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营模式
2021-08-23李海琪
李海琪
摘 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建设农业产业园不是首创,在以往实践中,产业园经营成效不甚理想,如何做到真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发展的重点。该文剖析了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典型的经营机制,指出经营主体模式存在劳动成本过高、销售市场狭窄、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格局,亟需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拓宽经销渠道方式以及提升产品品牌价值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营模式;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3-0021-02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suppor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is not the first. In previous practice, the operation effect of industrial park is not ideal. How to truly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the focu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three typical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it is found that the main business model has problems such as high labor cost, narrow sales market and insufficient brand construc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patter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it is urgent to play the role of business entities, broaden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s and improve the brand value of products.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Business model; Rural Revitalization
鄉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支持农业发展的重点,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经营模式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是现代农业产业园总的经营模式,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户为对象,基地搭建了农户间的交流平台、农户与企业合作的中转站,使众多农户间、农户与企业联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生产与经营方面统一管理,提高产业链标准化程度。同时,家庭农户、农业合作社、企业这3种不同的经营主体生产与经营过程会有较大差异,本质上也存在相当大的区别。“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户与农户合作的中介,“基地”作为农户与企业合作的中介,在这2个平衡点的支撑下合作关系得以实现,保障3种经营主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1 新型农民带动机制 采用新型农民带动机制,根据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运行规章制度,健全培训体系,推进新型农民队伍建设,进行产业园内农技推广与农民培训服务,提高农民素质。通过产业园进行农产品种植、加工的实践,增加农民培训的深度与实操性,有效推广适宜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切实解决农业高新技术来源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实现增产增收。
1.2 订单农业带动机制 以订单农业带动机制为经营机制,由公司与合作社、农户签订生产订单,企业提出产品种类和生产标准,统一购买化肥、农药等农资,并为农户提供农机服务和农技服务。农户按照企业要求,按照统一标准开展生产。生产的产品由企业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保底价全部收购,把企业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1.3 股份合作带动机制 通过整村推进的方式,把村社员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然后再分包到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采取“保底+分红”模式,带动农户持续增收。企业与村委会合作,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入股分红,由企业统一经营。入股农户优先到新型经营主体处务工,获得工资收益。
2 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人力:劳动成本过高 经营主体在选择“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后必将带来规模化效应,而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的农产品大多是需要采摘的产品,如占较大比例的现代农业茶叶园。茶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镇,茶叶种植及采制上出现因劳动力紧缺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的现象。人工采摘是保障茶叶质量的必要环节,用工量大,因此劳动成本高是目前产业园存在的最大问题。茶叶采摘时间性强,春季是茶叶采摘高峰期,要在茶尖最嫩时将茶叶人工采摘,否则叶子长大,茶叶质量就会大大下降,销售价格也会大大降低。
2.2 渠道:销售市场狭窄 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下,农户与合作社将市场的最后环节都交给了公司,公司主要负责农产品的销售。但据农户反映,现代农业产业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销售市场狭窄,随之导致农产品滞销。目前,农产品企业在电子商务营销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流量少、转化率低,还是主要靠门店等线下途径销售,有待逐步突破瓶颈,提高市场影响力。
2.3 價值:品牌建设不足 品牌欠缺是目前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较为严重的问题。由于品牌整合推广力度不够,缺乏以地域特色为代表的综合品牌(公用品牌),企业各自为战,自产自销,品牌多、杂、散、小,龙头企业规模小,龙头作用发挥不充分;种植户与加工和销售企业之间的深度产销合作仍未形成,导致资源优势没有较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产业外部整体占有力不强。
3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营模式的对策
3.1 人力: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实现分工与合作 基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各经营主体合作化程度较低的现状,必须走合作化、组织化、规模化道路。首先,经营散户要改变“自给自足、互不相干”的经营方式,家庭农户仍然是农产品种植的主体,散户应向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更高的家庭农场形式转变,同时以距离或农产品的品种为标准建立合作社,有利于农户信息的整合和传播。其次,对于已经建立合作社的经营主体,要将合作社做活,规范合作社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合作社供销、信贷、加工等方面的职能;对于形同虚设的合作社,政府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或监督机制,促使资源、信息的整合利用。再次,企业与企业间也要加强合作,做到信息共享、互惠共赢;政府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使其成为品牌推广、信息服务和物流运输的中心,从而形成品牌、示范效应。最后,家庭农户、农业合作社、企业3种经营主体应加强组织合作,保证不同经营主体间的分工,力求农户主要负责生产环节,农业合作社负责中间环节,企业负责最终的市场环节,形成完善的农产品产业供应链。
3.2 渠道:拓宽经销渠道,推广线上与线下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任何一种经营主体都存在“销售市场狭窄”的问题,因此拓宽经销渠道成为经营主体亟需实施的手段。一方面,线下建立农产品集散地,实行“一站式”联运供应链,探索多业态互补式经营模式,着力打造集农产品“一条龙”功能体系。同时,政府与企业积极关注农产品博览会信息,在线下开拓其他区域市场。另一方面,线上做活电商渠道,建设淘宝电商服务中心。通过培训家庭农户电商技能,拓宽单户销售渠道,让农户的客户不仅仅局限于亲朋好友,打造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3.3 价值:提升产品品牌价值,积极宣传与推广 利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机会将品牌打响,以“品牌+企业品牌”的方式加快推进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培育农产品驰名商标,同时实施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推广,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途径,打造品牌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此外,利用新媒体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举办农产品文化节以及借助各种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农业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等平台宣传现代农业产业园及其农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002).
[2]柳萍,王子龙.基于农民主体地位的现代农业经营三种模式的评析与选择[J].农业经济,2015(11):19-21.
[3]闵继胜,孔祥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制度突破[J].经济纵横,2016(5):66-70.
[4]孙德凤.论农业产业化主体经营模式的选择[J].农业经济,1999(1):10-11.
[5]杨庆育.我国农业经营模式与新型农业的总体取向[J].改革,2014(12):5-11.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