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事事处处皆课堂
2021-08-23陈定军陈月红
陈定军 陈月红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立德。立德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念、审美观念逐渐形成时期,适时适当的德育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促进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炼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营造正面积极、提振精神的良好文化氛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丰富校园生活;坚持依法治校,完善机制条例,创新协同育人手段,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德育在于引领,在思想上下功夫。思想先行,组织师生学党史、感党恩,创新活动形式,大力开展演讲比赛,高唱红歌,讲好革命故事,开展读书活动,目的就是要在思想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让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此,德育教育赢在起点。
德育在于激励,在机制上做文章。“获得感”与“幸福感”源于人们都渴望被肯定、被认可,人人都需要寻得生而为人的价值。在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中自我加压,自我激励,获取变得优秀的原动力。假如今天的生活跟明天别无二致,就会变得寡然无味,行动也会消极怠慢,得过且过。课堂评价、班级讲评、教师评优晋升,都需要建立一套相对完善合理的机制,发挥榜样激励的作用。那么,个人如何才能在各种激励机制中脱颖而出,获得主动权呢?归根到底,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用成绩显露价值,用口碑获得认同。
德育在于唤醒,在行动上见真章。教育家陶行知有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如何培养品德高尚,德育为优的学生?每个老师不能小看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树人者先要树己,立德为师。教育工作是至高无上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了,用优良的品性修养去影响带动学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在于堅持,在意志上得成效。德育是一门科学,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湖北省竹溪县确立了学生成长目标,“十三五”期间,学校大规模实施标准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容校貌,开办校园文化阵地,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德育品牌,广泛开展“五项教育”活动,构建了各学段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的德育体系。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久久为功,需要始终遵循规律与原则,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德育工作能够深刻影响学生个性发展与品行修养,做好德育,才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勇于奋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是教师,也是德育工作者,愿以心血浇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盛开在祖国肥沃的土地上。
(作者单位:陈定军,湖北省竹溪县桃源乡源胜小学;陈月红,湖北省竹溪县思源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冉智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