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肌激动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21例临床分析*
2021-08-20黄朝阳肖俐娟
黄朝阳,肖俐娟,赵 玲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民主口腔门诊部,南宁 530012)
现代正畸治疗的目标之一是获得良好的面部软组织外观,而临床观察证实面部软组织外观与颌骨形态、前牙牙槽骨及牙齿突度息息相关[1-2]。安氏Ⅱ类1 分类错畸形,是正畸临床较为常见的错颌畸形,患者常因上颌前突影响美观而就诊[3]。此类患者,往往都伴有不同程度的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不调:上颌骨发育过度,或下颌骨发育不足,或以上复合因素,导致ANB 角明显偏大[4]。如果就诊时患者尚处于快速生长期,往往可以戴用功能治疗器,刺激下颌生长,抑制上颌生长,使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趋于正常,改善上前牙突度及前牙深覆盖,从而改善“龅牙、嘴突”面容[5]。2012年12月至2019年12 月笔者采用改良式肌激动器治疗了21 例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民主口腔门诊部就诊的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42例,患者均因上颌前突影响美观而就诊。临床表现:软组织侧貌为典型凸面型,上颌前突,明显影响美观;替牙期或恒牙早期,第二恒磨牙尚未萌出;上颌轻度前突或正常:上齿槽座角(SNA)78.5~85°,下颌后缩(下颌发育不足)下齿槽座角(SNB)<74 °,上下齿槽座角(ANB)>5°、前牙覆盖(OJ)>6 mm;磨牙、尖牙均为远中关系。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1)。实验组中男7 例,女14 例;年龄10~14 岁,平均(12.11±3.39)岁;对照组中,男6 例,女15 例;年龄10~14 岁,平均(11.76±3.42)岁。两组观察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在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后,常规取寄存模及工作模、拍全颌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拍摄正面自然闭唇像、正面微笑像、侧面45°像、侧面90°像、口内前牙咬合像、两侧后牙咬合像作为原始资料。进行前伸位训练:让患者自己对着镜子进行训练,不论前牙覆盖有多少,均为开口后一次咬合到上下前牙切对切,且中线对齐,直至患者基本熟练,即可进行咬蜡,将此位用蜡复制下来,转移到架上。上架时需注意不能正面上,必须侧面或反面上,因为后期制作糊塑上下颌连接部分的时候必须从舌侧糊塑自凝塑料,如果正面上架,此时入口会被架阻挡。
传统肌激动器经过数10年的应用,已经证实是有效的[6-7]。但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由于传统肌激动器由于没有固位,需配合舌功能训练,有一定的难度,导致部分患者配合度降低。因此,笔者对传统肌激动器的上颌基托及垫则进行了改良:将上颌后牙腭侧面、面、颊侧面均用自凝塑料进行包裹,刻意增强了固位,不需配合舌功能训练,降低了佩戴难度。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分别拍摄患者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测量SNB、ANB、Y轴角(Y-axis)、前上面高比(N-ANS/N-Me)、前下面高比(ANS-Me/N-Me)、下颌升支高度(Ar-Go)、下颌体长度(Go-Me)、下颌平面角(MP-SN)、OJ 等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3 个月后头影测量结果 治疗3 个月,实验组SNB、ANB、Y-axis、N-ANS/N-Me、ANSMe/N-Me、Ar-Go、Go-Me、MP-SN、OJ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所有观察指标数据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改变,见表1。
表1 两组矫治3个月前、后头影测量结果比较
2.2 两组治疗6 个月后头影测量结果 治疗6 个月,实验组磨牙、尖牙均为中性关系,覆合、覆盖基本恢复到正常。下颌明显向前生长,下颌长平均增加6.78 mm,SNB 角平均增加4.94°,ANB 角平均减小5.34°,覆盖平均减小7.47 mm,覆基本恢复正常;磨牙、尖牙均达到中性关系,下面高比平均增加3.64%。治疗结束后软组织侧貌、正貌突度均改善明显。对照组SNB、ANB、Y-axis、N-ANS/N-Me、ANS-Me/N-Me、Ar-Go、Go-Me、MP-SN和OJ也有明显改变(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矫治6个月前、后头影测量结果比较
2.3 典型案例分析
陈某,12岁,因上颌前突求治。临床检查:凸面型,恒牙早期。上颌发育正常,上前牙唇倾,下颌骨发育不足。前牙深覆合三度,覆盖11 mm,磨牙、尖牙均为远中关系。患儿近期身高增长较快,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诊断:安氏二类1 分类错颌。经过6个月改良肌激动器治疗,面型、咬合均得到明显改善。覆合、覆盖恢复到正常,磨牙、尖牙均矫正为中性关系,见图1,图2。
图1 矫治前情况
图2 矫治后情况
3 讨论
人在生长过程中,机体并非按同一速率随年龄均匀增长,而是一时期生长快速,一时期生长减缓,此现象即生长期。人的一生有3 个快速生长期:第1 期,3~7 个月;第2 期,4~7 岁;第3 期,11~15 岁(即青春快速期)。颌面部的生长快速期与缓慢期与全身发育阶段是一致的,尤以第3 快速生长期对正畸临床有重要价值[5,7]。
如果就诊时已过了第3 快速生长期,只能采用拔牙配合正畸掩饰性治疗的方法[4-5]:拔除上颌两颗第一双尖牙(下颌是否拔牙需视具体情况及治疗设计而定),配合固定治疗器,利用拔牙间隙,内收上前牙,减小上前牙突度及前牙深覆盖,从而掩饰性改善“龅牙、嘴突”面容[2,4]。而如果患者就诊时正处于快速生长期,往往可以不用拔牙,利用功能治疗器,刺激下颌生长(这是整个治疗的关键)[4-5],同时,抑制上颌生长,使上下颌矢状向趋于正常,改善上前牙突度及前牙深覆盖,从而改善“龅牙、嘴突”面容。
常用的功能治疗器有肌激动器、Frankel功能调节器、Twin-block治疗器[5-6,9-11]等,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已证实均为有效的治疗器。但由于功能疗程均较长,需要6~12个月,每天需要戴用12 h以上。因此,患儿的配合度,也就是每天的佩戴时间,是影响最终疗效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肌激动器由于没有固位,需要患儿用舌头配合,其发明者如此设计认为可以进行舌的功能训练[5-6]。然而,此舌功能训练能起什么作用,尚难证实,可以确定的是大大增加了戴功能治疗器的难度,戴用时难以正常说话,但只要能保证戴用时间,疗效还是有保证的[5-6]。
如戴用治疗器时不能正常说话,患儿的配合度将会明显降低,佩戴时间会因此大大减少。调查发现,戴用传统肌激动器的患儿,基本都只有晚自习时间能够佩戴数小时,白天上课时间均无法戴用,晚上睡觉后也因为无法固位而常常不自觉取下,均无法保证戴用时间。戴用时间太短,势必严重影响疗效。
根据此情况,笔者对传统的肌激动器做了一个小小的改良:在上颌后牙区颊侧及远中增加了自凝塑料固位区,具备良好的固位,只需稍作简单训练,患者戴用时亦能清晰讲话。因此,除进食及刷牙时需取下,白天上课、晚上睡觉均可佩戴,由此配合度大大提升,戴用时间得到保障,SNB、ANB、Y-axis、N-ANS/N-Me、ANS-Me/N-Me、Ar-Go、Go-Me、MPSN、OJ 等测量值均获得明显改善,取得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改良式肌激动器制作简单,只要适应证及治疗时机把握正确,可以获得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杂志排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的其它文章
- CTRP3 alleviates OGD/R-induced myocardial cell injury by activating the SIRT1/FoxO3a pathway
- 舒尼替尼通过调控lncRNA ROR/miR-670-3p/MARCH5轴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LncRNA SNHG7靶向调节miR-146a-5p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 高糖通过上调E2F1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lncRNA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
- 姜黄素通过调控miR-152对甲状腺癌细胞TPC-1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