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式加工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策略

2021-08-17孙婷黄伟赵敏瑞谭雨蒙王梦婕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翻译策略

孙婷 黄伟 赵敏瑞 谭雨蒙 王梦婕

摘要:本文基于图式加工理论,针对商务英语翻译策略进行进一步探索,主要对商务英语翻译文本中的单句、段落与篇章形成共享图式,选取更为灵活的翻译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商务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图式加工理论;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4.060

1綜述

“图式”概念最早由康德在1781年提出,他的著作《纯推理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指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崔雅萍 2002:53)此外,巴里特(Bartlett)把图式加工理论定义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去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巴里特 1932)然而鲁姆哈特( Rumelhart)将图式称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Rumelhart 1980)。

国内的研究情况主要有周相利提出“如缺乏背景知识或不能恰当地运用背景知识,即未能成功地激活图式,听力理解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周相利,2002:10);颜林海则认为“译者反复阅读原作后,必然会唤起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并把原味的内容在脑中转化成心理图式”(颜林海,2004:04)。由此可见,图式加工理论国内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学方法,其余层面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推进。

2商务英语翻译常见问题

本次调查问卷共计15题,分为7题单选题和8题多选题。问卷面向在校大一至大三的商务英语、英语及翻译专业的120位同学调查。50位商务英语专业、40位英语专业、30位翻译专业的同学填写了问卷。题目着重调查这些学生对商务英语翻译各方面知识的了解、学习情况及对图式加工理论的了解程度。

2.1记词方式相对刻板

许多学生认为扩充商务英语词汇量相对困难,这与记词方式有关。

由表1可知,记忆方式大致分四类:第一类为根据发音规则记忆,占比最大,为42.50%。第二、三类为瞬时记忆和默写后批改,分别占36.37%、18.33%。第四类为图式化整理同源词汇,仅占2.50%。

从数据可知大多学生仍用传统方式背诵词汇。这些方法虽有效,但耗时较长、易出现记忆偏差,从而无法灵活运用词汇。伴随词汇难度加大、词汇量增加、词汇间搭配增多,译者需要探索更高效的词汇记忆方法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2.2知识运用能力不足

知识运用能力是学习商务英语翻译必不可少的能力,但许多学生却有所欠缺。

由表2可知,79人认为对商务文本的把握较难。选择专有名词的人数为75。59人选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选择最少的是对自身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实质提升,仅52人。

根据数据,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翻译后,知识运用能力有欠缺。不仅其当下学习难见成效,且无法为其将来工作充分准备。

2.3策略选择能力不足

本项目对学生使用翻译策略的频率进行调查,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直译的使用率呈压倒性优势,有80%。意译和增译法的使用率为59.1%和40%。词性转换法的使用率仅35.83%,省译法的使用率为29.17%。拆分法、合并法和正译法的使用率分别为28.33%、19.17%和15%。反译法使用率最低,仅6.67%。

从数据可知,大多学生对直译、意译、增译法,以及词性转换法的使用率较高;但余下手法的使用率低于30%。选择策略时,学生会感觉有些困难,这在汉译英中尤为明显。

3图式加工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3.1词汇记忆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对于图式的解释不同的领域的大家有不同的解释,根据西方哲学家的一般理解,图式就是用来组织、描述和解释我们经验的概念网络和命题网络。如:(1)laboratory。labor-劳动,at在,-ory有……地方、场所后缀,科学家在那里劳动的地方就是实验室;(2)extraodinary非凡的,extra-额外的,ordinary-平凡的。比平凡要额外的多,所以很非凡(extraodinary);(3)individual个体的;个人的。in-里面;divid-划分;-ual形容词。每个人在心里都是把自己和别人划分开的,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个体(individual);所以图式加工理论在词汇记忆的应用是图式加工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应用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3.2理论知识

充分了解图式加工理论后,学生能初步建立专业性知识和思维认知体系、运用理论知识,及选择翻译策略,从而形成新的共享图式来提高学习和翻译的效率。

翻译是语言转化的过程。在语言转化中,词汇的选择尤为重要。由于文化差异,词义不会完全对应,这加大了对译者词汇积累和选择能力的要求。如下列两句中的“大国”:

(1)不冲突、不对抗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前提。

(2)历史上有过15词新兴大国的崛起,其中有11次与既有大国之间发生了对抗和战争。

译者查询后会发现“大国”有两种表达,采用下列图式如图1所示。

用图式加工理论建立对“大国”的认识后,译者便可观察句式。第一句的“新型大国关系”对应图式中的major country,为国家合作;第二句的“对抗和抗争”为国家对抗,对应图式中的power。由此可见,采用图式加工理论不仅可以高效选择词汇,而且可巧妙记忆词汇间的区别。

同时,由于语言差异,一个意思会对应多个词汇。在选择词汇时,图式加工理论起重要作用。如:中国卫生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的矛盾依然存在。在英语中,“矛盾”有许多对应词汇,译者可用图式加工理论分析。几个“矛盾”间的区别便明显了。译者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可以保证译文质量。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翻译翻译策略
校企项目联动机制与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
从功能角度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信息等值研究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