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博物馆过渡空间的动线演绎

2021-08-19李书博陈岩

设计 2021年15期
关键词:树状中庭块茎

李书博 陈岩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8-0062-03

引吾

萨伏伊别墅利用一条曲折的廊道打破了室内空间的割裂感,创造了动态的漫步空间。吉尔·德勒兹是20世纪著名的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其“块茎”式理论,对空间设计产生了极大影响,当代一些建筑师尝试突破传统的静态单一空间,发展多变不确定性空间、多维互联空间与多元共生的空间,极大地推动了当代建筑空间的变革发展。

本文拟借助德勒兹的空间哲学体系,以空间组织形式,空间过渡体验为切入点,分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室内空间更新策略。剖析其内部所蕴含的“块茎式”空间思维模式,以此分析当代博物馆在“过渡空间”设计方面的空间研究。实现更好的营造博物馆主题氛围的目的,由此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感。

一、博物馆过渡空间的空间界定

过渡空间是建筑内外缓解空间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特定空间。现如今博物馆在设计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内外相渗的空间组织形式,这些空间通过开阔视线、动线演绎等手法模糊空间界面,思考将过渡空间转化为博物馆主题氛围的“外延”空间,从而为观众营造展览空间的“绵延”,创造适宜的展示环境。在空间组织形式上可划分为“灰空间”、“内部开放空间”和“外部延伸空间”三种类型表1)。

(一)灰空间:“灰空间”的概念起源于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在70年代提出的“变生理论”,后出版于《共生的思想》一书中,他表示灰空间是一种介于黑白交叉重叠而产生的灰色概念。如同建筑与自然之间的渗透,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两者之间相互捕捉、穿透,维持了良好的平衡。在神冈银行书店的建筑实践中,黑川纪章将“方盒子”掏空,增加了建筑的戏剧性,将城市环境渗透到建筑当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设计语言。“灰空间”技艺已被人们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法,用以减轻城市中因建筑逐渐分离成私密空间而造成的情感上的疏远。

(二)内部开放空间:“内部开放空间”是指有顶面和至少两个侧界面半围合而形成的过渡空间,一般存在形式为博物馆中庭、采光厅等。空间以开敞、明亮、通透为主要特点,“内部开放空间”并不局限于可以供人行走的开敞空间,同样也包括身处室内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空间视野范畴。界面通常以半围合的方式进行组合,顶部大多以透明或半透明界面材质作为采光天井,侧界面为半围合或透明界面材质,如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庭位置,贝壳形态的建筑半围合室外景观,巨大的弧形玻璃幕墙为整体室内地上及地下空间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光环境。

(三)外部延伸空间:“内部延伸空间”是指无固定顶面但有侧界面限制的过渡空间,一般存在形式为博物馆的内部的中庭、空中花园等空间。在这些空间中,距离空间界面两倍首层高度或能观察到建筑且仰视视角在27-90度范围内的空间,是建筑所能带来空间围合感最舒适度的区域。建筑信息与功能的传递会在此区域内外延,这个区域称之外“外部延伸空间”。

三种过渡空间类型在界面组织上均实现了不同空间相互渗透的作用,通过模糊界面的方式弱化建筑的空间体量,令空间彼此、建筑与自然之间充分渗透融合。过渡空间的灵活界面组织令博物馆空间变幻丰富多彩,体现出当代博览建筑自由、开放的空间格局,也从侧面反映出建筑师为观众营造适宜展示空间的创作理念。

二、德勒兹的空间思想

(一)两种空间组式

德勒兹在《千高原》(1985)一书中指出:空间内存在着两种空间组式,一种是“条纹空间”,它映射了一种以等级制、层级化为特征的空间组式,象征着一种静态的封闭式叙事空间,排列布局已经设定好的动线轨迹,有一定的空间布局且边缘化较为明确;另一种则是与之完全相反的“光滑空间”,它象征着一种无中心化的、多产的、延续的空间组式,无高潮、无终点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组织形式。两种空间组式涵盖了人类社会内部包含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绝大部分领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类主体遵循着静态的条纹空间,但同时也存在新生的光滑空间。

(二)三种空间生成组式

德勒兹为证明“一切变化事物都具有关联性”这一观点,提出了空间的布局涉及三种类型的书。

第一种是“树根之书”,是一种根据德谟克利特、柏拉图等人主张的“模仿说”为主导的树状模式,柏拉图所强调的“模仿说”主张“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如同早期壁画人们在洞穴的墙壁上映射出当时的生活状态,是线性的、循序渐进的有序系统,遵循主客对立的二元论;第二种是“簇根之书”,这种模式是树状模式的沿袭,更类似于后期模仿说苏格拉底所提倡的原则——艺术不应该仅模仿事物美的外形,还应该模仿出其内在的精神特质和心理活动;第三种则是德勒兹所提出的“块茎之书”,这种模式形象地将空间生成关系比喻为马铃薯的块茎,有别于“树状”与“根状”,“块茎”结构既是地下的,同时又是一个部分显露于地表的多元网络,由根茎和枝条所构成;它没有中轴,沒有统一的源点,没有固定的植物生长生态取向,而只有一个多产的、延伸的、多样化的生长系统。

其中以“块茎之书”为依据的空间生成组式理念与过渡空间的多元外延秩序模式最为契合。

三、传统博物馆过渡空间的“动线演绎”

(一)传统博物馆在空间思维方式上的转变

20世纪前,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上层社会,建筑外观基本沿用古典的皇家宫殿式布局,展陈空间较为闭塞,缺少了空间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20世纪,现代建筑理论的产生使博览类建筑的形式发生了转变,不仅在建筑造型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内部空间也开始被灵活划分,展览空间更加围绕展品进行设计。其中较为著名的是金贝尔美术馆(1972)和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1977)。在同一时期的一些传统博物馆由于建筑形式与内部空间过于闭塞肃穆,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展览需求,因此出现了一系列古典博览建筑改造或扩建的案例,如美国国立美术馆东馆扩建项目(1978)和贝聿铭的法国卢浮宫改建(1989),都代表着古典博览建筑向现代化博览空间过渡的手法。

进入2l世纪,博览建筑的社会价值已经从传统的展览、收藏、研究等基础功能向更为多样化的方向拓展,增加了休憩、交流、商业、教育等功能,同时还起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当代博物馆已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

(二)传统条纹空间的动线演绎

在柯布的启示下,现代博物馆在“动线演绎”的方面与萨伏伊别墅如出一辙。建筑坐落在山顶草坪中央,四周绿树环绕,由车行道进入一层,具有引导性的曲面玻璃将人带上坡道,继续向上到达起居室延伸出来的二层平台,伴随坡道的变化视线缓缓抬升至空中花园,这样的动线演绎隐藏着一条无形的方向线,现代的博物馆叙事性空间布局亦是如此一是具有导向性的秩序空间,博物馆内部根据展品时间线或是展品种类区分以此展开、层层递进。

1905年,企业家张謇建立了国内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一南通博物苑。根据德勒兹的哲学思想,南通博物苑在空间布局上属于条纹空间,在“动线演绎”上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导向性,等级制和层级化是其空间组式的特征,象征着一种静态的封闭式叙事空间。

进入南通博物苑,根据水平参观路径与垂直参观路径,依次穿过各个展陈空间,在空间的布局方面强调连续的时间秩序。室内空间布局始于南通古代文明陈列——“江海古韵”展厅,到达展厅的高潮——一处两层挑高的“巨鲸天韵”展厅,终于出口形成一条完整的叙事线。根据南通博物苑的动线演绎可以看出(图1),过度强调叙事性空间的多数博物馆在动线演绎上亦是如此,根据展品及展项规定出一条叙事动线,观众根据设定好的路径进行参观,心情由平铺直叙到高潮的变化,感受着设计师预先规划好的升腾跌宕。这种动线设定虽能很好地表达博物馆的叙事作用,但却忽视了参观者的独立性,遏制了参观者的主动感官体验。

(三)“预设轨迹”式的空间体验

“预设轨迹”将整个空间围合成了一个封闭的叙事空间,这能够帮助参观者辨别空间内的行动取向,并能快速准确地对目标点进行正确路线的规划,这种预设轨迹虽然支撑着叙事空间讲述着一条富有情感的具有时间秩序的故事,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物理观赏,却忽视了参观者的主观感受。因此,传统博物馆所遵循着“轨迹预设”式的漫步方式,在这样一种相对稳定、静态的条纹空间中,“预设轨迹”更突显出了设计师的主动性,参观者实际上是追随着设计师的思想轨迹,空间生成也是依附既有经验所构建的,这极大地遏制了人们感性探索空间的能力,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分离主体参观者和客体空间之间的互动体验。

四、当代博物馆过渡空间的“动线演绎”——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例

(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空间划分

1897年南市发电厂在上海老城厢亮起了第一盏电灯,从清末跟随工业革命脚步的大兴土木到新中国成立时的改革创新;2010年原南市发电厂借助了世博会的契机,成功转型为一座“绿色建筑”一以“城市未来馆”的身份亮相上海世博会;2012年,上海双年展的主场移至“城市未来馆”,成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落成首展,双年展以“重新发电”为主题,也紧扣“南市发电厂”的前世今生。

改造后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因使用功能上的改变,室内空间的设计也是焕然一新。41000m2总建筑面积,分为8层,15种不同类型的展示空间,并拥有大量的开放式展厅以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展示需求。在样式上也同样保存和延续工业建筑硕大的空间结构特征,创造出简约博物馆空间形式。在室内空间改造设计上着重对动线演绎及空间布局的延续行进行设计,模糊了展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特定界限,以自由漫步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博物馆限定的参观路线,可以说是展示空间相互渗透,这不仅削弱了参观者与展品、展项之间的距离,更为人们深刻感受和理解艺术品创造了极大可能。

(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的块茎式“过渡空间”

在博物馆空间中,过渡空间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组合运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过渡空间重合衔套形成复合过渡空间,出现在建筑内部空间的主要节点上。通过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室内空间分析后,概括得出复合过渡空间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走道与中庭空间的“过渡空间”。中庭空间与垂直交通、廊道的复合使用较为多见,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入口中庭处就将三种过渡空间混合来使用,形成了复合过渡空间,蜿蜒曲折的楼梯走道围绕挑高空间纵向展开,利用了原南市发电厂的工业元素,其内部交通组织设计借鉴了原输煤栈桥的形态意向。该区域不仅将交通空间与内部开放空间相融合,也将建筑的原始功能元素融入到了改造后的现代建筑中,这种“异质共生”的共生思想也体现了对既有工业建筑对尊重;

垂直交通空间与院落天井的“过渡空间”。“烟囱”是博物馆最奇特的展厅之一,在失去其工业价值后也成为了博物馆15大展览空间的其中之一,螺旋上升的展廊、心跳频率的闪烁灯等空间设计,更是强调对建筑生命的延續、对展示空间的垂直化设计。

院落天井与中庭的“过渡空间”。东北侧贯穿1-5层的巨大挑高空间,狭长的平面形式、垂直方向的中庭,用以展示大型展品。实现了水平和垂直的双向复合过渡空间。

(三)三种过渡空间组织形式中的“动线演绎”

依据德勒兹“块茎思想”理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过渡空间的“动线演绎”是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光滑空间”。开阔的视野、内外相渗的空间形式产生了三种过渡空间组织形式:“灰空间”由顶棚和极少的围合侧界组成的“有顶无墙”的挑檐空间,如中庭内部一层连廊和外部连廊下方区域;“内部开放空间”由顶面和至少两个侧界面半围合组成的“有顶有墙”的“开阔”空间,如中庭、城市温度计内部展示空间、东北角天井;“外部延展空间”由一至两个侧界面组合而成的“无顶少墙”的延伸空间,如空中花园与中庭楼梯连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三种过渡均有界面围合,但无论是顶面还是侧面都是相对模糊但界面,不同属性的空间没有明确但界限划分。下表将从过渡空间的组织形式为基础,分析空间的动线演绎(表2)。

五、“动线演绎”在当代博物馆过渡空间中的哲学意蕴

在分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过渡空间的“动线演绎”中,根据德勒兹“游牧思想”中“块茎式”与“树状”思维的哲学构想,发现其过渡空间模式与动线演绎方式映射了德勒兹的空间哲学意蕴。

(—)“树状”式空间组式

传统博物馆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树状”组合模式,中间连续封闭空间犹如树干,分散的展厅犹如生长出来的树枝,展厅分布排列在一种特有的秩序下。后结构主义哲学家称此类空间为条纹空间,在水平或垂直路径,沿着特有的时间秩序路线,进入了一个封闭的叙事空间,这是当代人们所熟知的一种参观模式,参观者的行为和环境体验受制于事先设定好的轨迹,流线冗长乏味且弹性空间过小,导致了参观者注意力不集中,忽视了参观者的主观心理感受。

(二)“块茎”式空间组式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部分展示空间中存在着一种“块茎”式的空间组式,从一段中庭为起点形成的内部开放过渡空间,产生一个毫无等级差别的开放多元路网,如同马铃薯的块茎,空间中的任何一点都能连接到其他一点,进而创造一个“灵活性”与“多重性”的展示空间。这种开放的空间关系强调后结构主义的“块茎思维”与传统哲学的“树状思维”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参观者的观展路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过于巨大的弹性空间又会缺少空间围合,空间彼此之间相互连接产生了过于杂糅的交通流线,破坏了以博物馆为载体的整体叙事性空间。

(三)“树状”与“块茎”相结合的空间组式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整体呈现出一种“树状”与“块茎”相结合的空间组式,各展厅之间存在着一种连续的叙事空间形态,呈现了“树状思想”的构建模式,这种“树状”与“块茎”组合的“光滑空间”既避免了现代的博览建筑为追求开阔与高效所带给观众的盲目性观感体验,又为传统的“条纹”叙事空间增加了差异性的观感乐趣,从而保证了建筑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固定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这种“块茎”与“树状”相结合的空间生成组式,创造了当代博物馆的多变不确定性空间、多维互联空间与多元共生的空间,为参观者提供了清晰引导的前提下,同时更加关注参观者的心理取向,彰显了建筑师在建筑更新中的共生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当代建筑空间的变革。

结语

依据德勒兹的空间生成理念,“块莖”式空间思维模式强调了事物之间去层级、外延性、充满变换与可能的复杂化关系;“树状”空间思维模式强调封闭秩序下的“预设轨迹”;“树状”与“块茎”相结合的空间思维模式则强调着秩序中的空间灵活性。以德勒兹空间哲学理论为引导的共生关系一过渡空间在建筑空间中起到了弱化各功能之间关系的作用。传统博物馆“预设轨迹”式的空间体验,封闭式的叙事空间导致参观者与博物馆空间是两个无差别群体,忽视了参观者的独立性,遏制了参观者的主动感官体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利用了三种“过渡空间”的组合方式、“树状”与“块茎”相互补充的空间思维模式实现了不同空间的相互渗透,通过模糊界面的方式弱化建筑的空间体量,形成令空间功能、历史元素与文化性、地域性的辩证统一,反映出建筑师为观众营造适宜展示空间的创作理念。

近些年博物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数据表明,自2019年起我国平均以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的速度在发展。随着“以观众为中心”的博物馆建设新要求提出,博物馆在建设中重视了展示效果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其内部整体空间环境的塑造,因此为优化博物馆空间,避免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产生的空间断裂感与不连续性,把过渡空间与博物馆展陈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空间考虑,在分离中衍生新的关系。

猜你喜欢

树状中庭块茎
蝶恋花·寂夜
马铃薯畸形薯咋预防
蓬勃能力之树 奠基生命成长
揭秘马铃薯块茎开裂原因及防治
列表画树状图各有所长
树状图为概率题做导航
小学语文“树状”课堂的构建
中庭机械排烟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绿色保健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