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幼儿游戏,办有温度的教育

2021-08-23王莉

教育家 2021年27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幼儿

王莉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游戏精神润养童年”,幼儿园应秉承这一基本理念,支持幼儿的游戏,让教育更有温度。

教师在游戏中扮演“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这对教师观察、解读、支持游戏的能力,是一大考验。观察是走进幼儿心灵的重要手段,分析解读能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科学的支持策略有利于引导幼儿深度学习。

//  看见儿童  //

教师作为游戏环境的提供者,应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实现身心和谐发展。同时,教师作为观察者,应走进游戏,通过拍照片、录视频、录音频等形式,记录游戏重要过程,为后期分析判断和支持策略提供素材、依据。

首先要善看。在花样多变的游戏活动里,有哪些幼儿在场?在群体中,幼儿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谁是负责人?谁是追随者?幼儿的行为事件什么时候发生、持续了多久、是否有中断?观察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真实情况,为游戏的深入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其次要善听。屈膝下蹲,与幼儿的眼睛平视,让幼儿真切感受到我们不仅愿意听,还对他所述的内容充满兴趣。倾听时,不推诿、不打断、不插话、不逼问,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畅所欲言。特别是当我们看不懂幼儿的游戏时,更要关注他们的想法,在意他们的感觉。

最后要善记。记录的工具要便利,内容要全面,方法要恰当,撰写要及时、客观、有效。可以采用多元化方式记录,为幼儿回顾活动、丰富认知、引发新的探究主题提供有力支持。

//  看懂儿童  //

教师需提高解读游戏的能力,通过幼儿的言行,看懂他们。解读是对记录所做的解释和说明,幼儿园教师要花费精力对观察所得的信息进行研究和反思,生成教育意义,从而更新自己对幼儿学习的认识,改进教学的策略,提升教育的能力。解读要求“懂”孩子,包括他们的已有经验、发展差距、即时感受、当下需要、兴趣爱好、学习品质、发展的起点与挑战点……

解读要借智。教师既要借助幼儿发展的相关理论,又要超越相关理论,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成长。

解读要借力。为避免“惯性思维”带来的“偏见”,教师可与家长、同事、教研员等人员一起,对观察记录进行讨论分析。不同视角、不同观点,形成互补,进而反思和改进工作。

对幼儿行为的解读,会受到教师价值观的影响,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因此,解读时教师要考虑情境性、文化价值观念倾向和被记录者的情感反应,以一种系统整合的思维方式来分析。

//  支持儿童  //

支持,从多种角度来看,是支撑、是支援、是赞同、是鼓励。支持,让游戏活动变得更有意思且有意义。

教师根据观察记录的分析结果,对后期的教育跟进做初步预设。幼儿遇到问题了吗?什么问题?他能够自己解决吗?需要我干预吗?我应当做什么?此時教师要做出决策。如需干预,要选取合适的方法。我应当怎样介入?采取什么方式?最后进行效果分析,我的行动是否有效?是否适宜?如何改进?

支持要基于教师日常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和研读。支持的价值在于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最终目的是高质量地提升幼儿游戏水平,促使其健康成长。

看明白,想明白,再支持,站在幼儿的立场,去观察、发现和发展他们身上的种种可能性,并帮助他们实现这种可能,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一同向阳而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广饶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冉智渊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