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语境下风俗图像的当代性借鉴与探索
2021-08-23张廷波
张廷波Zhang Tingbo
张廷波,1984年生于山东日照莒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画院签约画家,广东省青年画院画家,广州画院当代美术研究中心特聘画家。
在中国美术史学演进与绘画形态发展历程中,五代两宋绘画成为中国绘画史学研究重中之重。贡布里希认为,在世界美术领域内,宋代绘画、古希腊雕塑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艺术是写实绘画的三个顶峰。而从中国绘画表现的本体语言层面考察,宋代绘画留给我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成为中国绘画在形态演进历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化遗产。一代代书画艺术家沉浸于宋代文化,游弋于宋代艺术的海洋,醉心于宋代写实绘画的美学,最终成就了中国绘画生生不息的文脉传承。
有宋一代,院体画家、文人画家与民间画工共同构筑起宋代绘画各种不同的图像样式与审美形态。如今我们以学习的态度回望传统艺术,不禁叹服宋代李成、范宽、郭熙、李唐、王希孟、张择端等大师在笔墨技术层面的成就。宋代繪画已然为我们设立了中国绘画审美层面最高的标杆。此一标杆,更是成为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时不在的准绳,游离它太远也便失却了东方绘画最为根本的美学准则,于是也就不可避免地落了俗。
于是乎,宋代绘画便成为我一直试图靠近的艺术圣殿。不知不觉中,作为一个专题性研究,宋画语境下当代风俗性绘画语言的实践与探索,已经进行了十多年。课题研究伊始,由于迷醉于《清明上河图》构筑起的宋代绘画在写实层面所营造的史学考证形态,由此而沉浸于对该画作之研究,开始考证图像背后隐藏的史学价值与文化学信息。随着研究之深入,开始对《清明上河图》之外的宋代风俗画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整理与考证。其中,众多细节与配景对史学信息传递,以及图像的情景造境所营造出的图像学考证价值都成为我一度沉浸其中的诸多课题之一脉。
在此过程中,我分别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证。第一,对于长卷构图,我关注在情景叙事与空间转换中,宋代风俗画近乎经典式的图像叙事形态。其中典型者如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卫贤《闸口盘车图》、王诜《渔村小雪图》以及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对上述作品的系统考证使我深切认识到宋代风俗画中人物活动之所以能够在情景叙事中自由流转,恰是由于宋人做到了东方绘画最经典之布局,即将流动性的时间叙事性因素成功地运用到了空间造境中,进而营造出了独具东方审美意蕴的构图形式。第二,宋代理学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的理论认知深刻影响到了宋代风俗画近乎逼真的写实追求。其中最典型之代表如郭忠恕《雪霁江行图》、苏汉臣《秋庭婴戏图》、李嵩《货郎图》、卫贤《闸口盘车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宋代理学之影响无处不在,并深刻影响到了宋代绘画之方方面面。其中最主要表现恰恰在于宋代绘画对写实的要求近于苛刻,更在于要求追摹物象之真须与天理人心达到高度契合。第三,宋代风俗画不仅能够传递出图像认知层面的技术性传达,同时图像背后还蕴藏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信息。如学界普遍认为宋代婴戏图之所以爆发式增长,是由于宋人对于这种带有美好寓意与热烈氛围的绘画喜爱程度尤甚。而我从另一个角度考证,认为宋代婴戏图爆发式增长是与两宋民间严重的不举子现象密切相关的。又如,宋代牧牛题材风俗画之所以在南宋得以爆发式增长则与南宋偏安江南,政权岌岌可危关系尤甚。而宋代出现如此众多的行旅题材则与两宋强调的“早行”文化不无关系。
上述史学考证,构筑起我在宋画语境之下对两宋风俗画图像探究的基本面。其中不仅仅关涉图像语言与技术层面的表面解读,尽管这亦十分重要。但同时,伴随研究之深入,我越发体会到极高审美的图像背后,实际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学价值,这更加令研究者着迷。而类似考证给予我在实践层面更深层次的理论性指导。我意识到,绘画创作并不只是一种技术层面的图式,当技术层面的追求到达一定境界,图像背后应当承载更为深层的时代性思考与图像学研究价值。这也必将成为我艺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学术追求之一。
从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到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我便逐渐为自己预设了这样的角色与身份:①以理论研究者的身份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考证图像背后更深层次的独属于我自己理解的文化学信息,与以艺术家的身份创造具有时代性价值的图像形态以承载更为丰富的独属于我自己的图像寓意,使上述二者并驾齐驱。②本我的自主性创造,使得史学研究者不再只是处于被动的研究状态,而是有了主动性创造的权利。以上两者成为我试图用一生去完成的任务。在很多人看来,这无异于双重枷锁,是在给自己加双重的负累。然而,我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