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KABP模式的健康宣教结合行为护理对肾移植病人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的影响

2021-08-20彭玉华刘婷婷

全科护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用药康复病人

彭玉华,郑 珊,刘婷婷

肾移植指的是病人在自身肾脏组织出现功能衰竭后而植入外源肾脏器官的一种手术,手术量大而且繁杂。病人移植术后是一个长期的康复进程,术后由于避免异体器官的排斥反应,需要持续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且严格的服药方案对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作用[1-2]。然而多数肾移植病人在术后因为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的影响认知水平有所下降,且遵医行为差,对其手术后的药物服用、接受治疗、自主活动等一些康复活动的实施造成诸多的干扰[3-4]。知信行(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and practice,KABP)模式可使人类健康行为有所变化。近些年护理干预活动中开始对该理论进行运用,成效较佳[5-6]。本研究将KABP模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肾移植术后病人护理干预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肾移植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具有肾移植手术指证,能耐受手术治疗;②成功完成手术治疗;③精神状态较佳,可以对护理干预进行有效配合;④知晓且自愿加入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证;②术中及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③资料缺失;④ 中途主动退出;⑤随访期间失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3~67(55.47±10.92)岁;原发病:慢性肾盂肾炎15例,肾小球肾炎15例,间质性肾炎13例;学历: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及专科18例,本科及以上14例。试验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38~67(54.09±10.78)岁;原发病:慢性肾盂肾炎17例,肾小球肾炎12例,间质性肾炎14例;学历: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专科20例,本科及以上11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行为护理干预:①对病人行为特点进行分析,鼓励并支持手术后行为无异常的病人。对生活自理能力弱等行为不正常的病人,对其进行干预和控制,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②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消极情绪,使其积极地与疾病做斗争,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遵医行为率[7]。试验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KABP模式的健康宣教,具体如下。

1.2.1 设立健康教育小组 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科室护理人员担任组员。对小组成员进行肾移植病人“知信行”健康宣教流程培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为其制订个体化“知信行”健康宣教目标。

1.2.2 术前健康教育(知) 通过集体讲课的方式给病人及其家属实施健康宣教,介绍肾移植术后关键护理事项,如肾移植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是排斥反应,会导致病人皮肤、尿道及肺部感染,并引发环孢素中毒反应,易导致病人移植肾出现功能丧失,极大影响手术效果。排斥反应通常出现在肾脏移植手术自血管接通时至出院后数年,因此需要告知该反应的发生机制、可能出现的组织、危险因素及有效处理方法,如必须与医生保持联系,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及及时反馈身体不适情况等。同时告诉他们在手术后需要重点注意的各项内容,并使其知晓卧床、强化营养、预防感染、隔离、多次采血等各项策略的价值;讲述排斥反应的具体症状以及尽早发现和治疗、预防性服用免疫抑制剂的重要性。增强病人对肾移植疾病、术后康复、用药方法等事项的认识程度。

1.2.3 术后保养知识认知宣教(信) 口服药物方面:告知病人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采用闹钟提醒服药时间,降低药物浓度不稳定导致的排斥反应风险及药物毒性增加风险。药物浓度控制方面:在病人服用西罗莫司、普乐可复(FK506)、环孢素等药物前30 min完成血液取样工作,为病情判断提供准确稳定的数据参考。饮食方面:要求病人在早餐07:00前完成,以刺激肠胃蠕动增加药物吸收量。肾移植术为侵入式手术操作对病人的胃肠道功能带来一定的刺激,因此术后极易出现腹泻现象,要求病人不要急于进补以降低免疫力快速提升而引起排异。

1.2.4 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行) 说清楚肾移植术后病人免疫抑制剂用药依从性的关键意义,嘱病人坚决依从医生的交代用药,并宜向病人强调术后康复时要坚决采取规律作息、规律饮食、戒烟戒酒之类的策略,同时指引病人开展自身观察和记录,以掌控自己的病况。排斥反应的一个灵敏数据是体温,同时留意尿量、尿色,排斥反应的先兆是尿少、血尿、蛋白尿。肾区有明显疼痛或压痛表明或存在肾静脉血栓。若病人出现以上状况就要在第一时间反馈。

1.3 评价指标

1.3.1 认知水平 ①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认知问卷调查表对两组病人认知水平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疾病知识、护理知识、用药常识、生活自理4个维度,各项得分0~25分,得分越低提示病人认知行为能力越差。

1.3.2 生活质量 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physiological function,PF)、身体角色(body role,RP)、躯体疼痛(bod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生命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SF)、情感职能(emotional function,RF)、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8个维度,共36个条目,各维度得分为0~100分,得分越低提示病人生活质量越差。

1.3.3 遵医行为 病人出院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调查表对病人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按时服药、规律休息、规律饮食、戒烟戒酒、定期复诊。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后认知水平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出院时遵医行为率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肾移植病人术后康复进展对移植手术成功率有重要作用,病人在移植术后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疾病认知水平差、各项遵医行为率低,严重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效果[8-10]。因此,在肾移植病人术后对其展开高效的护理干预,以使其认知水平、遵医行为率都得到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以往相关研究予以病人常规行为护理干预,以病人术后行为干预和纠正不良行为为主,结果表明在病人术后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的改善成效往往低于预期[11-13]。故而有必要在肾移植病人术后对其展开积极有效的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病人疾病知识、用药常识、生活自理、护理知识水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出院时按时用药、规律休息、定期复诊、规律饮食、戒烟戒酒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病人PF、RP、BP、GH、VT、SF、RF、MH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Esmaili等[14]研究结果相一致。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KABP健康宣教相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把病人行为的改变分成3个不间断的过程,一是获得知识,此为基础;二是产生信念,此为动力;三是形成行为,此为目标[15-16]。借助这样系统化的健康宣教,可以大幅度提高对病人的护理干预成效。病人在肾移植后由于异体排斥反应需要长期进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对病人的疾病认知、服药认知有更高的要求。通过KABP健康宣教干预,以肾移植病人术后健康知识教育为健康行为的基石,指导肾移植病人提高术后疾病的认知和服用免疫抑制剂的重要性的认识,最终指导病人获得良好的疾病认知度,使病人在疾病知识、护理知识、用药常识、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认知水平得到全面提高[17-19],且也有效提高了病人遵医行为率。由此不难看出,对病人运用KABP模式的健康宣教,可使其遵医行为率得到提升,为病人实施全面的健康宣教,使其掌握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形成积极的态度,从而使肾移植病人术后有坚定的信念遵医嘱及护理人员的宣教进行术后康复和相应的药物治疗,病人遵医行为率明显改善。本研究中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是以集中授课的方式来完成的,使病人对有关肾移植的知识技能进行良好的掌握,且借助对宣传册的发放以及进入临床对病人展开指导干预等,促使其形成健康积极的信念与态度,进而主动监测及纠正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将遵医行为的改善作为重中之重[20-21]。在病人疾病认知得到提升,遵医行为得到有效改善后,康复速度明显加快,预后效果也好,以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总之,为肾移植病人实施KABP模式的健康宣教结合行为护理,不仅可使其认知水平以及遵医行为率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

猜你喜欢

用药康复病人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谁是病人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