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一勋章”背后的蓝天野

2021-08-23王甦

北京纪事 2021年7期
关键词:蓝天野北京人艺话剧

王甦

“‘演员是最尊敬的称呼,我特别激动,赶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参与进去,能为祖国的文艺事业多做一点事。”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945年9月入党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蓝天野,以94岁高龄获颁“七一勋章”。

1927年,蓝天野出生在一个注重文化教育的家庭,不满一岁,全家迁居北京。自幼接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年少时的他喜欢听故事、绘画、痴迷听戏,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和诸位京剧大家的戏,他都现场听过。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并开始接触话剧。1944年,他正式投身话剧事业。1948年来到解放区,改名为“蓝天野”,自此,蓝天野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人生。后来,这个名字镌刻在北京人艺的历史上,又镌刻在中国话剧百年史上,更镌刻在无数观眾的心里。

演员蓝天野

最初让不熟悉话剧舞台的中国观众记住蓝天野的,并不是蓝天野在话剧舞台上的角色,而是电视进入千家万户的过程中,《渴望》中的老父亲、《封神榜》中的姜子牙等一系列电视剧中的角色,让公众记住了演员蓝天野。

即便如此,回望蓝天野的艺术生涯,话剧绝对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1952年,蓝天野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后的第一批主要演员。凭着认真、踏实、勤奋、严谨的态度,蓝天野与众多老一代表演艺术家不遗余力地为我国戏剧艺术的起步艰难摸索着,是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奠基者之一。他先后在70余部话剧中成功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还在影视剧中饰演和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1987年离休后,他坚持多年来为青年演职人员讲授剧院传统、戏剧表演理论和技巧。

人离休,艺术生涯却从未歇止。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已经阔别话剧舞台19年之久,84岁高龄的蓝天野参加献礼剧目《家》,饰演冯乐山。他说:“这么多年没登台了,当时心里的确有些忐忑,但只要剧院需要,我就要发好光和热。”他在排练中不慎摔伤,手指骨折,起身后的第一句话是“对不住大家,让各位受惊了”。第二天,仍坚持带伤出现在排练现场。

2012年,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暨纪念建院60周年,北京人艺创排了现实主义题材剧目《甲子园》,蓝天野受邀担任该剧艺术总监,并出演男主角黄仿吾。在紧张的排练演出之余,他时时向年轻演员言传“人艺人”应当具备的艺德和品性,教他们如何感受、体验角色,如何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人格修养,如何安静地用心塑造人物,感染观众。

2015年,蓝天野在由曹禺之女,剧作家万方担任编剧的话剧《冬之旅》中饰演老金,展现了两位老人共同拥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以及围绕这段记忆展开的忏悔与宽恕。他将角色塑造得入木三分,沉重的题材和娴熟的演技带给观众多层次的心理体验和思考。有许多观众跟随蓝天野的巡演脚步,连看数十场,一时间,“追蓝”现场风靡戏剧圈。

导演蓝天野

除了高超精湛的演技,蓝天野更是一位优秀的导演。1954年,他被抽调到中央戏剧学院,参加表演师资训练班,向苏联专家库里涅夫学习。将近两年的训练学习,由实践而理论,使蓝天野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有了进一步的、比较科学的理解。艺术上,从技巧到修养,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表训班归来,为了扩大学习成果,蓝天野将自己所学无私分享,使更多青年演员通过训练提高演技。

蓝天野在职期间,导演了许多经典作品,近些年又一直在刷新自己所创造的年龄最大的话剧导演的纪录。87岁复出执导《吴王金戈越王剑》,88岁又重新执导《贵妇还乡》,90岁执导新剧目《大讼师》……一部部优秀作品、一个个鲜活角色背后,支撑蓝天野潜心创作、精彩演出的动力,是对艺术始终如一的追求。他坚信“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无论角色大小,一上舞台,就有义务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2021年3月,年过九旬的蓝天野再执导筒,重导《吴王金戈越王剑》。

公益人蓝天野

蓝天野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每年的“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他都踊跃参与;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青海玉树地震,都捐款数千元;他还将自己的画作义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救治唇腭裂儿童;2012年“北京‘7·21 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主动捐款2万元;2014年,得知“南锣鼓巷戏剧节”因资金短缺面临困境时,当场捐出3万元,热切关心和扶持民营戏剧演出。

2018年在北京人艺开展的戏剧进校园公益活动中,他以90多岁的高龄,开启北京人艺名家讲坛第一讲,与清华学子面对面畅谈了他的戏剧与人生体验,分享了北京人艺艺术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兢兢业业,不图名利,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教书育人,提携晚辈,蓝天野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他先后荣获“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表彰”、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奖·终身成就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绘画者蓝天野

在头顶无数荣耀的背后,蓝天野却仍有遗憾,他曾说,“我因为演戏而把绘画扔下了,这是我的终生遗憾”。其实,扎实的绘画基础对他的演艺事业有极大裨益。长期的绘画创作,培养了他对于造型、动作、氛围的感觉。他总是坚持自己化妆,他认为,演戏也是一门造型艺术,需要运用美学上的感受,而导演、演员不懂美术,是很大的遗憾。

1962年,蓝天野在上海拜访了林风眠、潘天寿等著名画家,并在偶然的情况下认识了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老先生。从此,他以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坚持每周最少3次,每次最少一个上午,向两位国画大师学习绘画,风雨无阻。他踏踏实实地从用笔、用墨等基础开始学习,在夜以继日的刻苦练习中,他的绘画技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终于获得了李苦禅和许麟庐的赞许。

1986年他办个人画展时,请许麟庐题字,许麟庐提笔就写了“勤于笔墨,独辟蹊徑”8个大字,这无疑是对蓝天野书画的高度肯定。他将恩师的告诫铭记于心,在深得两位国画大师真传的同时,他更是以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为艺术信条,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绘画风格。他的山水画作泼墨淋漓,挥洒自如,更简约古朴,蕴涵着淡泊世俗的心境;他的写意花鸟以画鹰见长,均栩栩如生,有着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追求,流露出灵动的神韵和真挚的天趣;他笔下的人物主要以观音、达摩、山鬼、姜太公等古神话人物为主,构图饱满,造型传神。他的画作用笔简练,设色典雅,颇具大气、潇洒、儒雅之风。

如今的蓝天野,坚持作画,收藏奇石,修身养性,但仍旧非常忙碌,坚持参加北京人艺艺委会的活动,为剧本和新戏的艺术质量把关,敢于直言,一切以为观众负责为前提。

蓝天野, 原名王润森、王皇,1927年出生于河北饶阳县,次年全家迁居北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书画家,奇石收藏家。

自幼喜欢绘画、热爱戏曲,青年时代考入国立北平艺专油画系学画。1944年开始致力于演剧事业,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之前,曾是“祖国剧团”和“演剧二队”的演员,1952年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元老。几十年来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先后塑造了《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茶馆》中的秦仲义,《蔡文姬》中的董祀,《王昭君》中的呼韩邪单于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在《钦差大臣》《罗密欧与朱丽叶》《小市民》等外国名著中担任过主要角色。导演过《针锋相对》《秦皇父子》《家》《贵妇还乡》《吴王金戈越王剑》《大讼师》等剧目。在《茶馆》《封神榜》《渴望》《中国商人》等多部电影、电视剧中出演主要角色。曾到1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和演出,引起极大轰动。被国内外媒体赞为“流露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拍案叫绝。”在从事演剧艺术同时,潜心于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1962年起,师从中国画大师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大师,主攻写意花鸟,兼作人物画。作品获得恩师和书画界高度评价,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艺术成就

1985年,凭《吴王金戈越王剑》获北京市优秀导演奖。

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文艺界名人书画展。

1995年,在北京,与梅阡、凌子风举办三人书画联展。

199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

1996年,在日本福冈市举办三人画展。

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

2009年,获得“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表彰”。

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三次个人书画展。

2012年,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金狮荣誉奖”。

2013年,获得2013年中国戏剧节·终身成就奖。

2015年,获第五届国际戏剧“学院奖”(表演奖)终身成就奖。

2015年,获得“全国德艺双馨奖·终身成就奖”。

2016年,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要话剧表演作品

《带枪的人》中饰演斯大林;

《关汉卿》中饰演王实甫、何总管;

《茶馆》中饰演秦仲义;

《王昭君》中饰演呼韩邪单于;

《蔡文姬》中饰演董祀;

《北京人》中饰演曾文清;

《家》中饰演冯乐山;

《甲子园》中饰演黄仿吾。

主要导演作品

《贵妇还乡》《家》《工农一家》《吴王金戈越王剑》《秦皇父子》《古都春晓》《救救她》《针锋相对》《爆破之前》《山村新人》《仇恨的火焰》《结婚之前》《北京即景——万年长青》《大讼师》等。

猜你喜欢

蓝天野北京人艺话剧
话剧《坦先生》
『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的养生心得
话剧《二月》海报
北京人艺是“一棵菜”
“姜子牙”蓝天野随性养生记
“少年”蓝天野
蓝天野的几次别离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