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

2021-08-18郑兴万

关键词:策略探索情景教学情境教学

郑兴万

摘要:在“以学生为中心,寓教于乐”理念的影响下,情境教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下最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之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前提是学生所有课程内容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各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保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分析了现在数学的教学现状和情境教学所呈现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思维,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策略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29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框架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欢迎。在中学数学的情境教学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范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把数学知识放在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现状分析

1.对数学情境教学的认知不足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较多,课时较少,教师在研究和探索数学情境教学上投入的精力就相对较少。尤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对创设情境进行利用,而且教师的教学思维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对情境教学缺乏足够的认知,没有认识到情境教学对数学教学带来的价值[1]。

2.数学情境教学形式化严重

教师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一个又一个情境的设定,然而,许多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起作用并不大,一味地追求形式而不注重结果,仍有脱离实际的数学教学,弱化了数学在情境中的存在。教师也过分重视理论而忽略了实践,未曾考虑所创设的数学情境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适用于自己所教的学生,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优势

1.有助于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现在新课程非常重视数学情境的设计,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结合数学教材,解决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教师还要结合数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体现创设数学情境的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如何可以通过教师所创设情境进行评估,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情境教学的内容,可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进行课程的创新和完善,有助于教师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让教师的综合素质逐步得到提高[2]。

2.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教师创新数学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情境的创设,更贴近初中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使抽象的数学原理等知识更加生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数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3.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中的情境教学与传统教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学生有着主动学习的思想。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对所需知识进行探讨。教师创设情境还可以把理论和实际进行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空间和实践,让学生试着对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创新和实践,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1.联系生活开展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经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生活。数学是一门相对较为抽象的学科,再加上初中阶段学生所学内容逐步增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境的创设,利用生活化材料对学生进行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熟悉的情境和所出现的现象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期待同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印象。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都会有所应用和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数学资料,教师创设生活情景,将生活情景引入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和实践,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技能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技能的经验。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把教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而具体的学习环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图形的旋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我们已经学会了图形的运动,你还记得什么样的图形吗?”学生将思考旋转、对称和平移。教师联系学生日常接触的事物为学生进行举例,包括风车、街门、车杆、秋千、洒水车等,让他们看到这些现象属于什么样的运动。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观察,学生的认知产生差异,学生对“车杆”和“秋千”存在明显的争议,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上述的例子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探究其中运动的因素是否与旋转有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这些事物的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或者想象中进行观察,探索发现图形旋转与中心、方向、角度有关。生活中的图形旋转可以创造出精彩的图案,然后展示生活中圖形旋转的案例,如彩灯、摩天轮、风车等,研究这些物体旋转的共同特点,促进学生的学习。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运用娴熟的生活素材,制定情境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贴近现实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和实践。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具有促进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所学知识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用一些层次性、开放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逐层深入地进行问题的探索,最终解决相应的问题。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和消化知识[4]。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图形的相似》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观察黑板上方的五星红旗,让学生思考五星红旗上大五角星和小五角星大小和形状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相似图形的概念、记忆成比例图形的概念,最终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

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十分广泛。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深受数学教师所青睐,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许多有用的教学资源,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束缚,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帮助教师更加高效地创设情境。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图像与文字或动画、视频等相结合来展示数学知识,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其中,积极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学习知识和记忆所学内容,建立可感知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故事情境,将有趣的数学小故事以动画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调节课堂氛围,还能将学生引入到故事情境中进行思考[5]。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动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观看皮影戏的视频将学生引入到投影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日常生活中的投影现象,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并进行相关概念的理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创设操作情境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因此,操作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引导学生在操作情境中通过拼图、折纸、测量、绘图等操作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用双手和大脑、拓展思维、传播思想,体验课本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知识内容的特点,精心营造操作环境,引导学生在操作中研究和学习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性质,可以借助图像帮助其理解函数的性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二次函数可以从图像入手,复习绘制一次函数图像的步骤和方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并在画出图像后思考,让学生根据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特性,总结出二次函数的图像画法及其性质。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系统性很强的重要学科,教师通过情境教学,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数学知识,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情境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从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对数学知识展开探究,在情境的引导下,开展各项学习活动,提高数学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树臣.深入钻研课程标准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J].中学数学,2009(4):1-3.

[2]郝志刚.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方法的类别研究[J].中国数学教育,2011(Z3):38-40.

[3]陈玲珑. 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探索[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1(8):44-46.

[4]叶尧城.向鹤梅.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

[5]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5).

[6]江敏鴻,李梦虎.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教师版),2006(7):16.

(作者单位:湖北省安陆市涢东学校,湖北 安陆 432600)

猜你喜欢

策略探索情景教学情境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深入课改 实践课堂 探索策略
模拟情景 重在参与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