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新理意培养流动儿童课外阅读习惯

2021-08-17蒋建娟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名著流动课外阅读

蒋建娟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但社会流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流动儿童大都由农村进入城市,由于户籍的限制,他们的教育成了一个问题。流动儿童的身份很特殊,由于父母长时间在外务工,无法在家辅导他们做功课,因此他们在阅读学习上只能自己去摸索,效率很低。课外阅读可以丰富流动儿童的生活,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流动儿童缺少课外阅读的原因分析

(一)生活环境简陋

流动儿童的家境大都很一般,居住的环境较差,学习环境不尽如人意,有的孩子甚至连读书的桌椅都没有。大部分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也没有机会参加一些感兴趣的课外班,缺少课外读物,缺乏阅读的机会。而且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都是租房居住,人员流动杂乱,无法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去进行课外阅读。生活环境差,课外读物匮乏,是造成流动儿童课外阅读量很少的重要原因。

(二)父母和教师的关注度不够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时间陪伴孩子的是父母。但是为了生活,父母只能通过忙碌工作来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这种情况下,父母与孩子缺少沟通,父母甚至不知道孩子的兴趣,也不知道孩子喜欢阅读哪种类型的书籍,因此很少能在课外阅读上给予孩子帮助。

近年来,流动儿童的人数一直保持着增加的状态,学生的增多也导致了学校的教学任务加重。班级学生多,教师精力不足,教师很难对每个流动儿童进行个性化教育。而且班级的“图书角”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图书数量不足、种类少,同样减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无法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缺少阅读的有效方法和目标

多数流动儿童在家进行阅读时,往往会埋头苦读,没有阅读的方法,抓不住文章中的关键点,囫囵吞枣,汲取不到书本中的营养,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缺少阅读方法的同时,也缺少阅读的目标,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这些流动儿童根本不知道选择怎样的书籍去进行阅读,往往随波逐流,跟随大众,看的书籍种类杂乱,阅读效果不佳。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使他们阅读的效率和收获大打折扣,收获不了读书的快乐,自然会逐步丢下手中的读物。

二、如何以创新理念培养流动儿童的课外阅读习惯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讲述了课外阅读要做到拓展阅读面、加大阅读量和积累丰富的文学知识。以适应时代的新理念、新方法来指导流动儿童去阅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阅读方法往往是阅读过程中重要的指引,因此以创新理念为指导去培养流动儿童的课外阅读习惯非常重要。

(一)在朗读中寻找感情

朗读,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状态,学生通过朗读,将自己置身于文章之中,触发情感,富有情感的朗读是对文字最生动的表现。当阅读一篇优美的文章时,可以大声地读出来,感受大自然之美,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当阅读一篇比较悲伤的文章时,也可以朗读出来,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去感受生活的不易,去了解人生的酸甜苦辣。朗读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还将学生的个性表现了出来,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也能让他们爱上阅读,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师宜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进行朗读,以提升其阅读的投入感。

(二)老师进行鼓励,自我坚持阅读

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瞬间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积累。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多阐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举行多种活动来激励学生去主动阅读,比如:读书笔记展示、演讲比赛、优秀读后感评比等,通过有益的活动,加强流动儿童的自主性阅读,并调动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创读书角,建立儿童阅读成长树。每天及时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阅读认真的学生给予加星或者其他奖励,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除了跟学生沟通以外,还应经常和其父母联系。同时在班级里和家长群里进行及时反馈,允许学生将图书带回家阅读,表扬鼓励那些经常拿书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充分激发起他们的荣誉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另外,教师要积极记录学生在大量阅读后的语言表达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把收集的话语发给家长,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变化,这样便能更加激励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督促鼓励孩子坚持阅读。流动儿童的课外阅读习惯一旦得到了培养,无论环境多差,他们也不会放弃在书中寻找知识。

(三)家校共同携手,营造良好氛围

读書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此才能保证孩子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读书。所谓“书香门第多才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读书的氛围好。对于新接手的流动儿童班级,教师要尽快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父母工作情况及受教育程度。继而根据孩子居住位置把班上的孩子划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出几位周末空闲的家长。每到周末可以带着同区域的几个孩子一起去图书馆或书店看书。同时,还可以向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推荐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说孩子才肯说》等书籍。还可以经常性地向孩子家长推荐指导读书方法。一开始依靠几位有能力的家长发动带领,尽可能做到以点带面,最后带动所有家长,让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最好能让家长也习惯阅读,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传授方法,指导阅读

书籍的种类有很多,一些流动儿童可能无法自主地获取文章中的关键点,因此好的阅读方法,将会给予他们极大的指引。

1.选读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学生才会更自主地去拓展知识面,阅读其他方面的书籍。学生在有目的、有选择的方式下进行阅读,不但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会更清楚自己想获得什么,素材的积累会越来越多。

2.摘抄法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就要养成随时动笔标注或者摘抄的习惯,学生可以准备一本读书笔记,将课外读物中优美的段落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摘抄下来。通过摘抄,学生会更加了解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好的方法的引导,流动儿童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会更大,并且阅读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3.诵读经典法

现在市面上的书纷繁复杂,学会选择经典名著阅读至关重要。经典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就是因为它里面反映了很多道理,文学的意义也在于此,它可以让人们从文学作品里看到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当时的人文地理等。人们可以通过名著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当然每个人看到的道理可能不一样,这正是经典名著的魅力所在。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选择适龄的经典名著加以诵读。诵读经典名著能使孩子的记忆力明显增强,这是因为经典诵读具有激发潜能与智慧的作用。

4.海量阅读法

流动儿童由于父母在外工作、家庭情况等原因,在上学之前大多不会阅读,也不爱阅读。这些孩子的理解能力是远远不及爱阅读的孩子的。那么如何让孩子阅读能力能够快速提升,如何让孩子快速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不妨在班级建立海量阅读竞赛奖励机制。海量的阅读可以让孩子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想象力,也能够借此发现孩子感兴趣的阅读领域。利用假期时间让孩子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的书多。每天在班级群里推荐阅读书目,发动班级家委会成员,激励部分爱看书的孩子,天天在群里发送阅读视频,总结、奖励、建议同时进行。虽然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做到海量阅读,但是也能由少数带动多数,做到大部分孩子主动阅读,渐渐爱上阅读。

三、结语

总之,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流动儿童至关重要,书籍不仅是他们孤独时候的陪伴,书中的知识还会是他们一生的财富。通过好的引导,流动儿童的语文素养也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茅圆嫒.小学阶段流动儿童课外阅读现状与指导策略研究——以扬州市Y小学为例[D].江苏:扬州大学,2017.

[2]刘玉君.流动儿童诵读经典能力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9(3).

[3]王群.创新理念,培养农村流动儿童课外阅读习惯[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8).

猜你喜欢

名著流动课外阅读
流动的光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流动的画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的光线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