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顶岗实习成绩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2021-08-17杨广荣张兴建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指标体系高职院校

杨广荣 张兴建

摘 要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时最长的一项内容,其成绩及评价标准的制定对检验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掌握情况非常重要。高职设计类专业传统的顶岗实习成绩评定方式存在指标针对性不强、难以体现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技能水平提升、缺乏过程性考核资料等弊端。因此,基于实现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信息化、实现顶岗实习评价与管理相结合、提高企业参与度等考虑,优化设计类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方案,构建了基于网络考评系统的“五维一体”考评平台,形成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案和成绩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顶岗實习;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14-0057-05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成绩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准确性、全面性是提升顶岗实习效率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合理、有效的设计类专业顶岗实习成绩评价方法和成绩评价体系是设计类企业准确挖掘“准设计师”的高效手段,也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依据。

一、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的是为现代产业社会输送艺术工作者、设计人才以及相关管理者[1]。全方位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以及职业素养水平是职业院校设计类专业培养学生的落脚点。高职院校中的设计类专业一般包括室内设计、家具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以及动漫设计等,设计类专业有较强的特殊性,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对潮流、时尚元素有敏锐的捕捉能力以及方案构思到实物的转换能力,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技能考评体系很难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尤其是顶岗实习成绩考评体系,不能准确地判断一个学生是否适合从事设计行业。

设计专业较为常见的顶岗实习模式主要有集中实习模式、分散式实习模式、校内工作室实习模式。集中式实习模式现多见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班,艺术设计专业采取这样的实习模式远不同于生产型实习岗位,学生无法集中,一般到了设计企业都是分散到各个分公司或不同的工作岗位,由不同的“师傅”指导和管理,对学生综合水平的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分散式实习企业多数来自各类招聘会,企业规模以及发展水平差异化明显,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要求和提供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判断标准不一,也很难评价学生的专业水准;比较常见的专业教师校内设计工作室实习模式也存在较大问题,与前两个实习模式相比,校内实习模式有利于学校全方位把握学生实习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顶岗实习方案,但校内实习模式不能让学生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客户,学生缺乏全面接触社会的历练,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顶岗实习传统评价体系分析

顶岗实习成绩评价体系是顶岗实习过程中用以检验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评价体系的有效运用来检验顶岗实习的预期教学目标[2]。设计类专业实践环节有其独特性,不同于其他生产、操作类实践方式,而大多数高校设计专业的顶岗实习评价方法和其他专业相同,都采用填写顶岗实习报表、顶岗实习企业鉴定表、顶岗实习自我鉴定表等方式,评价内容比较笼统,且主观随意性较强。

各类顶岗实习鉴定表一般都是在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后,由学生个人、企业、学校等一次性赋分,这种方法比较快捷,缺点是纸质打分缺乏足够真实性和客观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可能会出现对这一过程重视不够、应付了事等现象。对于责任心和考核意识不强的企业或者指导教师来说,这样的评价方法和统计内容最终会让学生“皆大欢喜”,而缺乏真正考核的意义。此外,评价指标不够聚焦,不能从设计专业的特殊性予以全面考虑。很多学校或缺乏设计类专业专用的评价体系,或评价指标中缺乏具体要求,缺乏针对性,难以客观反映学生在实习中的综合表现[3]。

设计行业与其他生产性行业不同,不能以计件以及产品完成度来判断技能水平,设计师在岗位上所需要的技能包括方案沟通能力、绘图能力、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掌握等,设计师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多技能”的综合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上,传统的评价方法只能笼统地概述学生的顶岗实习表现,很难全面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的职业水平[4]。多数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由企业给出评价结果,学生个体差异难以体现,而指导教师的评价主要基于主观印象作出评价,或者有无出现重大违纪行为作出评价依据,因此反馈内容不够客观与全面[5]。

传统顶岗实习的评价方式通常是在顶岗实习期结束后,由用人单位、企业主管、学生个人主观性赋分,而设计专业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动态不平衡的过程,传统的考评方式缺乏日常台账资料,无法准确评价一个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更加难以全面掌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如技能掌握的水平、思想动态、阶段性成果等。

三、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优化方案设计

(一)顶岗实习评价体系信息化

结合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和目标,开发设计类专业顶岗实习评价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监督与考核一体化管理,紧密联系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三方可以通过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系统发布消息、查阅资料、交流互动,并通过系统阶段性地对实习表现及实习成果进行评价反馈[6]。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顶岗实习信息化评价系统,同时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考评体系,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并向学生反馈实习过程中的技能操作、团队协作、设计成果等信息,这里不存在“肯定”与“否定”的评判,而是采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动态数据,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实时产生学生专业综合素养水平的动态图,以监测并反馈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情况。顶岗实习成绩评价系统主要通过各端口采集顶岗实习过程中能反映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的数据,采用面向企业人事端、企业指导教师端、校内指导教师端、班主任端、学生端等多方的赋分选项,对相关设计企业实习生进行标本采样,通过对碎片化的数据予以合并整理,最后整合出学生顶岗实习期内各项成绩并形成画像。

(二)顶岗实习评价与管理相结合

全方位、真实地评价设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各种技能表现,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做好人才储备,学生本人也能系统地了解自己在顶岗实习期间取得的各种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方案并与企业管理制定相融合,可以有效管理和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成效,也有利于实现校企无缝接轨。

(三)提高企业评价参与度

设计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设计企业经常会遇到实习设计师一旦培养成熟就会离职的尴尬情形,不同于生产型企业单一的设备操作培训,设计师的培养是全方位的,除了基本理论功底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市场营销技巧以及对时尚与潮流趋势的把握能力等,企业如不能较早地参与到准设计师的选拔和管理中来,往往很难提高设计师培养效果,因此企业必须提前参与到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和评价工作中,以此才能高效率地挖掘人才、培养人才。

四、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五维一体”考评平台构建

设计岗工作内容一般包括方案构思、推敲以及方案定稿,其中所需技能是综合性的,包括方案构思、方案沟通以及方案表达能力等,只看结果不看能力提升过程的评价方式,会误判一个学生是否具有从事设计行业的潜质。建立科学的、完整的、符合设计师综合素养水平的评价体系对“准设计师”的培养和挖掘尤为重要,而整个评价体系建立的难点在于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整理,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并定期对实习生相关任务以及各种表现进行信息采集和碎片化整理,分析其工作绩效,最终形成准设计师的“成长”画像,如图1所示。

(一)学生端自赋分指标

学生是顶岗实习的主体,完成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首要的任务就是到实践中检验自己,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而作为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自身还应该具备对顶岗实习、职业生涯的规划能力,即详细的实习计划,明确自身的顶岗实习任务。通常情况下,我们对学生顶岗实习专业对口要求比较明确,并制定了详细的绩效层,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应该提升的素养提供详细标准,见表1。

(二)企业导师端赋分指标

通常情况下,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多为校企合作单位,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一线技术能手、业务精英通常也是学校的校外导师。设计企业与其他生产型企业的业务内容有较大差距,无法通过完成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判断业务水平,作为服务行业的设计企业,每项任务都是相互连通的,需要设计师的职业素养、企业情怀以及对设计行业的热爱相结合。设计师的业务技能在于与客户的交流、沟通、方案设计,其业务技能在不断跟进潮流趋势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企业导师每天近距离与学生交流、指導,比较熟悉学生每天的素质变化,经调查总结,制定企业导师端赋分体系,见表2。

(三)企业人事端赋分指标

企业人事部门一般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和岗位管理工作,多数企业希望能够通过顶岗实习挖掘、培养一些优秀的学生作为企业人才储备,虽然企业人事部门很少直接参与业务工作,但对企业员工的日常绩效表现时刻保持关注,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更是如此,全方位综合考量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出勤、项目参与、工作主动性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等,同时对学生在公司的爱岗敬业素养也非常重视,经与江苏省内10家公司人事部门主管交流、调查,总结出企业人事端赋分体系,见表3。

(四)校内导师端赋分指标

设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一般都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行,通常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多为校内指导教师组建的项目库、各种赛事命题等,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期间实践技能的积累,逐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并定期向校内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汇报任务进展情况,校内指导教师将根据不同任务阶段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予以评价,并指出图纸和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通过过程考核、成果考核,全方位监督、提升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其评分准则及赋分指标,见表4。

(五)班主任端赋分指标

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是最全面的,除了在校期间的综合考评,班主任也要全面负责学生的毕业鉴定,常规的毕业鉴定一般是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予以评价,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个人的成长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印象”评价很难客观地评价一名毕业生,通过毕业季学生返校各项实习总结交流情况,能直观地看出顶岗实习后学生的成长情况,根据递交材料、职业素养提升和文明素养养成等情况予以赋分,构建班主任端的赋分体系,可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经过短暂的社会历练后的成长状况,见表5。

(六)综合赋分全面客观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成效及成绩

综合表1~5,对F1、F2、F3、F4、F5五项赋分,数据动态碎片化整理分析,系统自动将5项得分累计,单项按周赋分的,记平均分统计,分时间段计算绩点,总分420分,优秀设级差10%,良好设级差20%,合格设级差30%,即:F1+F2+F3+F4+F5的总和分值介于420~378为优秀,分值介于377~336为良好,分值介于376~294为合格,如图2所示。同时形成雷达数据图,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各项指标进行画像,如图3所示。企业可以根据总分值域和企业自身招聘对象的要求予以录用,学校也可以依据分值域确定顶岗实习成绩等。

参 考 文 献

[1]朱晓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2018(1):38-39.

[2]黄广谋.师范生顶岗实习“三阶段六因素”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2):115-117.

[3][4][6]杨广荣.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顶岗实习成绩评价方法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58-160.

[5]张爽.高职农林类专业顶岗实习现状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38-140.

Research 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Index System of In-post Practice for Design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g Guangrong, Zhang Xingjian

Abstract  In-post practice is the longest part of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establishment of scores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st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skills. The traditional in-post practi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for design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disadvantages such as poor targeting of indicators, difficulty in reflect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skill level during in-post practice, and lack of process assessment material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formatization of the in-post practice evaluation system, the integration of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in-post practic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orporate participation, the design specialty in-post practice evaluation system plan was optimized, and a “five-dimensional integrated”evaluation platform based on the network evaluation system was constructed, and form a complete system design pla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sign specialty; in-post practice; evaluation methods; index system

Author  Yang Guangro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Nanjing 212400); Zhang Xingjian, lecturer of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指标体系高职院校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