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教育”理念下的“指尖数学”教学探索

2021-08-17顾新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益智指尖数学

顾新峰

当下,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休闲教育”这一教育模式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重视,其目标便是使学生能够在休闲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休闲的心态,真正融合学习和休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相关统计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休闲时间都花在了课程辅导班,小部分学生参加了兴趣辅导班,因此学生的休闲生活十分被动,学业压力较大。现如今,大多数学生都通过手机游戏缓解压力,因此在休闲教育理念下采取指尖数学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一、概念阐述

(一)“休闲教育”

休闲指的是结合个人意愿及爱好自由选择的活动。休闲教育则是将教育价值附加在休闲上,通过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休闲过程中进行明智、价值性较高的休闲活动,进而有效提高休闲的质量,是一种新兴教育模式。

(二)“指尖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指尖上。”“指尖数学”是基于休闲教育理念的一种新型数学教学方法,其主要指导思想为以动手促进学生发展,通过一些益智类工具、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玩具,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乐趣,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增强其综合能力。

二、“指尖数学”的特点

(一)将益智工具作为载具,促进学生主动研究

传统数学课堂内容多通过课程标准确定,教学模式多为讲授和训练,主要通过讨论和计算实现。如今课堂虽在不断进步,但是能够使用的学具仍然很少,并且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晦涩难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使用益智工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动手操作,培养其探索能力。

(二)强烈的亲身体验感

听不如记,记不如看,看不如做。多数情况下,学生读数学题远没有做数学题收获的多。数学是一种抽象知识,需要亲身感受和实践才能感受到其魅力。通过“指尖数学”以及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可以通过益智工具,在拼摆、排列、触摸的过程中感受和领悟,潜移默化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皮亚杰认为思维起源于动作,如果两者失去联系,思维也无法继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因为课时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形成了阻碍。而“指尖数学”能够给予学生自由联想的空间及时间,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指尖数学”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合理设计班级环境,为学生提供休闲场所

1.建立数学角

为学生提供设施和场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儿童天生喜爱游戏,所以可以在教室建立数学角,将一些益智类玩具放置在数学角中,例如,九连环、华容道、积木等,根据每次的教学主题使用数学角中的学具。

2.设置漂流箱

为了保证学生休闲生活的多样性,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置专门的漂流箱,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益智玩具放置在漂流箱中,和其他同学交换,定期进行一次漂流。这一方式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触更多益智玩具,有助于培养其兴趣爱好。

(二)编制相关课程,提供课程指导

如果想让益智游戏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种技能,做好课程指导工作就十分重要。

1.建立课程体系

综合与实践课程需要将问题作为载体,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通过教师的指导及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校将学生发展规律与休闲教育结合,设置了课程脑力课,综合实践课与脑力课主题不固定,可以定期更换一次。如下表所示。

指尖课程安排表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结合各年段的特点,合理选择教材教具。例如,一年级可选择“立体图形”、二年级可选择“七巧板探究”、三年级可选择幻方、四年级可选择汉诺塔、五年级可选择华容道、六年级可选择九宫格(图略)。

(三)层次性操作,逐步分析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并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具象性思维,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便是实践操作,将抽象变为具象,通过形象理解抽象。但是这并不能简单地实现,需要教师的合理设计,确保休闲活动具有层次性。例如,在“汉诺塔”活动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下述四个步骤,达到层层递进的效果。

第一步,小试牛刀。基于对操作规则的了解,让学生自己进行1~2环的操作,加深对规则的了解,认识操作要点。

第二步,对多环进行探索。基于活动需要,同桌两个人每人进行一次3~4环操作,另一人详细记录,提高操作熟练度。

第三步,总结策略。对之前的操作过程进行回顾,分析记录表格,总结策略,并推理出5~7环操作方法。

第四步,提高应用能力。发现策略,在平板上展开游戏比赛,看谁所用步数最少,用时最短。

通过上述四个步骤,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和认识汉诺塔知识。

(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创造性原则存在于教学中。”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幻方”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感受到口诀的重要性,了解“幻方”的发展历程后,便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使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两个三阶“幻方”。第一个需要告知学生数字,学生通过口诀正确填入表格便可。第二个只告诉学生表格中间某个数字,其余数字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性。长此以往,学生解决问题的手段会变得更加丰富,其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五)建立丰富评价体系,有效掌握休闲技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章节中提到了评价的目的,其目的便是全面、有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改进教学方法。因此,构建丰富且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十分重要。可通过下述几方面展开评价。首先,学生在学习魔方、华容道、数独等休闲游戏后,可在期末阶段组织比赛,将奖杯和奖状颁发给获胜者。其次,学生在完成剪纸、拼搭等数学赏析技能的学习后,教师可组织设计师活动,开发学生大脑,使学生设计出美丽的图案。最后,组织“教学写作”活动,学生将生活中经历的事情通过数学写作的方式进行记录,教师为此能够探索出创新的方式。

四、结语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的观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双眼发现数学的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休闲教育”理念观照下的“指尖数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休闲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技能。

【参考文献】

[1]马小惠.指尖上的感触——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性操作[J]新智慧,2020(7).

[2]陈玲玲.指尖上的智慧——浅谈小学数学动手操作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2019(12).

[3]汤怡艳.指尖上的智慧——浅谈自制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9(4).

[4]周卫来.“休闲教育”理念观照下的“指尖数学”教学探索[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8(10).

猜你喜欢

益智指尖数学
治理“指尖乱像”不宜一散了之
虔诚之花在指尖绽放
益智故事会
指尖上的生活,指尖上的美
指尖童话
益智大比拼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