调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以职业培训为主,以劳动力就业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职业化的学校专业及课程不可能完全决定学生的职业意愿,也不能完全解决就业、失业的问题,书本上的人力资源规划知识也不能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依据。而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则积极倡导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探索实施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的“双元制”,推动国家经济迅猛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不断改革,并历经曲折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进入转型阶段。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作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2015年,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与举措,以及保障措施[2]。随后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并达到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可以说,这既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的重大计划和项目,又是为推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教育改革。

对国内外现有成果的评述: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与模式对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极大的借鉴和推动意义。审视国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本特征,我国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政策还需要在体系建构、协调联动、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提升。

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提高职业教育人才供给质量的必要性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是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式,从而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3]。这发挥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形成自身类型特色等方面的应有作用,并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类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对于普通教育,重构我国职业教育有三个新的占位思考:(1)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发展关系最紧密、最直接,一体两翼、双轮驱动、四业协同联动,必须高度重视及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2)国家千方百计要稳定和扩大就业,职业教育是助力国家社会稳定治理的关键教育资源,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与产业的融合与匹配。(3)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供给侧,职业教育急需主动改变,以培养高质量人才适应经济转型时期产业行业的需求,提质培优已成为提升国家人力资本质量的主旨教育类型。在三个新的占位的前提下,高职教育必须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助力实现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影响职业教育人才供给内、外制约性因素及瓶颈

发展与创新意味着结构与功能的转变,国内经济发展如此,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是殊途同归。产教融合、协同共育既是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4]。首先,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问题依然存在,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低水平的状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普遍存在,产教融合只停留于表面。其次,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巨大,国家层面统一推进产教融合难以有效落实到行动层面,而学校层面力量又相当有限与薄弱,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共育操作难度大,需要从区域、地方层面落实国家对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理念和大政方针,从而推行和实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基于此,职业院校要想保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就应通过激发内在的改革动力,探寻聚力补短板、强内涵、增效益,强化类型特色,努力提升人才供给质量、提高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服务能力是新时代的大势所趋。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