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着儿童飞行

2021-08-17季锋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乐山分校儿童

季锋

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建于2017年,至今只有3年的办学史。但是这所学校的起点高,她是著名民办校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的分校。家长和学生人群对教育的高质量、高品质有多面性的要求,决定了学校需要办出特色,办出亮点,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口碑。

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秉承“润泽童心”的办学理念,提出“让世界走进校园,让学生走向世界”的发展理念,将教师队伍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为学生量身定制的课程建设作为三大核心发展目标,以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引领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以“精细、精致、精美”的工作风格促进学校在短短三年内赢得了令人自豪的声誉。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女士说:“只有研究儿童,真正为儿童个体发展服务的学校才是好学校。”针对辖区内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儿童个体,我们唯有“贴着儿童飞行”,为每个鲜活的个体发展服务,才能办出社会满意的好学校。

一、尽心培养“乐善”儿童

建校伊始,根据校名谐音而产生的“乐·善”迅速进入大家视野,成为校风校训。学校紧紧围绕校风校训着手通过课程的推进和教科研的深入研究,将目标一一落实在具体的育人过程中。围绕“乐·善”的核心,学校育人成果在学生的身上逐一实现。

建校第一年的冬天,南京市下了好几场大雪。教师们组织全体学生到操场打雪仗。当一个叫吴思斯的同学发现一名外籍学生太冷了,躲在一旁哭泣的时候,她主动地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戴在这名同学的身上,邀请他继续“战斗”。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乐·善”二字已经深深地镌刻在每个乐山人的心头,让乐山学子做一个健康快乐、真诚善良的人正是学校终极的培养目标。

二、细心打造“善教”队伍

学校成立仅仅三年的时间,整个教师团队非常年轻。学校秉承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原则形成了“善教”的教风。新学期开始前要对刚刚进入学校的教师进行“导师制”的培训。学校为每一位年轻教师确定了一位师父,让他们开展青蓝工程的结对工作,如果有教师担任班主任的,还需要给这位教师再多认一个“班主任专项”的师父。对于一些已经有一些工作年限,甚至有一些头衔的教师,则由学校出面,邀请校外更高水平的特级教师担任他们的师父。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教师A‘是学校最大的财富,而这群优秀的教育人培养出的“人”,才是我们真正的教育成果。

三、精心设计“创意”课程

未来的教育竞争不是学校品牌的教育竞争,而是课程品牌的竞争。当下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让同一课程可以使更多的人来学习。学校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学校课程的优劣。因此,精心设计出一套顺应儿童天性,紧紧切合儿童发展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在南师大、南林大、晓庄学院等诸多大学教授的指导下,学校为乐山学子开发了众多适应儿童发展的校本课程。

体育课程。体育是乐山路分校的“第一学科”,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什么都没有。学校开发了“嵌入式体育课程”和“社团式体育课程”,引导学生、教师,甚至是家庭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建设。

学校的体育课程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校本特色,每个年级都有嵌入式的体育课,在目前的一至四年级中,分别开设了足球、乒乓球、游泳(因为疫情改为篮球)、羽毛球,将来还有攀岩、射箭、咏春等进人体育课程。

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那些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服务,而是服务于乐山的每一个学生。学生们在小学6年时间里至少了解6项体育技能,熟练掌握1—2项体育运动,并能成为学生们的终身爱好。我们希望乐山路分校是为每一个学生最少种下6颗体育的种子,也许将来就会有那么一颗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学校主张积极建设好体育课程,将来乐山的“小眼镜”“小胖墩”会越来越少,而“体育小达人”会越来越多。

农耕课程。基于学校全人教育理念和电影《火星救援》的启发,让学生从小在农耕文明的熏陶中成长,走近大自然,乐山路分校在五楼楼顶上开办了乐山农场,开设了农耕课程。

通过全年参与生态园的耕作、实验、开发和管理等各项活动,学生们可以在三个各具特色的区域——种植观察区、实验探索区、自然体验区内开展多种多样的场景化学习和自由探索活动,从而打造一个与学生共同生长的生态同、多方参与的生态园、与课程相辅相成的生态同。从种子的播种到收获,从农耕教育到德育教育的延伸,在多彩的农耕教育中,培养乐山学子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并学会自己播种、培育、收获、烹饪等一系列农耕项目。

我们主张:播种尊重科学,种下一颗智慧心;心灵回归质朴,种下一颗朴素心;感恩每次收获,种下一颗感恩心。

交通課程。交通课程作为学乐山路分校的特色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和交警四大队共同合作创立的。交通课程的授课人群是全体二年级学生,每学期上四次课,现授课时间固定在每个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中午,由学校教师在学校报告厅执教理论课,交警四大队的警官在学校模拟道路执教实践课。学校和交警四大队还组建了小交警队伍,和四大队一起参与了多次道路执法活动,反响甚大。

我们主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相结合,将通识教育和品德教育相融合,通过讲授文明交通规则,实际道路模拟,增强了学生的交通规则意识,真正做到了“文明在心中,安全在手中”。

人文课程。为贯彻“全人教育”理念,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元的人文课程,希望给每一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并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教研组的特色,研发了很多独具特色的小课程。如“我是辩论小能手”。辩论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训练语言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开阔眼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查找资料能力、统筹分析能力等。辩论课程旨在让辩者开动脑筋,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发散思维。借此加强辩论团体之间的默契、团结协助能力,增进学生友谊。

我们主张开设学生们喜欢的精品课程,开设教师们研发的品牌课程,开设家长们信赖的口碑课程,让乐山学子见识更多的“丰富课程”,体会更多的“快乐”。

行走课程。乐山路分校从一年级起,每年级均开设“旅行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旅行计划。如一年级旅行地点为青奥博物馆、柄霞山、雨花台烈士陵同等景区。三年级旅行地点为古生物研究所、航天博物馆、大报恩寺等景区。课程开始前,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张“旅行课程学习单”,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目的地的相关知识。学生参与每次的行走课程,并在景点敲章,留作纪念。课程结束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完成“旅行课程学习单“的拓展内容,把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所见、所得记录下来。

行走课程里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是四年级十岁成长礼。我们将十岁成长仪式与旅行课程结合起来,带领学生一起,从南京集庆门出发,途经中华门、武定门、雨花门,最后到达东水关遗址公同,在东水关公同举行十岁成长礼仪式。二是六年级毕业礼。小学阶段的目标之一就是走遍南京市附近的12座山,游学完南京市90%的景点,成为一个小小的“南京通”。我们设想乐山的第一次小学毕业典礼在紫金山顶举行。相信这特别的成长礼,一定能让学生记在心间。

我们主张借助行走的力量,让学生们用脚步去感受美好的世界。

让教育深入人心,让课程顺应儿童,让文化彰显创新。学校的育人目标在于培养“带得走”的核心竞争力的教师与学生。乐山路分校的教师们,用自己的“剪刀手”执着地耕耘在教书育人的路上;乐山路分校的学生们,用汗水追寻着一个又一个的梦想。乐山路分校的故事还有很多,师生们追梦的故事还在继续。

猜你喜欢

乐山分校儿童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