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当代建筑设计倾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融合模式

2021-08-24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设计模式建筑设计图像

孙 伟

(1.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2.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00)

柳冠中指出,“设计是人类的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1]8-12+15随着设计理论的逐步深入、设计实践的不断探索及设计学科的日益完善,建筑设计作为设计形态之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建筑产品,而且其在设计模式方面也体现出多元化的设计样态。特别是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大众文化的传播、大众审美泛化以及消费文化渗透等方面的影响,建筑设计师展开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的设计模式创新。如一部分建筑设计师侧重建筑的形式与外观,注重建筑语言的视觉表达,体现的是图像化设计模式;另外也有一些建筑设计师倾向于建筑的实用功能,关注人们的行为及材料的适宜使用,表达的是行为设计模式。事实上,从长远视角来看,无论是图像化设计模式,还是行为设计模式,皆是有缺憾的,亦即可能不利于满足人们长期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抑或难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唐纳德·诺曼的设计三个层次,结合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模式的特点,分析二者产生的原因、不足以及对建筑设计思潮所发挥的诸多影响,以期对追求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共融的设计模式提供另一个视角的认识,从而为解决当今及未来建筑中的问题提供参照。

1 建筑图像化设计模式的分析与反思

“图像”指可以用视觉或触觉能感觉到的景象或影像的总称,而“图像化”是指以各种复杂多变的信息来制作“图像”的进程,是以图像来表达意义的文化趋势。[2]149-153建筑的图像化设计模式是设计师打破传统的设计范式,将一些“审美泛化”、“视觉刺激”、“奇观图像”等观念引入设计之中,继而进行建筑形态塑造的设计过程。这种设计模式的特点就是视觉性,强调在设计的过程中追求建筑的形式和外观,追求这种充满视觉刺激的感官体验,抑或说在大众文化的时代所追求的感性体验。事实上,按照唐纳德·诺曼的设计三个层次,建筑的图像化设计属于本能层次设计。这是因为本能层次设计是自然的法则,它的原则是先天的,不分种族和文化,在本能层次,注视、感受和声音等生理特征起主导作用。[3]54-57而且建筑图像化设计正是依循设计手法对其设计材料的肌理进行处理,并通过设计成的外观形态,引起人们视觉感官的刺激,抑或说是对本能生理层面产生的影响。由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建筑图像化设计亦是本能层次设计的表达。

建筑图像化设计作为一种能够产生特殊“视觉效果”的设计手法,受到了国内外设计师的欢迎。在这种设计模式的“引诱”下,国内外的图像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其带来的视觉效果不仅丰富多彩,还成为城市里一道奇观,比如国内的安徽省阜阳市酷似美国国会大厦的政府大楼、杭州市郊耸立的山寨版“埃菲尔铁塔”、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一号井景区仿照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的云门建造的“大油泡”(Cloud Gate)。又如河南艺术中心的“金蛋”造型,上海“厨房三件套”(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中央电视台(CCTV)、“鸟巢”体育馆、国家大剧院等,这些都是注重建筑的形式化,自然成为建筑图像化设计的典型代表。[4][5]再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美国苹果飞船总部大楼等国外图像化建筑,皆体现出强烈的视觉特征,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视觉快感。可见,在现代建筑思潮中,建筑图像化设计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主流设计模式。

目前学界对建筑的图像化设计模式皆有不同的论述与探讨。国内学者储光从视觉文化研究的层面,阐述当代建筑设计的图像化思潮。[5]48-56学者赵前通过分析社会文化背景,阐述了信息时代建筑的图像化发展,引导人们以新的视角建立起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建筑解释模式。[6]60-62学者王征等主要通过对相关发展趋势的具体分析,得出建筑形态产生了图像化倾向的结论,并阐述了图像化倾向的3种表现形式。[2]149-153此外,针对建筑的图像化设计倾向,国外专家学者也持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西扎(Alvaro Siza)等人反对追求图像化,反对后现代主义对图像的认识;在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皮埃尔·德梅隆(Pierrede Meuron)等人那里,建筑学表现出极大的包容度,各种视觉艺术都能被引入建筑设计,成为建筑学的新起点。[5]48-56

综而观之,建筑的图像化设计已是风靡全球的设计模式,是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巨大冲击,至于建筑图像化设计的好与坏,学术界众说纷纭,难以定论。如果从意见倾向而言,笔者认为当前建筑的图像化设计已走向一种 “过渡”的尺度,抑或说是对当下文化特别是消费文化一味迎合的一种结果,然而,这恰恰偏离建筑设计的初衷和轨道,甚至给人们带来严重的视觉污染。因此,建筑图像化设计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需要积极的调整,以确保在视觉上展现灵活性的同时,注重建筑的实用功能以及文化意涵的表述。

2 建筑行为设计模式的分析与反思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技术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所需的物质与社会条件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建筑作为人们生存所需的必备物质条件,必然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其设计模式也发生着不同的设计转向。基于对建筑设计模式历时性考察,设计模式由关注“物”的设计转向关注人、关注环境的设计。如此,在设计之中强调人的各种因素(人、物、环境),特别是环境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互动关系的语境下,人的行为成为建筑设计模式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行为是生物体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行为从伊始就具有复杂性的特征。 近年来,对行为的探究也越来越引起当代学者的关注,成为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研究的热门话题。现在的“行为”一词还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可以说是受意识支配的主题活动,比如学习行为、工作行为、娱乐行为、消费行为等;也可以说是受外界刺激而引发出的被动反应,比如受冷热痛等刺激的条件反射。[7]11学者黄颖黔开展了行为科学的论述,她认为行为科学是理解、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的科学理论。[8]9行为设计学是指为改变用户行为而设计的一门新兴科学,包括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产品研发与用户体验等多学科交叉内容,主要应用于商业策略和公共政策上,对个人习惯养成也具有指导意义。[7]1-3

本文的行为设计源自唐伊德·诺曼在 《设计心理学》一书中的行为层次设计理论,在唐伊德·诺曼看来,优秀的行为层次设计有四个要素,即功能、易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在很多的行为层次设计中,优先考虑的是功能,它也是最重要的;不论是什么产品,都要弄明白它的功能是什么。好的行为层次设计应该以人为本,专注于了解和满足使用产品的人。[3]58-70由此,行为设计既是以功能为前提,也是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也正如学者李志民所说,“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行为以研究建筑的适用为主,对原有建筑设计原理中的功能要求加以扩大和深化,并外延至技术和美学要求”。[9]191-195

同样,行为设计理念在建筑领域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随着设计进程的发展,建筑设计领域开启了行为设计转向,基于行为设计模式下的建筑作品自然也是较为丰富,如国内建筑师王澍设计的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国外建筑师哈桑·法赛设计的贫民住宅、路易斯·康设计的印度管理学院以及美国河湾住宅区的设计等。这些建筑作品的亮点在于紧紧围绕人的行为特征,较好地体现出建筑的适用性和设计的品质。

基于上述而言,我们不难发现,行为设计以建筑的适用为主导,注重建筑的使用与体验、持续性的感受和互动,成为现阶段存量规划时代下的中国建筑设计新范式。此设计模式不仅改善了微观环境品质,而且也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此外,我们也可发现,在国内外建筑设计师开展行为设计实践的同时,也有一大批学者开展了对建筑的行为设计研究,特别是探索与分析了相关建筑设计模式,并且也取得丰富的学术成果,代表性学者有李志民、王琰等。[9]1-39在这些学者看来,行为设计是当前建筑设计的一种设计倾向,极具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价值。然而,当代社会所处互联网时代语境之中,一系列互联网事物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现实生活,而且不断塑造着新的景观社会。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的合力之下,建筑设计也开始发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越来越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学者范文兵看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筑师工作内容及角色发生变化;二是建筑的旧式功能与空间进行了重构,体现分类强化、功能、局部放大、反向颠覆等特征;三是建筑的新式功能与空间建构起暂时性、共享性、图像性的体验与消费新特点。[10]1-13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建筑设计不应拘泥于某种单一设计模式,而应寻求多种设计维度的突破,或多元设计思维的融合模式探索,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就目前建筑的行为设计模式而言,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难以应对互联网时代下多种设计因素的嬗变或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变换或设计手法的复杂等多样、多重、多维的杂糅态势。因此,理应变革和突破建筑的行为设计这一模式,自然也就成为了当下思考的重要问题。

3 当代建筑设计新倾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融合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建筑的图像化设计,还是行为设计,皆不能满足当前互联网时代下的建筑设计诉求。因此,基于上述建筑的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不足或缺憾,笔者认为当今采取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融合模式可能是较为理想的设计模式,这既可以消解单一设计模式出现的问题,又可以直面时代诉求,突破传统,促进当代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建筑的生产。

3.1 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融合模式的价值

3.1.1 理论价值

作为人类劳动形式的建筑设计则是一项融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设计活动。而作为创新设计活动的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融合模式,表现为建筑师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设计原则的指导下所开展的设计实践过程,它既是设计活动的产物,也是多种思想在设计过程之中汇聚、交融与升华的体现,表征出非凡的理论价值。

一是推动多元化设计观的形成。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融合的设计模式,是在当今世界多元化格局、多样化文化思潮语境下的生成,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的设计思考与探寻。从建筑设计的方法论而言,该设计模式是对传统建筑设计模式的审视、汲取、修正和创新,它所彰显出来的设计方法与设计原则吸收与融合了作为单一模式的建筑图像化设计或建筑行为设计模式,并且对二者的优势进行了提炼和吸收,也是对建筑设计中功能主义与情感主义思想的审视、融合与重构,更是对多元化设计观的丰富与拓展。二是丰富和完善当代建筑设计理论。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融合模式是一种新设计范式的表达,它要求建筑师根据建筑由理念到物质形态的呈现过程,较多地依循行为学、心理学、环境学、系统学及文化学等理论介入建筑设计活动之中,并应用其相关理论成果来解决建筑设计实践中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一设计模式的开展是以建筑设计理论为主导,是以多元化理论参与的设计过程,由此,这对于建筑设计学理方面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其价值将有利于围绕建筑的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文化整合论与语义学、事理学等内容,促进架构契合建筑创新所需的设计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论,同时助力丰富建筑学、设计学、建筑史学、艺术学等相关理论。

3.1.2 实践价值

在当代城市发展和建筑设计与营造的语境下,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融合模式具有示范意义与实践价值。具体而言,其实践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解决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在当代,伴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丰富和精神文化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早已不再是单一需求,而是多样化的需求样态,抑或说,人们目前已不仅仅专注于马斯洛所提出的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而是侧重于他所指出的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11]104-108这对建筑师而言,则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挑战,换言之,使其将面临更多复杂的问题。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融合模式,是融合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两种模式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在这一模式之中,建筑师不仅仅是传统技术绘图者的角色,还具有策划人、委托代理人、项目管理者等多重身份的协调者角色,所以运用这一模式将有利于应对和解决建筑设计之中的复杂问题。二是推动这一新设计模式将有利于为当代城市发展和建筑设计提供新的策略与路径。在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融合模式下,作为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关注建筑设计内涵、特征与价值的同时,更加着眼于运用设计理论与实践方法解决建筑的设计策略、创新方式等问题。换言之,这一设计模式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策略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其利用至城市发展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之中,继而为当代城市发展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新策略、新方法与新路径提供实践资料的参照。因此,对于该设计模式的实践价值,我们不容小觑。

3.1.3 生态价值

鉴于城市规划和建筑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其的生态设计极具重要意义。而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融合模式,正是依据系统设计理念,强调建筑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协调以及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该设计模式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具体而言,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该融合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建筑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融合模式,是基于人的行为、视觉、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所采取的设计模式,它强调的不只是在建筑设计的初级阶段与物化阶段的整合优化的设计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注重所设计建筑的合理使用过程以及该建筑与人和环境的协调过程。显而易见,该模式的直接结果是生态建筑的生成。可见,该设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建筑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助力其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12]389-392其二,该融合模式有利于丰富与完善生态设计观。克里斯·亚伯指出,“对于建筑来说,人类需要根据生态原则筛选的技术和文化来发展,从而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新的和谐做出贡献”。[13]227在他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依据生态原则来筛选技术和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借助他的观点,我们也可以看到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融合设计模式,是从建筑设计的各个要素(用户、建筑物、环境、技术、文化等)进行综合的整体考虑,是将其各要素之间达到优化配置,并建构协调的组织关系,达成“循环”的生物链条模式。由此可见,这种共融的设计模式无论是在建筑的宏观表现,还是在微观构造方面,皆体现出生态和谐的理念,这将促进当代生态建筑的发展,助力构建生态设计文化观,为世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3.2 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融合模式的设计内涵

就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融合模式而言,其设计内涵既包含体现视觉感官的感性思维,也包括科学设计的理性思维,还包括整体层面的系统设计理念。具体而言,该融合模式一方面强调设计的建筑有一定的视觉表现,亦即感性层面的设计表达,使其建筑作品外观的视觉感受适宜,视觉形式紧紧跟随建筑的结构而生成,抑或说建筑的审美感受源自于建筑内部向外部合理显现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侧重建筑外观视觉感受的基础上,建筑设计的理性表达是十分注重的,即要求建筑设计的功能服务于人的各种行为、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人-建筑”互动等。

另外,这一共融的设计模式还集中表达出了系统的设计思维和服务设计理念,因为人的行为纷繁复杂,人的需求多种多样,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站在视觉或行为的角度开展设计活动,还必须站在整个设计过程的立场,注重设计因素之间的互动,特别是用户参与设计与决策过程以及多元主体的参与互动,以互动考察设计过程的合理与否,继而实现该设计模式无论是从宏观叙事还是从微观表达,都体现“人-建筑-环境-文化”四位一体的共生、共存、协调与共融。这也将为今天发生着日新月异变化的建筑设计范式注入新的“基因”,促使建筑设计走向生态发展之路。

4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三种建筑设计模式之间虽有文化基因的关联,但也存在着差异,参见表1。

表1 三种设计模式的比较

古罗马建筑师兼工程师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在其著作《建筑十书》中指出,建筑“应当造成能够保持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14]p14这一原则也成为世界各国开展建筑设计所遵循的普遍标准,同时也成为建筑设计范式中的恒定基因。在此,不难看出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融合模式是对这一古老设计原则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创新与升华,是建筑设计理论完善和实践策略创新的有效路径,是结合时代诉求、人民需求与环境要求下的有益探索,极具显著的优势。因此,面对全球化趋势和单一化的价值取向,推动这一融合设计模式不仅实现设计面向更高层次思想和情感的交融以及建筑性能的提高,而且对于人类打造生态宜居的建筑之所。对于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亦将具有极为重要的示范与推广价值。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本文所谈论的建筑图像化设计与行为设计的融合模式,作为建筑师不应一味地追寻与采用,而是需要对其不断进行批判,使该模式的设计内涵更加丰富,设计原则更加科学,设计方法更加适用,继而推动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设计模式建筑设计图像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1+1”作业设计模式的实践探索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三维协同设计模式下的航天项目管理实践与展望
有趣的图像诗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交通机电工程设计模式创新探讨
建筑设计的困惑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