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死亡教育研究趋势可视化数据挖掘

2021-08-20王小文李永红张兴瑜田晓静詹永佳黄润勤

全科护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发文研究者聚类

罗 弦,王小文,李永红,张兴瑜,田晓静,詹永佳,黄润勤

死亡教育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并逐步引起各国的关注。在英国儿童故事板画被作为死亡教育的工具,用来提高儿童的死亡意识。日本、法国等许多国家也将死亡教育搬入课堂并开展相关研究[1]。在中国随着死亡教育研究在港台地区的深入开展[2-3],我国内陆地区的死亡教育也相继展开[4]。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正式发表的死亡教育研究进行分析,以了解我国死亡教育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死亡教育在我国更好地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选择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中文文献来源。以主题=“死亡教育”OR“生死教育”OR“生死观教育”进行精确检索。检索时间设置为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文献类型选择期刊文献。

1.2 纳入、排除标准 题目、摘要、关键词三者中任何一个出现上文中的检索词则认为这条题录数据与主题相关;排除标准:①重复文献;②学位论文、会议论文;③通知公告、短篇报道、书籍。

1.3 研究方法 将上文检索词检索到的文献导入Not Express 3.0软件中,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 033篇文献。在Excel 2007软件设立数据库,对我国死亡教育研究论文的发文量、期刊、基金、作者、机构、地区进行统计分析。为便于统计与分析,将机构名称按一级单位进行标准化,用机构现用名替换曾用名。运用VOSviewer1.6.16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和聚类分析。

1.4 质量控制 为确保文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及筛选过程进行核对。

2 结果

2.1 年度分析 2010年—2020年我国死亡教育研究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见图1。2018年研究最多,为125篇,占总文献的12.10%。2013年—2014年研究数增长最快,2018年—2020年研究数趋于平稳。

图1 2010年—2020年我国死亡教育研究发文量趋势图

2.2 期刊分布 我国死亡教育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438种期刊上。但仅有219篇研究发表在护理类期刊上,占总文献的21.20%。按期刊载文量排序,载文量前10位的期刊见表1。10类刊物的总载文量为215篇,占总文献的20.81%。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中有4类期刊属于中文核心期刊,有3类属于统计源核心期刊。

表1 2010年—2020年我国死亡教育研究载文量前10位的期刊分布(n=1 033)

2.3 基金资助 1 033篇研究中共有143个研究获得基金资助,占总文献的13.84%。其中获得2项及以上基金资助的研究有55篇,占总文献的5.32%。死亡教育研究资助频次前10位的基金见表2。

表2 2010年—2020年我国死亡教育研究资助频次前10位的基金分布

2.4 机构分析 共有618所机构参与研究,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大学,发表研究15篇,占总发文量的1.45%。发文量前10的机构中有6所为医学院校或附属医院,发文量占52.29%,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58.25%。10所机构总发文量为109篇,占总发文量的10.55%,且大部分机构为学校。死亡教育研究发文量前10位的机构见表3。

表3 2010年—2020年我国死亡教育研究发文量前10的机构分布(n=1 033)

2.5 地区分析 对地区发文量做出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我国死亡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的地域差异原因。发文量前10位的省市发表论文数占研究论文总数的61.08%,江苏省发文量最多,北京市、广东省次之。江苏省、北京市、广东省共发表文献258篇,占发文总数的24.98%,我国死亡教育研究发文量前10地区分布见表4。

表4 2010年—2020年我国死亡教育研究发文量前10位地区分布(n=1 033)

2.6 合作撰文情况 作者间的合作对科学研究来说是必须的。1 033篇研究作者总人数为2 612人,最少的研究者为1人,最多研究者为9人。其中有397篇文献由1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有636篇研究由2名及以上研究者合作完成。由表5可知我国死亡教育研究者合作度为2.53,低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的3.71的指标[5],而研究的合著率为61.57%,小于自然科学期刊的合著率指标70%[6]。

表5 2010年—2020年我国死亡教育研究文献作者合作情况

2.7 关键词分析 为了便于清晰地展现研究热点,利用VOSviewer1.6.16软件提取频次≥3次的73个关键词并进行可视化,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与其对应的节点大小成正比,颜色相同表示为同一聚类。从图2可以看出,死亡教育、安宁疗护出现的频次较多,且两者之间的共现次数最多,关键词形成了8个聚类,各个聚类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关键词的聚类分布情况见表6。

图2 2010年—2020年我国死亡教育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表6 2010年—2020年我国死亡教育研究关键词聚类分布

3 讨论

3.1 我国死亡教育研究的发展态势分析 图1显示,死亡教育研究论文的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死亡教育领域的研究。近几年发文量趋于平稳,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中有4类期刊属于中文核心期刊,有3类属于统计源核心期刊。可见我国死亡教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也较重视,但仍需加强科研的质量和深度。虽然用期刊的级别来判定研究的好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确实可以大概了解我国死亡教育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是否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准[7]。基金项目资助是考量科研水准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基金资助的研究是一个领域内的新动向、新趋势的代表,具备较高的水准[8]。2010年—2020年我国死亡教育研究中有143篇研究获得了资金资助,占总文献的13.84%,其中有2项及以上基金资助的研究有55篇,占总文献的5.32%。近几年来,在我国积极倡导将死亡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系[9]及大力倡导发展安宁疗护的大趋势下,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对死亡教育科研领域的关注程度和资金投入。

3.2 我国死亡教育研究的机构、地区间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前10位的机构中有6所为医学院校或附属医院,发文量占52.29%,而纳入文献的机构中以第一作者所在机构为准进行统计,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58.25%。究其原因,是因为近几年安宁疗护在国内的快速发展,而死亡教育则是安宁疗护的重要环节[10],这使死亡教育在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得以大力开展。通过对地区发文量的分析发现,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均有文献发表,表明我国死亡教育研究的地域广泛。本研究结果显示,发文量前10位的省市发表论文数占研究论文总数的61.08%,另外也可以看到明显的地域差异,江苏省、北京市、广东省等经济发达的省市发文量较多,这些省市高校众多并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对外交流较多,所以与死亡教育的接触最早,科研思维较为前沿。本研究结果显示,国内死亡教育的研究者合作度和合著率都没有达到国内科技期刊平均水平,这也间接地反映出国内死亡教育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相关研究的跨机构、跨地域、跨学科程度不够,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应加强沟通协作,充分运用现代网络平台打破地域壁垒,实现研究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3 死亡教育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分析关键词可以分析学科研究热点[11],关键词由作者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设定。在73个关键词中除死亡教育以外,出现频率较高关键词还有安宁疗护、死亡态度、生命观、生命教育、影响因素、大学生、生存质量、医学生、老年人。可见死亡教育是安宁疗护的重要环节,也是生命教育中的必修课程。死亡教育在我国针对的人群主要有大学生(特别是医学生)和老年人。同时生存质量也是评价死亡教育研究的重要指标。表6显示关键词的聚类分布,可以看出死亡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命教育对成年人(尤其是高校学生)自杀的预防及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生命意识的探讨;运用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护生对临终关怀、器官捐献、安乐死的认知和态度,缓和医疗在病人中的运用;从医学伦理、哲学、宗教角度分析我国安宁疗护实施的阻碍因素,护士通过生命教育帮助老年病人认识尊严死的意义;医护人员、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慢性病病人)、死亡恐惧、死亡焦虑、死亡逃避的影响因素及其生存质量;青少年生死观,护士对癌症焦虑导致的急性应激反应病人的护理;中国传统文化对临终关怀实施的影响,特别关注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运用图画书的形式在幼儿中开展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及现状,死亡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4 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死亡教育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我国死亡教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也较为重视,但需加强科研的质量和深度。相关机构及医疗机构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基金支持力度,促进区域间合作与交流,实现死亡教育研究的发展与普及。

猜你喜欢

发文研究者聚类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面向WSN的聚类头选举与维护协议的研究综述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加权模糊聚类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