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涨价的寿司之王
2021-08-24文|张力
文| 张 力
提起日料,大多数国人就会想到寿司,还有被誉为“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但在日本,有一家回转寿司店,人气甚至远超“寿司之神”,这就是“寿司郎”(sushiro)。2020 年12 月24 日,日本Sushiro Global Holdings 公司宣布,自己将在中国大陆成立子公司,并计划今年4~9月,在中国大陆开第一家寿司郎门店。
挡不住的消费热情
这家火爆日本的回转寿司品牌,目前在全球拥有500 家门店(大部分在日本,同时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也有多家分店),其母公司Sushiro Global Holdings 占据日本回转寿司市场的三分之一,而寿司郎是旗下主要品牌。
寿司郎人气有多高?网友分享过一个排队攻略:去寿司郎拿个号,再去买张电影票,等电影散场后随便逛逛街差不多就能进店用餐了。超长的排队时间并未影响寿司郎的销量,2011 年起,寿司郎营业额常年占据日本第一,即使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营业总额也超过2000亿日元(约合125亿人民币)。有数据显示,寿司郎每年接待来客数约1.4 亿人次,相当于日本每人每年都要光顾一次以上。寿司郎菜品客单价大多仅100日元(约合6.2元人民币),这家平均客单价不到8 元人民币的廉价餐饮连锁,凭什么占据日本国内三分之一的细分市场份额,且连续10年占据回转寿司销量及口碑No.1?
将寿司放上输送带
寿司是日本常见美食,但堂食寿司一直以来价格昂贵,属于高端餐饮代名词。上世纪五十年代,形式新颖的回转寿司开始出现,因为价格低廉、种类多样,普通百姓也能在店内享用寿司。创新者是个传统寿司店老板,他自己的门店经常人手不够,于是,他想到将寿司放上,类似啤酒工厂的传送带,提前做好,等客人自取,而不是下单后制作。这一做法不仅改善了供应效率,新颖的就餐形式,也得到了大众喜爱。
在寿司郎诞生的1984 年,回转寿司已经在日本流行了近30年,正值日本经济的黄金年代。但消费的逐渐升级,逐渐成为低质低价代名词的回转寿司日渐式微,大众更愿意认为,好寿司要到高级料理餐厅才有。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寿司郎,为凸显品牌优势,开始明确“优质+低价”战略,并推出100 日元每碟的寿司。同时,通过供应链的优化,做到了让食材尽可能的新鲜。这种策略,在随之而来的泡沫经济中非常奏效,随着大众消费变得理性,大众开始追求高性价比,主打平民餐饮的寿司郎,也在这段时间得到高速发展。在2002 年开店100 家后,寿司郎在原有经营模式中导入数据分析,仅5 年之后,寿司郎店铺新增100家。2011 年,寿司郎成为回转寿司营业额冠军,2017 年,寿司郎母公司成功上市,并与另一知名寿司品牌元气寿司,完成合并成为该行业的龙头。
低单价 高品质
在日本消费者的普遍认知里,相比普通人或许一生也无法吃到的,小野二郎寿司店,更具亲和力的寿司郎,才是他们心中的“寿司之神”。那么寿司郎是如何圈粉大众的?是低单价、高品质。
寿司郎近30年几乎没有涨过价,至今依旧保持着100日元每碟(两个)的超低价;尽管口感称不上极致,但寿司郎依旧能够保持与顶级寿司的高口感还原度。总之,便宜又好吃就是寿司郎简单的圈粉逻辑。那么,寿司郎是如何做到优质低价的?
在解释寿司郎成功秘密之前,我们应该先搞懂两个概念。
首先,自助餐厅的存在逻辑。熟悉餐饮行业的朋友应该知道,餐饮销售核心是翻台率和毛利。传统餐厅接单后生产,较长的交货时长,导致餐厅必须以较高客单价,才能维持利润。而主打较低客单价的餐饮店,靠的是客户周转,效率就十分关键了。你要打算让客户下单之后等多久才能拿到货,决定了你是否能够盈利。于是有人发明了自助餐厅,省去点餐环节,客户还没来,饭菜已经准备好。这种库存式生产的好处,是节省上菜时间,同时采购成本降低,客户能享受到便宜的价格,且用餐方便快捷。但自助餐厅的缺点也很大,如果预测不准客户流量,库存菜品会浪费。同时菜品的口感和新鲜度,都没办法保证,消费者也缺少选择。
其次是回转寿司,它改善了自助餐厅的问题。回转寿司的库存仅限于传送带,后厨将食材加工成菜品,放上传送带,由客户自行选取。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菜品的预测成本,大大避免了浪费。同时传送带上的食材,均是做出来不久的,既能保证新鲜,又因省去点餐时间变得快捷,更重要的是,传送带上产品的选取率,会快速反馈给后厨,后厨会根据这些数据及时改变生产,保证传送带上的食材,都是客户愿意买单的。总之,回转寿司的模式,能够尽可能根据消费需求实现供应,既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又能保证规模化生产和避免浪费。
了解了这两个概念,我们再来看寿司郎是怎么做的。
首先,善用技术手段和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和技术手段掌握顾客“进食动力”并反推供应链。核心目的是,缩短食材供应准备周期,提升效率。传统回转寿司的计价方式,是根据碟盘颜色,不同颜色对应不同价格,餐费根据碟盘颜色和数量核算,特殊菜品由人工下单,传送带上的菜品调整,大多依靠店长经验。而寿司郎在2002 年,导入数据分析,从此在大数据反推供应链方面,始终保持领先。比如,利用自助取号或预约系统等位人员,信息被输入大数据,提前掌握客户的入座时间和位置;碟子下方安装IC芯片,监控每个菜品在传送带上的行走距离,以判断菜品的受欢迎程度和新鲜度,反推供应以及及时进行废品处理;不间断预测,每位客户入座1分钟、15分钟后的进食动力,根据数据预测出,寿司需求量和数量,仅凭人工是很难得出精准预判的。
其次,独特的就餐体验创新。拥有强有力的大数据系统,并不意味着寿司郎缺少对人的关怀。在寿司郎,有经验的店长或厨师长,能够根据顾客的体型、年龄、性别、等位时长等信息,判断出应该准备多少种寿司送上传送带。技术手段加上人的经验,让寿司郎的服务,更加体现出对用餐者的关注。在就餐环境方面,寿司郎也在传统回转寿司基础上,围绕效率和体验进行了优化。比如,传统回转寿司大多只有公用区域,因此公共区域中出现较好食材往往需要“抢”,先下手先得,如果抢不到,只能通过店员人工下单上菜。寿司郎则是在公用区域外,给每个餐位增设了,一条专属传送带,没抢到的菜品,或一些特殊菜品,顾客可以通过电子屏下单,并从专属传送带送至面前。这样不仅避免了抢不到的尴尬,点餐方式也更方便快捷,同时兼顾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第三,30 年不涨价的高性价比逻辑。寿司郎菜品,大部分至今仍保持着100 日元,创立30 年几乎从未涨价。更重要的是,廉价并未影响就餐体验,寿司郎食材优质,且选择多样,从传统寿司到创意寿司菜品约80种,选择很全面。且寿司郎大多采用优质食材,应季菜品的迭代率极高。在保证食材新鲜丰富的前提下,把售价控制在100日元,寿司郎也面对较大的成本挑战。目前,寿司郎的食材成本超过了50%,一般餐饮业食材成本超过30%,就必须压缩人员费用、店铺租金等成本,否则就会影响利润。而寿司郎的做法是,通过供应链的重构,以及大数据对于食材需求的精准预测,将食材废弃率降低75%,以此争取到更高的食材成本。
将库存放在距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企业才能结合消费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寿司郎的本质也是,将供应链方式进行了重新组合,通过大数据及技术手段,在一条回转带的库存量上做文章,核心就是要让这条回转带上的所有产品,尽可能做到优质低价。这背后的逻辑,是如何围绕用户需求,通过供应链的整合,将效率、服务、价格做到极致。一切的供应行为,应当以末端消费为准,在此基础上做到信息透明、同步运作、以销定产,这样就可以最大范围避免过剩,并将节省下来的成本,以价格形式返还给消费者。随着消费升级的深入,大众对价格似乎越来越不敏感,但营造出某种极致性价比,是能够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