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26年4月8日,蒋作宾到黄埔军校访问蒋介石,力主速率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021-08-21贾晓明

黄埔 2021年4期
关键词:孙中山湖北

□ 贾晓明

1926年4月8日,蒋作宾到黄埔军校访问蒋介石,力主速率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得到蒋介石的赞同。蒋作宾早年思想倾向革命,1905年加入同盟会,为辛亥革命元勋。中华民国成立后任陆军部次长,北伐胜利后作为外交官出使多国,1942年去世后被追认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对于蒋作宾作为外交官的经历,著述较多,在这里不再赘述,本稿试从目前较少论及的蒋作宾早期经历中选择二三重要事件加以概括整理,呈现给读者。

辛亥革命建功勋

/ 蒋作宾。

蒋作宾字雨岩,湖北应城人,1884年3月3日(一说4日)出生,15岁中秀才。1902年,他进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受同学宋教仁的影响,思想日益倾向革命。1905年毕业后,官费留学日本。当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蒋作宾与一些革命志士一起参加中国同盟会。1907年,蒋作宾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4期歩兵科,1908年7月毕业。毕业后,他接受同盟会“居北方总汇各方之消息,暗中传达,并密布置同志于各方”的任务,归国任保定军官速成学校教官,暗中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秘密组织革命团体。1909年,他参加陆军留学毕业生考试,获优等第2位,被清廷任命为陆军部军衡司科长。军衡司是清朝末年设立的机构,当时主要掌管陆军军官的任免、考绩、叙勋等,地位很重要。蒋作宾因将日本的步兵操典译成中文,工作成绩出色,不久升任司长,受到陆军大臣荫昌等人的器重。当时,清廷正在建设新式军队,蒋作宾也借此机会,提出整编军队的建议,获得批准后淘汰了不少旧军干部,将一批同盟会会员借机安插进入各部。

当时,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率部驻防滦州,北洋新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率部驻防保定,新军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率部驻防奉天。张、吴、蓝被誉为“北洋士官三杰”,在军界颇有名望,且三人私交甚笃,同在日本士官学校留过学,又都参加了同盟会,与革命党人和蒋作宾也都有着联络。他们所统领的部队,不但是北洋军最有实力的力量,而且驻扎在北京附近,对于拱卫京师有着特殊的作用。

1911年10月,张绍曾、吴禄贞、蓝天蔚等准备在直隶省永平府举行的永平秋操中举兵。北方的新军准备在秋操演习时发动起义之际,湖北的革命党人也正抓紧筹划起义。南北两方革命党人联系后,决定“待北方秋操进行后,南北两方同时举事”,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然而,一系列突发事件促使湖北革命党人提前发动起义。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随着武昌起义爆发,秋操中止。10月27日,张绍曾、吴禄贞、蓝天蔚随之发起滦州兵谏,联名电奏清廷,提出实际由梁启超起草的《请愿意见政纲十二条》,要求在当年之内“立开国会”,由国会起草制订宪法,“特赦擢用革命党人”等,并威胁清政府在两个月内全部办完,否则杀入北京。

清廷十分惊慌,不得不下“罪己诏”,暂准张绍曾等所请,并派遣蒋作宾等人前往滦州宣抚。蒋作宾到达后劝张绍曾等趁清军主力大举南下、北京空虚之际,率部直捣北京,实现“首都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然而张绍曾担心准备不足,又对部下是否全然响应缺乏信心,不敢冒险,从而错失良机。

与此同时,清廷任命驻军石家庄的吴禄贞为山西巡抚。蒋作宾得知有人准备暗杀吴禄贞的消息后,立即派使者给吴禄贞送信,要他速去山西,和当地的起义军会合,以避暗算。由于当时火车不通,使者到达石家庄时,吴禄贞已遭不测。于是蒋作宾放弃了在北方发动起义的想法,到武汉会合南方革命党人,后被派到九江调兵增援武昌。蒋作宾到九江后,建议九江起义军到湖北省广济、黄冈,牵制清军的进攻,并派兵进攻清军的后援。其意见得到采纳。于是,武昌革命军士气大振,武汉的革命形势趋于好转。

12月1日,袁世凯向正齐聚汉口的各省代表提议休战。12月9日,唐绍仪南下,11日抵达汉口,但革命党人坚持已经光复的上海为会谈地点。12月18日,双方在上海正式开始南北议和。蒋作宾也应邀到上海,参与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蒋作宾任陆军部次长。他迅速对革命派的军制进行整备,收容保定军官速成学校的教员以组织南京军官学校,还以湖北省同盟会会员为核心重新编制了湖北新军。

唐绍仪组成第一任内阁后,蒋作宾受孙中山、黄兴的委托,到北京政府内续任陆军部次长。临行前,他曾积极向孙中山、黄兴等建议:组织以北京、武汉、南京“三点”为基础的革命武装,壮大革命军事力量,从而控制全国的局势,并计划将他在南京参与组建的新编第8师调到直隶,得到采纳。袁世凯接替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后,对属于革命派的蒋作宾十分排斥,曾提案蒋作宾放弃军职,改任工商部部长,因遭到国会中同盟会议员的反对而作罢。

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实行专制独裁,破坏民主共和,进而筹划消灭南方各省革命势力。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蒋作宾的好友、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力主武装讨袁,掀起二次革命。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南京、武汉的革命武装均遭破坏,蒋作宾的“三点”计划夭折。其间,袁世凯对在北京的蒋作宾“日夜提防”,蒋作宾称病离职,处于被软禁状态,只能“随班进退,无所事事,见同志遇有危险能解救者,则解救之耳”。

领导湖北“倒王自治”运动

护国战役后,由于南北军阀之间频频发生战争,战祸连年。湖北首当其冲,成为北洋军阀“武力统一”南方的基地,更深受其害。不仅一般民众饱经战乱波及之苦,即是地方官僚士绅和民族资产阶级中上层也对北洋军人蹂躏湖北、摧残地方的作为大为不满。

当时,统治湖北的是直系军阀王占元。王占元为巩固其统治,不仅在政界大肆排除湖北籍人士,更对湖北人民采取“竭泽而渔”的搜刮政策,甚至采取卑鄙手段,贪污军饷,激起多次兵变。湖北人民对他的愤恨已达极点,展开了声势浩大的“驱王运动”。

湖北的“驱王运动”大体分为两派:一派是以黎元洪(曾任北洋政府大总统)等北洋官吏为代表,提出的口号是“鄂人治鄂”。另一派是以李书城(曾任湖北护法军总司令)、蒋作宾(曾任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孔庚(曾任山西晋北镇守使兼中央陆军第9师师长)等国民党人为代表,他们在“鄂人治鄂”之外,又进一步提出“废督去兵”的基本口号。虽然这两派在基本口号上有细微区别,但在驱王这一点上目标是一致的。黎元洪等人的做法是派人向北京政府请愿,李书城、蒋作宾、孔庚等也积极参与。

当北洋政府一再为王占元推诿,主张留任的时候,蒋作宾等人看到用和平手段不能罢免王占元,遂“高唱打倒王占元之口号”,决定使用武力推翻王的统治,响应孙中山北伐。但蒋作宾、孔庚、李书城等人手中并不掌握军队,无法达到目的,于是决心求助于湖南。6月中旬,蒋作宾一面“代表久被北洋军阀压迫的国民党人及大部分不满意北洋军阀横行的知识分子”前往长沙策动湘军援鄂倒王,“利用鄂省人民驱王的高涨进兵武汉”。一面派人“奔走于孙中山广东政府之门”,向孙中山请求帮助。孙中山派潘怡如、朱旭东等到鄂西协助驱王活动。

蒋作宾、孔庚等来到长沙后,立即会见湖南自治军总司令赵恒惕,希望湘军援鄂,“兴吊民伐罪之师,驱除横暴,以解倒悬”。为争取湖南舆论支持,蒋作宾等还联合湖北旅湘同乡会在长沙会馆召开驱王大会,会议决定组织驱王委员会,并设立湘鄂通讯社,专门刊发揭发王占元恶行的文章。

为打消湖南在自治宣言中曾宣布“不侵略何方”的顾虑,蒋作宾等以“一国之中,必各省自治完成而后,一省之自治始得完成,断未有邻接各省不能自治,而一省独能闭门自治者也”为依据,对赵恒惕进行游说,还向赵恒惕提出:湖南军队过多,财政极为困难,湖南内部的派系斗争又十分尖锐,向外发展既可减轻财政困难,又可消除内争,并向赵恒惕保证,如果“赵恒惕答应出兵援鄂讨王占元,湖北以后协助湘军两个师的军费”。

7月下旬,赵恒惕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出兵援鄂问题。蒋作宾还组织在湖南的湖北人士召开万人大会,以壮声势。大会宣布成立湖北自治政府,颁布了湖北自治政府临时约法,并选举蒋作宾为临时省总监兼“湖北自治军总司令”,总揽“管理全省军民政务,统率全省军队”;孔庚任省务院长,施洋等为秘书,又组成湖北自治军,由夏斗寅任自治军总司令。大会还发表了蒋作宾等撰写的一些重要文告和电文,其中有《湖北自治军将士兵民及各团体代表通电》《湖北临时省总监蒋作宾亲率自治军讨王占元电》《湖北自治文告》《湖北自治政府致外交团电》等,揭发王占元督鄂的种种罪行,指出“王占元不仅吾鄂人罪人,实全国盗魁、祸首,凡我中华民籍,人人得而诛之”,并阐明“倒王”的宗旨是“期树联治之业”,愿“为湖北人争自由而战、争人格而战”。

恰好此时,国民党系川军将领熊克武因遭排挤谋向外发展入湘接洽,表示愿意率部支持赵恒惕出兵,“由西南两路夹击,以操胜算”。蒋作宾又当中斡旋,坚定了赵恒惕出兵的信心。

7月26日,赵恒惕宣布出兵讨伐王占元,蒋作宾派人回湖北组织“自治军”,人数达万人以上。湘鄂战争打响后,王占元部一触即溃,湘军和湖北“自治军”进展迅速。在得知前线作战失败、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王占元召集军政联席会议,当众宣布辞职。此时,吴佩孚认为夺取湖北的时机已到,便率军南下,进入湖北,直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宣布吴佩孚大将萧耀南为新的湖北督军。赵恒惕当即和吴佩孚谈判。蒋作宾将“驱王易萧”视为“拒虎进狼”,表示:“我军既以自治为帜志,所有北廷命令及督军巡阅等职,当然不能承受。”

/ 1924年9月,孙中山在韶关举行北伐誓师大会。

不久谈判破裂,湘直、川直战争爆发。湘军损失惨重,赵恒惕手下对蒋作宾等人开始表示不满,使蒋等人在湖南的“处境非常尴尬”,湖北省自治临时政府无从开展工作。不久,湘军彻底失败,湖北自治政府和自治军随即垮台,蒋作宾乘轮船赴上海,再“赴粤谒总理,报告讨王占元经过”。一度轰轰烈烈的湖北省自治运动至此结束。

积极活动,参与促成和推进北伐

1921年,吴佩孚的势力控制了湖北省,蒋作宾前往广州辅佐孙中山。此时,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再次出任大元帅。10月8日,孙中山提请非常国会通过了北伐案,在桂林成立了北伐大本营,任命李烈钧为参谋长,胡汉民为文官长,朱培德为滇军总司令,彭程万为赣军总司令,谷正伦为黔军总司令,并任命蒋作宾为大本营幕僚长,准备 出 兵 计 划。1922年2月27日,北伐军在桂林誓师,因湖南军阀赵恒惕拒绝北伐军借道湖南,北伐军被迫改变作战计划。1922年5月,北伐军攻入江西,占领了赣州、吉安等地。同年夏,孙中山到达韶关,设大本营于旧镇署,命蒋作宾等拟订出兵方案。此时,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唆使下发动兵变,北伐部队被迫返回广东。蒋作宾设法回到广州保护孙中山。1923年1月,陈炯明叛军被滇、桂、粤联军组成的西路讨贼军击败,退守东江,广东革命政权暂时安定。此时,卢永祥与何丰林为了保持其浙江、上海的地盘,与张作霖、孙中山联络,表示愿意结成“三角反直同盟”。蒋作宾接受孙中山委派,多次前往上海、浙江,与卢永祥、何丰林等接洽。

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直系军阀企图一举吞并浙江。孙中山决定利用时机进行第二次北伐,把大本营迁到韶关,任命谭延闿为北伐军总司令。9月13日,孙中山发表北伐宣言,北伐军已经整装待发,蒋作宾也准备回广东再任军职。但在此时,英日帝国主义支持的广州商团武装发生了叛乱,北伐军转而讨伐叛乱的商团武装,第二次北伐也被迫停止。

1924年10月,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推翻直系统治,拥段祺瑞成立临时执政府,吴佩孚所部直系军队溃败。政变成功后,冯玉祥派代表赴粤,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

1924年11月,孙中山离开广州北上北京共商国是,蒋作宾随同前往,于12月底到达北京,但此时孙中山已经身患重病。此时,北洋政府大权落入段祺瑞和奉系军阀张作霖之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肝癌在北京病逝,弥留之际留下的国事遗嘱中,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号召。北伐实现中国的统一也成了其革命遗志。

到1925年底,广东国民政府平息了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消灭了陈炯明、邓本殷的割据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彻底得到巩固。李宗仁、白崇禧也平定了广西,并表示愿意参加革命,参加北伐。国民革命军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进行北伐的条件已经成熟。孙中山逝世后,蒋作宾继承其遗志,以广东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奔走于全国各地,周旋出入于各派系军阀之间,团结各方力量,联络旧部,以期早日促成北伐。

在孙中山北上时,与冯玉祥共同行动的胡景翼以河南督办的身份率国民军第2军夺取了吴佩孚占据的河南,并明确表示支持孙中山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还制定过“迎孙中山立国民政府于河南的计划”。不料因孙中山、胡景翼相继病逝,该计划未能如愿。1925年4月,岳维峻继任国民军第2军军长兼河南督办。蒋作宾迅速赶到河南与岳维峻联络,“布置军事”。他告诫岳维峻,河南对于北伐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已处于军阀吴佩孚、萧耀南、靳云鹗、刘镇华等人的包围之中,岳要做的是“整军习武,休养民力,励精图治”,采取“绝对防守”的策略,待北伐军出动后,共同夹击湖北。后来岳维峻没有听从蒋作宾的建议,在北伐尚未开始时就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结果在各路军阀的联合进攻下失败,只身逃往山西。对此蒋作宾深感遗憾。

1926年北伐前夕,蒋作宾回广州,多次建议早日开始北伐,这一点与蒋介石不谋而合。后来为了促成早日北伐,他甚至向苏联顾问鲍罗廷“开陈大势,详指计划”。北伐开始后,他积极参与,先后出任江西、湖北宣抚使,并奉命前往张作霖处,说服张作霖不要与吴佩孚合作。北伐军占领南京后,蒋作宾以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身份“慰劳军队,安抚人心”。

1928年,“二次北伐”开始后,蒋作宾随北伐军进入山东与北洋军作战,先后出任山东省政府委员、战地政务委员会主委等职,着手进行“恢复地方组织”“抚绥人民”等工作。日军制造“济南惨案”,蒋作宾认为这是他“平生最大的耻辱,矢志必有昭雪”。北伐军到达北京,战地政务委员会解散,蒋作宾任北平政治分会委员。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就东三省易帜问题同蒋介石、阎锡山等进行商谈。蒋作宾从中斡旋,对易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孙中山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孙中山的绰号
无悔的选择——记塔河县赴湖北参战的白衣战士
驰援湖北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祖上因迷上风水致贫
孙中山与辛亥歌革命(下)
孙中山彰显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