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反复“掂”量中建立量感

2021-08-19庄旦丹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量感天平学具

庄旦丹

量感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但同时也很不容易。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过程让抽象的“克与千克”在“掂”这个活动“支架”中生动起来,让学生量感的建立更加扎实。

【学具准备】

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小组一架天平;6个不透明的布制学具袋。1号学具袋中统一装2包500克的味精;2~5号学具袋中分别装有质量为10克、250克、1千克、3千克的物品;6号学具袋中有重量是1克的物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初次“掂”量,建立标准量感

请学生拿出1号学具袋。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味精的包装袋,发现每包味精的质量是500克。

2.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活动:轮流将味精放在手掌上掂一掂,感受500克和1千克的重量。

(二)再次“掂”量,对比标准量感

请学生拿出2~5号学具袋。

1.边掂边估。

每人轮流掂装有物品的袋子,分别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进行编号;并与1千克味精进行对比,把估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2.边比边说。

小组内汇报交流估计的结果,并说一说估的过程,用“轻一些、轻得多、多一些、多得多、差不多”等语言进行描述。

3.边称边验。

师生合作,选出合适的秤,验证刚才估的结果。称出4袋物品的质量分别为:10克、250克、1千克、3千克。

4.边猜边记。

请学生猜一猜4个学具袋里分别装的是什么。猜完后打开来看一看,记一记。

1号:10克黄豆;2号:250克糖;3号:1千克小米;4号:3千克苹果。

(三)多次“掂”量,判断标准量感

1.先数后掂。

(1)先从10克黄豆中尝试掂出1克黄豆,用天平秤驗证、调整后得出:约6颗,再用手掂一掂。

(2)从6号学具袋中找出1克的其他物品,用天平验证并用手掂一掂,感受到1克物品的质量很轻。(2个回形针、1张餐巾纸、3根吸管、1枚2分硬币)

2.先分后掂。

(1)想一想,1千克的小米怎样分能得到1克?

交流后得出:把1千克小米先平均分成10份,每份100克;再把100克的小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10克;最后把10克再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克,进一步体会1克很轻。

(2)小组合作,用天平称出1克的小米,并明确1千克=1000克。

综上,通过阶梯式、递进式、互补式等各种方式的反复“掂”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经验,建立量感。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中心小学   315101)

猜你喜欢

量感天平学具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小学低段数学“量感”培养的策略
兼收并蓄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静待“量感”生成
倾斜的天平
简易天平
比轻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