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对比

2021-08-19李名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库巴那普利缬沙坦

李名亮

(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总医院密地院区心内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3)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和器官基本代谢需求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气促、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下降、体液潴留及肢体水肿等[2]。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快速缓解患者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稳定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其心功能,延缓其心室重构。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心力衰竭[3]。本文主要是比较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密地院区心内科2017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收治的102 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在近1 个月内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或β 受体阻滞剂;病历资料完整;一般状况良好;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有心肌梗死病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或沟通障碍。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在51 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 例(占56.86%),女患者22 例(占43.14%);其年龄为59 ~76岁,平均年龄为(68.37±3.19)岁;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有15 例(占29.41%),为Ⅲ级的患者有29 例(占56.86%),为Ⅳ级的患者有7 例(占13.73%)。在51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 例(占58.82%),女患者21 例(占41.18%);其年龄为57 ~75 岁,平均年龄为(67.69±3.25)岁;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有16例(占31.37%),为Ⅲ级的患者有28 例(占54.9%),为Ⅳ级的患者有7 例(占13.73%)。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是:用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地高辛、富马酸比索洛尔、呋塞米、螺内酯和氯化钾对其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的用法是:口服,100 mg/ 次,1 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的用法是:口服,40 mg/ 次,1 次/d。富马酸比索洛尔的用法是:口服,2.5 mg/次,1 次/d。地高辛的用法是:口服,0.125 mg/次,1 次/d。呋塞米的用法是:口服,20 mg/次,1 次/d。螺内酯的用法是:口服,20 mg/次,1 次/d。氯化钾的用法是:口服,1 g/次,1 次/d。嘱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卧床休息,并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在此基础上, 用贝那普利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初始剂量为2.5 mg/ 次,1 次/d,之后逐渐增加其用量,但最大用量不可超过20 mg/d。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初始剂量为25 mg/ 次,2 次/d,之后逐渐增加其用量,但最大用量不可超过400 mg/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室重构指标及血清hs-CRP 的水平。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心室重构指标包括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S)。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 及血浆NT-proBNP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 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浆NT-proBNP 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s )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s )

注:# 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 <0.05。

组别 例数 LVEF(%) 血浆NT-proBNP(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1 36.11±3.12 38.59±2.01# 4677.37±122.25 2020.66±99.25#观察组 51 36.17±3.23 40.21±1.97#* 4673.95±125.17 1831.25±97.28#*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室重构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VSS、LVPWT 及LVMI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VSS、LVPWT 和LVMI 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室重构指标(± s )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室重构指标(± s )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 <0.05。

组别 IVSS(mm) LVPWT(mm) LVMI(g/m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1) 14.01±0.25 12.20±0.17# 12.08±0.92 10.55±0.62# 142.81±10.31 131.37±7.19#观察组(n=51) 14.03±0.27 11.25±0.15#* 12.06±0.91 9.27±0.57#* 143.56±11.03 122.04±6.17#*

2.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 的水平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 的平均水平分别为(80.39±5.77)mg/L 与(80.51±5.91)mg/L,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 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3.97±1.77)mg/L 与(24.34±2.05)mg/L,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引起心力衰竭[4]。2003 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约为0.9%。《中国心力衰竭防治现状蓝皮书2019》指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高达650 万~875 万。有研究认为,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有关。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可导致心室肥厚、血压升高,进而可影响心肌的结构和功能[5]。目前,临床上对心力衰竭患者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室重构指标和血清hs-CRP 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与用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相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好。贝那普利是一种前体药物,可在肝脏内水解成有活性的贝那普利拉。贝那普利拉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减少醛固酮的释放,抑制缓激肽的降解,进而可降低血管阻力。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沙库巴曲和缬沙坦的合剂[6]。沙库巴曲是一种脑啡肽酶抑制剂,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7]。二者合用可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及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的作用[8]。

综上所述,在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用贝那普利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能改善其心功能,抑制其心室重构,降低其血清hs-CRP 的水平。

猜你喜欢

库巴那普利缬沙坦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