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长期与短期亚低温治疗的疗效对比

2021-08-19林县杰吕智贵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纤溶治疗仪残疾

林县杰,吕智贵

(1.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中山 528425;2.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中山 528423)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颅脑外伤。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短期致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等特点[1-2]。亚低温疗法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措施。该疗法可有效地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其脑组织的耗氧量,减轻其脑水肿的程度,发挥脑保护的作用[3-6]。不过,研究发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短期和长期亚低温治疗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其预后也可产生不同的影响[7-8]。本文以2016 年8 月至2020 年10 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9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对该病患者进行术后长期与短期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8 月至2020 年10 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9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或其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从发生创伤至入院的时间<6 h。3)入院时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的评分<8 分。4)发生创伤后生存的时间>1 周。5)临床资料完整。其排除标准为: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2)合并有免疫功能缺陷。3)入院前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4)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5)合并有严重的内分泌疾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99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 例患者中有男性38 例,女性12 例;其年龄为21 ~79 岁,平均年龄(58.16±3.12)岁。对照组49 例患者中有男性35 例,女性14 例;其年龄为20 ~77 岁,平均年龄(58.12±3.0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去骨瓣减压术和(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采用珠海和佳HGT-200 Ⅱ亚低温治疗仪对两组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在治疗前,确保两组患者的呼吸通畅,并为存在呼吸抑制的患者进行辅助呼吸。将治疗仪配套的冰毯平铺在患者身体的下方,为其佩戴好冰帽。将温度传感器放在患者的腋下,紧贴其皮肤。将冰毯与治疗仪相连接,然后打开治疗仪的电源。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长期亚低温治疗。具体的方法为:调节冰毯的水温,将患者的体温降至32℃~33℃时,持续治疗3 d。治疗3 d后,将患者的体温提升至34℃~35℃,持续治疗3 d。同时,依据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及肌张力,用微量泵为其静脉泵入适量的镇静剂与镇痛剂。治疗6 d 后,对患者进行控制性复温治疗,将复温的速度控制在0.5℃~1.0℃/4 h,并逐步为其停用镇静剂及镇痛剂、撤离治疗仪。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短期亚低温治疗。具体的方法为:调节冰毯的水温,将患者的体温降至32℃~33℃时,持续治疗2 d。同时依据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及肌张力,用微量泵为其静脉泵入适量的镇静剂与镇痛剂。治疗2 d 后,对患者进行控制性复温治疗,并逐步为其停用镇静剂及镇痛剂、撤离治疗仪。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包括脑梗死、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纤溶亢进及颅内血肿等)的发生情况。治疗后,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标准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分为良好(患者GOS 的评分为5 分)、中度残疾(患者GOS 的评分为4 分)、重度残疾(患者GOS 的评分为3 分)、植物生存(患者GOS 的评分为2 分)和死亡(患者GOS 的评分<2 分)[9-10]。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纳入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预后为良好及中度残疾患者的占比均较高,预后为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及死亡患者的占比均较低,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的对比[ 例(%)]

2.2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脑梗死、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纤溶亢进及颅内血肿的发生率相比,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例(%)]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颅脑外伤,其发病原因复杂,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和生理改变[11-12]。该病患者处于高代谢、高炎症反应、高亢进的状态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脑缺氧及脑缺血,从而可威胁其生命安全[13-14]。健康人体内的凝血系统及凝血机制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但当机体受到创伤应激时,血脑屏障会被破坏,导致机体的纤溶功能与凝血功能均处于异常的状态,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并可继发纤溶亢进,引发迟发性血肿[15]。

亚低温疗法是临床上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常用方法之一,其脑保护作用也已被众多的临床研究所证实。该疗法可保护患者的血脑屏障,减轻其脑水肿的程度,降低其脑组织的耗氧量,减少乳酸的堆积,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及凝血酶、凝血因子的释放,防止凝血酶原被过度激活,从而可降低其颅内压,保护其脑细胞的功能,改善其预后[16]。研究发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严重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的时间通常为术后的5 ~7 d。因此,术后依据对该病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的结果,适当地延长对其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时间,使其机体逐渐回暖,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术后短期亚低温治疗的效果相比,对这类患者进行术后长期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降低其重度残疾、植物生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可保障其治疗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纤溶治疗仪残疾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