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案例教学法,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2021-08-23王向珍刘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南仁东讲授思政课

王向珍 刘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是新时代对思政课建设提出的根本要求,也点明了改革创新是思政课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大中小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案例教学法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首都医科大学结合课程要求和学校特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探索出“一二三三”案例教学法,让老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展示出新魅力。“一二三三”案例教学法指的是一个独立专题只选取一个案例进行讲解,讲授时紧紧围绕理论和教学要点两个因素,并将其设置为逻辑递进的三个问题,通过案例-理论-问题的相互嵌入和逻辑分析,努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堂。

“一”:1个案例贯穿课堂始终,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1个案例指的是一个独立的教学专题或教学内容,只选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案例教学法是能够有效将教育对象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衔接和协调的教学方法,是将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案例简单堆砌,只注重案例数量和相关性,不注重案例质量和案例分析的深入性的问题。“一二三三”案例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一个教学专题只选取一个案例,以案例的故事性为出发点,将教学目标和内容融入到故事的历史背景、产生原因、发展脉络等多个方面,寓价值观引导于案例分析中。

比如,在讲授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时,选取钟南山院士作为唯一案例;在讲授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时,选取南仁东带领团队建造中国天眼作为唯一案例;讲授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时,选取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作为讲授职业道德的唯一案例,选取许鹿希作为讲授家庭美德的唯一案例,等等。一个专题、一个内容、一个案例,人物聚焦、故事连贯、分析深入、理论突出,解决了当前由于碎片化阅读信息导致的学生知识掌握多但不精的问题,避免了用案例简单堆积佐证理论内容的现象,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针对性。

“二”:2个要素诠释案例核心,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2个要素即理论内容和教学要点,每个案例从选取到分析再到总结,都必须紧紧围绕这2个要素实施,用理论来分析案例、用案例来印证理论,不能让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成为两张皮,尤其不能简单地认为讲案例就是讲故事。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个要素的核心和重点,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来讲授2个要素,要以合理的逻辑推理来突出案例中的理论脉络,要以生动的案例分析来彰显真理的强大力量,进而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

例如,在讲授“时代精神——南仁东建造中国天眼”的案例时,在理论内容方面,要时刻以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创新品格和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创新的论述和内容作为讲授的理论源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所蕴含的创新思想和实践作为讲授的理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和精髓要义作为讲授的理论重点,从而完善这一专题内容讲授的理论逻辑。在教学要点方面,要注重回顾民族发展历程,讲清楚中华民族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要注重展示国家发展之需,讲清楚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要注重分析世界格局之变,讲清楚大学生如何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三”:3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思想性是思政课的根本特性,可以说是思政课要实现的根本任务,即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就必须坚持课堂讲授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三”就是每个案例及其隐含的理论内容都应该转变为“三个问题”,且要形成问题链,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同样以“时代精神——南仁东建造中国天眼”的教学为例,将案例转化为“为了建造天眼,长达22年,南仁东为什么能建造完成;历时22年,南仁东为什么一定要建造天眼;500米口径的天眼,南仁东打算怎么样建”三个问题。

第1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到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中,去追溯改革创新的源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改革创新的底色正是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第2个问题,引导学生纵观国家发展,去挖掘改革创新的动力所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南仁东一定要建造天眼的原因在于国家在此方面的落后以及发展的需求,同时从中国梦的内涵去认识,改革创新是国家富强的基本维度,是民族振兴的力量源泉。第3个问题,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发展格局,分析改革创新的迫切和需求。让学生认识到,独立自主是改革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要求,而改革创新的需求也迫切回响于世界发展大势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设立不能固化,不能拘泥于格式。3个问题可以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可以是“为什么是、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等。不管问题怎么设置,其都要来自于案例本身,蕴含理论内容,通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话语体系,逐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怎么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我成为这样的人要作什么样的贡献”。这样,思政课的思想性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和增强。

“三”:“三度”课堂打造思政课形象,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一二三三”案例教学法中的第二个“三”指的是“三度”课堂,即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思政课的理论性和思想性决定了它的意识形态性,如何让意识形态工作也能具备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上下功夫。

学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两专”为路径,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打造“三度”课堂。第一专为专题教学,围绕当前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重大问题和学生的实际设立专题,优化教学结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教材共有七章二十一节内容,通过整合和转化,结合学时安排,将其设立为“不负韶华:做新时代弄潮儿”“青春之问:人生观与人生价值”等12个专题,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第二专为专业特色,坚持因材施教,实现思政教学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首都医科大学是医学院校,因此,无论是专题设立还是案例选取,都紧紧围绕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中党的领导作用,医学大家传递出的爱岗敬业、爱国精神、爱党信仰,医学事件中反映出的生命探讨、法治思维等,把思政课的教学贯穿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例如,专题教学中有“大医精诚:医疗实践中的道德要求”的内容;其它专题的案例选取,在保证合理性和相关性的前提下,也优先选取医学案例,如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抗疫医生童朝晖等。

“一二三三”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践案例分析,将理论内容和教学要点贯穿于一个案例和三个问题,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参与度,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理论性、思想性和亲和力,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系2020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平台机制研究”(课题编号:BJSZ2020ZD12,北京市社科基金编码:20KDB033);首都医科大学2021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一二三三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1JYY077);2019年度首都醫科大学校社科(培育)基金研究成果

栏目编辑 _ 王雪莉   汪倩

猜你喜欢

南仁东讲授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南仁东 用心血铸造“天眼”
南仁东用心血铸造“天眼”
南仁东用心血铸造“天眼”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