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缓解相对贫困效应研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2021-08-24吉首大学唐娜李明昊刘之逸张驰
吉首大学 唐娜,李明昊,刘之逸,张驰
一、引言
社会保障扶贫作为落实中央提出的“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重要抓手,是扶贫大盘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举措,2017年以来,湘西自治州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民生兜底成效明显。现今,我国已经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是眼下的重要任务,社会保障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二、湘西自治州社会保障缓解相对贫困的现状分析
(一)社会保险
自“两不愁,三保障”提出以来,湘西自治州切实执行健康扶贫政策,做大做实城乡居民医保基金。2017年至2019年初,湘西自治州所有建档立卡户均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017年、2018年共为56万人次贫困人员报销住院费用13.43亿元,报销比例超过85%,斩断了因病致贫的穷根,改善了贫困人员的经济状况。2019年,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3.23万人。截至2020年末,全州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250.76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159.15万人,26.47万职工参加工伤保险,17.2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湘西自治州社会保险制度落实情况较好,效果显著,覆盖较广,但实现全覆盖还需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工作。
(二)社会救济
深入推进社保扶贫,湘西自治州采取“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表、表不漏项”的“四不漏”工作方法,保障建档立卡户群体“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和“应发尽发”。截至2020年底,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50.89万人,享受待遇12.78万人;,低保特困人员参保10.41万人,保费代缴5.22万人,享受待遇3.88万人,贫困残疾人代缴2.67万人,参保率和发放率均达100%。同时,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湘西自治州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家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如表1。这为没有生活来源的特困、贫困人口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增强了贫困人群的消费能力,有利于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此外,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居民人数在逐年减少,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贫富差距不断缩小。
表1 2016-2020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情况分布表单位:万人;亿元
(三)社会福利
湘西自治州这几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各类福利性服务设施趋于完善,使生活能力较弱的各类人群能够“有所依”。2016年末全州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650张,收养各类人员2099人,建有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15个;到2019年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0152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6079人;2020年末拥有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38个。越来越多的湘西州贫困人民从中受益,各项福利政策在不同程度地增强民生福祉。社会福利促进了社会公平,缓解了特殊群体中的相对贫困。不过还要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社会保护[2]。
(四)城乡差异
通过查阅湘西自治州近几年统计公报,整理相关数据得到如图1。由此,2016-2020年湘西自治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多,而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无几,在2018、2019年还出现了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情况。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差异大。鉴于此,农村居民整体生活状况要比城镇居民差,更需要政府的资金扶持。所以,在缓解相对贫困施策过程中,依据贫困程度,扶持优先顺序应当有所差异。
图1 2016-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对比图
三、提高湘西自治州社会保障缓解相对贫困效应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发挥现有制度优势并完善
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大量返贫、缓解相对贫困的新时期,要继续发挥好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显著优势,同时要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力度;特别是农村地区,要加快提高农村地区各项社会保障措施的数量和质量的步伐,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在覆盖范围、资金划拨、保障标准等方面的差距[3]。大力推进社会保障的全覆盖工作,全盘兜底赋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缓解相对贫困效能;勇于探索和创建社会保障缓解相对贫困的新机制,促使相对贫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逐步形成。
(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如今及以后的反贫困,重点是缓解相对贫困问题。相对贫困较绝对贫困来说涉及的领域范围更广,要把社会保障兜底减贫与其他方式有效结合起来,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可持续机制。即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反贫困的强大力量。政府应在反贫困中鼓励并引导各类市场和社会主体更广泛地参与反贫困,并为他们参与反贫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积极开展消费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和生态扶贫等[4],更好地发挥市场主体带动相对贫困人群增收致富的作用。
(三)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是防止返贫、减缓相对贫困的重要战略,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与其有效衔接,形成合力。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人才回乡,资本到乡、告老还乡,即“三乡”策略。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论发达地区还是相对落后地区,都在积极招揽人才。政府要制定可操作、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办法,吸纳人才,为乡村振兴蓄能。资金是企业运转的活力,要搞活当地产业,必须要将招商引资落到实处,资金落地才是真正的资本到乡。最后,吸引有为的乡人在退休后还乡,带领家乡人民致富,提高可支配收入及自身获得感。
(四)提高相对贫困主体的内生发展能力
社会保障只是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要永久脱贫,单纯依靠外部帮扶,是不现实的,必须要赋予他们自己获得现金收入的能力。产业扶贫,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引导贫困地区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产品竞争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拓宽销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让有劳动能力无技能的贫困劳动力接受技术培训,获得技能,便于就业;继续开展就业转移,提高相对贫困人群的内生发展能力;通过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使贫困家庭人力资本逐步增强。政府要全面开展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系列减贫行动,实现反贫困由“外部帮扶”为主向“自主造血”为主的实质性转变。
(五)建立瞄准机制并提高瞄准精度
对于不同低收入户分类指导、分类帮扶,并且确定重点帮扶对象和地区。在精准扶贫提出后,湘西自治州共有8个贫困县、1110个贫困村,而现在已经全部脱贫。现今,政府要重点关注原有贫困户家庭经济状况,防止返贫,及因灾致贫、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情况。很多经济收入微薄的贫困家庭,极大可能因为上述情况而返贫。政府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尽快实现社会保障城乡统筹,提高社会保障瞄准精度,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红利。
四、结语
不同于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是相对的、动态的、多维度的,有效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必然会更加复杂、耗费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湘西自治州政府要与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扶贫事业,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