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式教育唤醒成长“内生力”

2021-08-23沈玉新

教育家 2021年27期
关键词:亦庄仪式育人

沈玉新

草木丰美,尤多麋鹿,亦庄是昔日的皇家园林。清末光绪年间,一所名为“鹿圈小学”的私塾诞生于此,重文尚学让这片土地多了几分文化底蕴。琅琅书声中代代学童知书达理,成长为栋梁之材。今日的北京市亦庄镇第二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亦庄二小”)便是以私塾为前身,由多所学校撤并而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皇家园囿已成为新时代的“智造之城”。如何传承千年文脉、续写书香故事、展现时代新姿,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考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亦庄二小将修身立德视为生命成长的“助推器”,将仪式教育具化为立体化的课程及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家校社协同搭建德育舞台,以德浸润、涵养学生的心灵,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在课程化思想的指导下,学校扎实推进德育工作,激发学生成长的“内生力”。

为校园德育破局

童年时代的梦想虽然朦胧,却饱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像启明星般指引着孩子前行,给予他们成长的力量。学校确立了“为人生梦想而奔”的办学理念,在孩子对世界认知懵懂的阶段,致力于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美好而健康的人生梦想。无德不成人,良好的品德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美好梦想的前提。学校希望以德育为基,把立德树人的大课写在校园教育中、写在一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开阔视野,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以奉献精神服务社会,成长为有用之才。

打破僵化的德育模式。想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就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审思明辨。在探索切实有效的德育之路上,我们发现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时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活动比较枯燥,固化成“规定动作”,师生参与积极性较低;二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被动接受者。究其根源,在于教育目标不明确,活动缺乏互动性和体验性。正如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所说:我听到了,但可能忘记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当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参与者,真正去体验和实践,并在互动中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才能将良好品质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动。打破僵化、闯出新路是德育从纸面走向行动的必然要求。

使灵动的教育走近人心。我国作为礼仪大国,自古以来,礼仪与仪式便伴随着国人的一生,为成长打下难忘的烙印。成童礼、弱冠礼等让人在特定的氛围下更深刻地理解了成长,明确了在不同人生阶段应该做的事。学校曾以感恩为主题,举办成长礼教育活动,获得专家和同仁的认可与好评。由此,结合对礼仪之邦的思考,学校提出了仪式教育,并将其作为主线来牵动德育活动和课程,抓住教育契机,发挥育人价值。在课程设计中,学校不断提升趣味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注重全程参与,突出体验育人,有反思、有升华,让灵动的教育入脑入心。

赋予学生成长的力量

童年点滴难忘的回忆是成长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学校通过关键事件涵养学生,为他们的成长留下标记,在小学六年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核心素养融入仪式课程,分别设计了前课、中课及后课,对学生实行阶梯式培养。在庄重而充满幸福感的仪式中,学生夯实了思想品德,树立了人生信仰,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化零为整,建立体系。为了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在国家精神的引领下,亦庄二小不断优化德育活动,在开发仪式课程时,分别为不同年级学生设定了培养目标,学年内以其为核心安排活动并且指向同一育人目的。成体系的课程使思想教育有了连接性,当学生在一个活动中有所收获,他们将在同一系列的其他活动中继续加深感悟。核心培养目标引领若干点状活动,使德育成为一盘完整的棋,多元的仪式课程也成为学校的德育品牌。

遵循成长规律,科学育人。小学阶段是培养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本着有互动、有趣味、有体验等原则,学校为六个年级分别设定了育人内涵不同的“六礼”。“六礼”作为中课进行,配合注重体验的前课及强调实践的后课形成完整的仪式课程。

一年级入学礼以“博文约礼,多彩成长”为内涵。三天新生教育后于开学当天举行入学礼,经历学长引路、孝亲敬师、点智破蒙等环节正式开启人生新篇。二年级入队礼定位为“忠于祖国,心有榜样”。学生在学习少先队知识,形成对组织归屬感的初步认知后,通过隆重的入队礼感受入队的光荣,并且,学校在整个学年内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国情结。三年级学生通过志愿礼培养“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意识。走进社区、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感。年末志愿礼上,倾听社会志愿者、教师、家长、学生榜样分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故事,在榜样力量的影响下升华自己的体验,播下公益的种子。四年级成长礼以“珍爱生命,懂得感恩”为主题。学生通过重返幼儿园、护花行动等感受教师和父母的辛劳,在国子监举行成长礼时,经“入太学、学六艺、拜孔子、诵孝经”等活动将感恩之情根植于心。五年级军营礼,学生走进军营,以“立行养正,敬党爱军”为目标站军姿、唱军歌、习军礼。通过养正教育提升自律能力,培养“大我”意识和家国情怀。六年级毕业礼,激励学生“树立梦想,奋发向上”。学生走进名校,感受高等学府的氛围。在“着毕业服、戴毕业帽、畅谈未来”的活动中,追忆校园生活,树立人生梦想。

仪式教育每年一礼,学生一年一个脚印,在行走的过程中留下美好记忆。学校与时俱进,每年对活动进行创新。以毕业礼为例,学校增加了木工体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通过精雕细刻的过程学会用智慧解决问题,培养迎难而上的乐观精神。

用“走出去”搭建成长“快车道”。学校是服务学生的地方,只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升育人水平才能为成长赋能。为了让学生对一年一礼充满期待,学校在立体化的课程外不断丰富仪式教育的内容。能看到多大的世界,就能有多远的未来,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学校跨出围墙,充分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优秀企业、科技体验中心等资源,开设了“亦路同行”课程,带学生走出校门。以走进可口可乐公司为例,入口处汽水空瓶搭建的巨大建筑让学生十分震撼,教师即兴介绍了废物利用的理念,引领学生在生活中用智慧为环保贡献力量。当学生惊讶于智能化的生产线可以在1分钟灌装百余瓶汽水时,他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为培养创新意识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亦庄仪式育人
走好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赶考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蔚来获100亿元投资 将在亦庄设立新实体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亦庄国投精准对接E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