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语境下初中英语语法一体化教学语料的选择与呈现

2021-08-19刘晓东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主题语境

【摘要】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相关语法项目的灵活运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明确了“主题语境”“语法”“语料”等基本概念,并提出了主题语境下语料的呈现要源自学生经验、遵循真实性原则、基于单元话题,并最终以语篇的形式进行呈现等策略。

【关键词】主题语境;初中语法教学;语料选择

【作者简介】刘晓东,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

一、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言课程内容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

语法作为语言知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受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影响,当前的语法教学强调语法形式在句子中的使用,而忽视其在真实情境中的使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率不高,教师教学水平也较难提升。基于此,笔者拟对主题语境下的语法教学进行系统的实践研究,而语料的选择与呈现,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 概念界定

主题语境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基于主题语境的课堂教学就是创设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语言环境,并要求语言环境是真实的或相对真实的。

英语语法知识包括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词法关注词的形态变化,如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体)等;句法关注句子结构,如句子的成分、语序、种类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英语教学语法观,是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总之,语法教学绝不是语法点的陈述加操练,不仅要关注其形式,也要关注其在语境中的意义和在现实情境中的正确使用。

语料,即语言材料,是编写字典、词典和进行语言研究的依据,是语言处理中实际上不可能观测到的大规模的语言实例。

三、 主题语境下语法教学语料的选择与呈现

1. 主题语境下语法教学语料的选择要源自学生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遇到没接触过的问题,学习者也能够根据相关经验,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彭涛,2012)。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材料的选择时,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为他们合理搭建“支架”,以促进其学习。

笔者任教于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部,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点遗忘较快等问题。通过对初中和小学学段教材进行分析发现,小学学段主要要求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等四种时态,而这四种时态均在七、八年级教材中重复出现。但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掌握得并不牢固,在初中阶段学习时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基于此,本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在对小学教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分析,有的放矢,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話会说,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如在教授can、could表示能力的用法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自身对Ability(能力)相关经验的了解,通过“What can you do?”的提问,来对can的相关用法进行呈现。随后,可以通关变换主语的形式,进行更多的语料输入,如:What can birds do?/ What can Li Na do?/What can TFBOYS do?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语料呈现,调动了学生自身对于“能力”这一主题的相关经验,学生也能初步感知can在表示某种能力时的相关用法,并为后续学习could的相关用法作好铺垫。

2. 主题语境下语法教学语料的选择要遵循真实性原则。《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道:现代外语教育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曾有人戏言:外国教授最怕问中国学生“How are you?”,学生们总是回答“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就是当下教材生硬的框架语言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叶娇琳,2015)。实际上,真实的语言材料有利于让学生真切地品味现实世界,便于他们真实地输入与反馈。

如在讲授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篇有关“朋友”的文章,通过比较“我”与“朋友”在外表、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呈现相关语法项目的用法;又如在讲授祈使句的相关用法时,可以谈论自己创作一幅DIY绘画作品时步骤,让学生初步感知祈使句的用法,并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使用祈使句,谈论自己在DIY过程中的创作过程。

上述这些鲜活真实的语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促使他们掌握语言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主题语境的理解,符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要求。

3. 主题语境下语法教学语料的选择要基于单元话题。新课标对初中阶段英语话题的要求是“围绕本级别所列话题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个人情况、情感与情绪、旅游与交通等24种子话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话题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并且教学活动是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的,学生针对话题进行语言操练。同时,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也会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话题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笔者按照新课标对话题的教学建议,结合单元主题和语法点,对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中Grammar模块的语料选择,进行了初步的构想(见上表)。

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上述设想中存在很多不足:

(1)没有提供详细的语料资源。本文着重对语料的选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较为宽泛。一线教师想要实际操作时,可能只有“亲自执笔”,编写恰当的语料来进行教学。在后期的实践中,要注意积累材料,联合他人,从多渠道入手,尽量建立适宜本校学生发展的初中语法教学语料库,从而为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提供素材。

(2)语料的呈现方式是决定语料内容的标准之一。王蔷(2006)曾谈及语法呈现有三种方式:归纳法、演绎法、引导式发现法。不同的呈现方式需要设置不同的主题语境,选编不同的语料内容。而笔者受“教师本位”理念的影响,在行文中大多默认演绎法的呈现方法进行设计,在趣味性上有所欠缺,需要在后期的实际操作中不断修改。

(3)文中涉及的语料,受时间影响较大,可以结合时政,进行调整。

4. 主题语境下的语法教学语料要以语篇形式进行呈现。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包括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它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并非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增加一个语篇层次的教学。

如在教授有关时间的介词时,教师就结合自身实际,用自己的女儿为例,呈现了这样一篇短文:

My daughter was born on 1st January. She is so lucky that she was born on New Year's Day.She was born in January in 2013. So her birthday is in winter. She gets up at 6:00 in the morning. She likes sports very much. So we take her to swim on Monday afternoon. On Sunday we take her out.At 7 years old,she went to a primary school .

这样一个短小精练的语篇,通过对关键字进行加粗强调,学生阅读后可初步感知in、on、at 三个时间介词的用法。

四、结语

语料的精心选择与合理呈现,能够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有效执行英语课程标准,构建促进学生高品质学习的生命课堂,并帮助学生优化英语语法教学和改进学习方式,是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123-140.

[3]王薔.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彭涛.学生经验: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4):10-11.

[5]叶娇琳.小学英语教材语料真实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主题语境
主题语境下的英语教学对高中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创设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 语篇“主题语境”策略
主题语境下高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浅析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主题语境教学研究现状及教学建议
利用主题语境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以主题语境为引,助力写作教学轻负增效
刍议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