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剪纸,心随手动
2021-08-23张晓菲
张晓菲
剪纸作为一项民间艺术,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第三实验幼儿园致力于幼儿剪纸活动实践,将剪纸作为园本课程,尝试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让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焕发生机。
如何让幼儿爱上剪纸?如何让剪纸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我们对剪纸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开展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从活动内容、活动环境、指导方法等方面出发,为幼儿创设高品质的学习环境,让剪纸真正成为幼儿喜爱、促进幼儿发展的学习活动。
科学引领提升活动质量。贴合幼儿经验,选择活动内容。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水平,选择不同的内容实施剪纸教学。例如,小班教师在开展“小剪刀用处大”的主题活动时,让他们从剪面条、剪小蛇、剪太阳等情景中,慢慢过渡练习线条的变化,培养幼儿参加剪纸活动的兴趣。中班可以在剪纸活动中融入幼儿熟悉的传统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龟兔赛跑》等。幼儿与教师合作把剪出来的小蝌蚪、乌龟、兔子做成自制剪纸图书,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将剪纸教学与语言教育完美结合。
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幼儿想象力。鼓励幼儿将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作为剪纸活动的对象,开展创新性探索。例如,结合“垃圾分类”话题,我们开展了创意剪纸主题活动。教师通过带领幼儿回忆垃圾分类的小常识,利用拼贴、镂空、套色剪纸等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创作。不久,一个个垃圾桶、矿泉水瓶、食品袋、可乐瓶等剪纸形象从幼儿手中变出。泰泰开心地说:“这太神奇了,我以后肯定不会丢错垃圾桶了。”
由此可见,教师如果能及时地将社会热点与幼儿园的教学特色相结合,把社会热点转化为幼儿愿意接受的活动内容,就能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趣味活动激发创作欲望。趣味环境能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此,我们创设了“艺术长廊”“剪纸工坊”“剪纸社團”等活动区域。艺术长廊将剪纸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在体验艺术美感的同时,喜欢上剪纸。剪纸工坊内有丰富的剪纸材料,幼儿可以自由操作、玩耍。剪纸社团带领幼儿走进剪纸大世界,他们可以自己设计装饰团花、生肖动物、中国结等图案。有趣自主的环境、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科技丰富活动形式。我们充分利用相机、电脑、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的拍摄、存储、分享功能,将动态的剪纸过程、玩法和新经验传递给幼儿,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大胆表达,丰富了剪纸活动的形式。比如,在剪纸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小轩剪出了小蝌蚪、小鸭子、大白鹅等形象,玩起了角色表演。在教师的帮助下,小轩认真地用平板电脑记录下了小动物的制作和表演的过程。教师将小轩录制的视频投放在“剪纸工坊”,鼓励其他幼儿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创新玩法,让幼儿尽情享受剪纸的乐趣。教师和幼儿还可以一起将作品收集起来,利用电子3D翻页书制作属于自己的电子剪纸绘本。有机融合信息技术与剪纸,既能推动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又便于保存幼儿的剪纸作品。
经过多年的实践,剪纸活动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成为幼儿园的园本特色活动。为了进一步完善活动内容,我们还将开展更加深入、持久地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陈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