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能力之树 奠基生命成长
2018-01-25沈丽娜
摘 要: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水平现状之下,明确能力发展之结构,逐步细化能力发展年段目标,并在实践中寻求促进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开发能力表现可测可信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能力全面有序提升。
关键词:能力;树状;有序提升
素质教育旗帜之下,“全面发展”的口号洪亮且不绝于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最终也指向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这类课程教育并不空缺的情况下,却仍然出现了教育失效或效果甚微的现象?
笔者认为,如果把学生个体成长比喻成一棵树,每个分支就是能力点,而每一个“能力分支”上,又会不断生长出“枝叶”——即其他的能力,以致这棵树更加茂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知识、技能不断累积的基础上,能力需要呈现一种树状成长的增值。
一、能力发展的现状
本课程开展至今,综合实践的教材可谓是百花齐放。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五花八门的教材背后缺少的是有序渐进。这样的“开放”让大部分教师的确关注到了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求全责备”带来的发展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师无着力点,学生能力发展显得无序、参差不齐。
二、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能力,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定义是一种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谈及能力的发展,必须厘清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基于学校这个特定环境,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学科的特性,应当着重考量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对能力的影响。
1.先天素质的影响
先天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如遗传等。
2.环境、教育的影响
“孟母三迁”,古人很早就懂得早期环境对人的影响。家庭环境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在学生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实践活动的影响
汉代哲学家王充提出“施用累能”和“科用累能”的思想。前者是说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后者指从事不同职业活动可以积累不同的能力。所以,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能力发展的“有序提升”
1.细化能力发展年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所呈现的目标对能力发展的要求较为笼统,因此需要细化能力发展的年段目标,帮助本课程有效、有序开展。笔者认为,可根据指导纲要详解出一些普适性的有一定序列的基本能力目标,同时,也应该依托当地课程资源,制订相对序列的能力目标,以此作为地方性的解读和补充,使得目标序列进一步明晰、活化。
例如,筆者所在的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开发了以“布线工艺”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在研究性学习和手工制作教学的目标定位上,能体现一些基本能力目标的序列。
以“观察”这一能力为例,三年级“看到了什么”,是以仔细感知表象为基本目标;四年级“发现了什么”,在观察表象的同时要学会比较,总结规律;五年级“看到这些,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内在发展;六年级“看到这些,想问什么”,注重学习反思、辨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在观察这一能力上,呈现出了由“了解”到“理解”,再到“见解”的目标序列定位。
2.设计能力发展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锻炼能力最有力的平台。在细化年段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能力发展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能力的提高。
仍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为例,在以手工制作为主的校本教材中,以“创新能力”为例,三年级学做绒贴画,以赏析为主,模仿为辅,以培养创新意识为重点;四年级学做布贴画,自主创作图样,剪剪贴贴,在平面上进行创作;五年级学刺绣,在之前平面色块的创作上,引导学生思考出适合自己的简单易学的刺绣方式,如麻袋绣、圈圈绣等;六年级学做绒线娃娃,引导学生从平面设计中跳出来,开始立体创作并逐渐实用化。
3.开发能力发展评估方式
以往,学校会采用档案袋的形式进行过程性评价。但这种资料式的呈现,缺少针对能力发展表现性的评价方式。笔者认为,能力是一种动态的表现,需要透过学生在参与某件事时所表现出的行为来呈现。
例如,笔者学校曾经开展的“小志愿者”活动项目,学校组织了上海世博会夏令营,去探寻“志愿者”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含义。在上海世博会现场,采用学生分组、老师隐藏观察的方式,对协作、组织、社交等各种能力进行评价,而最终学生的体验日记可以看成是一种自我评价。
笔者认为,一些能力是可以采用常规的记录式的过程性评价,而有一些能力使用情景式的评价方式可能会更加明显地看到发展程度。有了评价,才能了解学生当前能力发展的程度,从而让老师在之后的教学中找到进一步的发展力点。能力这一“心理特征”还不能忘记有一个前缀——“个性”,因此每个孩子的能力应当最终表现出非常大的个体差异性。
综上所述,希望最终看到的是,未来孩子呈现给我们的将是一棵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姿态各异的生命之树。
参考文献:
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2005(2).
作者简介:沈丽娜(1982—),女,江苏无锡人,本科,综合实践方向。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