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音乐技术 可视化动感效果

2021-08-17吕可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乐队乐器节奏

吕可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音乐创造并不多见,形式也不丰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面对数字化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在数字信息化、数字音乐教室、电脑及iPad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恰当地运用数字化技术为音乐教学服务呢?我们发现,可适当使用“库乐队”辅助教学,该软件有以下特点:

“库乐队”软件拥有一套完整的声音资源库,在“库乐队”上学习、演奏、录制、创作和共享动人心弦的乐曲都变得轻而易举。“库乐队”软件具有较强的直观性,界面简洁,易于小学生操作、探索。乐器以模拟实体的形式出现,非常逼真。虚拟、智能乐器操作简单,易于学生上手,它包含了键盘、录音机、鼓、弦乐器等多种类别的乐器,可多轨录制、调整、合成多种乐器演奏音乐。

一、音乐要素可视化呈现

1.在操作中内化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元素,它们分别是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在介绍音乐要素时往往是通过示范、比较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了解其含义,而在“库乐队”软件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更直观地了解音乐要素的含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体验习得的音乐经验也更加难忘。

例如,在“比较音的长短”教学中,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通过分别弹奏时值不同的音来让学生通过听觉对比两个音的时长,从而达到了解音有长短的目的。在“库乐队”软件中学生可以自己弹奏时值不同的音,通过查看“钢琴卷帘”不仅能从听觉上区别音的长短,还能从视觉上直观地看出音的时间长短。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不仅丰富了音乐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进行了音乐知识的内化。

2.在比较中升华

在音乐中不同的音色表达不一样的情感,每一种乐器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音色,并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在日常的课堂中教师一般以钢琴演奏为主,在乐曲的欣赏中一股通过多媒体视频、音频来向学生展示乐器音色的丰富性。而在“库乐队”软件中包含了50余种合成乐器样本,极大地丰富了音色的多样性,在教学中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例如,苏少版三年级乐曲《大鸟笼》中,法国作曲家圣桑斯分别用长笛、小提琴、钢琴描绘了鸟儿飞舞的场景,我们使用“库乐队”软件可以通过对比聆听的方式,准确说出乐曲的主奏乐器,还可以进行一场头脑风暴,议一议、奏一奏、想一想还能用哪种乐器来表现鸟儿飞舞的场景。就这样音色的比较、探究在音乐课堂上如火如茶地进行着。

二、使用“库乐队”软件的音乐教学有效性策略

1.在自由创编中掌握恒拍感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循序渐进地建立恒拍感,准确地掌握节奏和速度,才能更加深入、生动地表达音乐。“库乐队”软件中的“智能鼓”和“节拍音序器”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音乐的恒拍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库乐队”软件中的“节拍音序器”功能创编一条二拍子的固定节奏,引导学生有节奏地介绍自己,这样不仅可用音乐的语言相互熟悉,也使教师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一些了解。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则可以通过在“智能鼓”选项中的自由创编恒拍节奏来解决部分歌曲按节奏读词和念白方面的要求。

例如,在苏少版三年级歌曲《开心里个来》的教学中,歌曲中部有一段念白,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拍号及强弱规律特征,再利用“库乐队”中的“智能鼓”资源,按一定的强弱规律自由拖动鼓、镲、沙锤、拍手等产生的音效建立二拍子的恒拍节奏,学生合着自由创编的节奏进行念白。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对歌曲的演唱、表演欲望被推向了高潮,自信的音乐表达在创作中生长。

2.在录制修正中增强效能感

在小学音乐中,要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合唱能力。那么,在中高年级的合唱歌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和谐地唱好二声部作品呢?我们可以利用“库乐队”软件中的“录音机”功能,先录制一声部的歌唱旋律,在学生学习二声部后,可播放之前录制的一声部旋律练习二声部演唱,在唱好二声部后,还可以录制二声部的歌唱旋律,并将其与一声部歌唱旋律进行叠加,播放叠加完成后的旋律可以让学生进行评价,找出问题并进行修改调整。通过学唱一录制一评价一修正一再演唱的过程完成了一个学习的闭环,不仅有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内驱力,真正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

3.在合作演奏中体验幸福感

小学音乐的很多歌曲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乐器,用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传统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打击乐器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有限的,学生的创作空间受到限制。在“库乐队”软件中,学生可以自由形成小组,由组内自行分工,每个学生负责一个打击乐器,在演奏时相互配合,在小组表演后还可以在全班范围内开展评一评的活动,讨论表演小组的打击乐器、节奏选择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同学间的意见发表,无疑是思想的碰撞,是知识的汲取,更是体验快乐、幸福的过程。

三、使用“库乐队”软件的音乐教学实践反思

1.有利于音乐文化的熏陶

在传统学唱歌曲教学中,一般以钢琴教学为主,以师奏生唱为主,这样的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衬托出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教学中,利用“库乐队”软件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和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进行音乐文化的熏陶,提升音乐文化素养。

例如,苏少版五年级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这是一首轻快的台湾民谣,而台湾民谣一般都是由吉他伴奏,教学时就可以用“库乐队”软件为歇曲伴奏,在初步聆听完歌曲后,引导学生按歌曲的情绪划分歌曲欢快的乐段和抒情的乐段,通过学生自己在iPad上操作演奏后总结出“库乐队”软件中吉他“智能音阶”功能可体现歌曲欢快乐段的情感,吉他“柱式和弦”功能可体现抒情的乐段,在学习中不仅了解了乐曲情绪的变化,也理解了不同的节奏型可以刻画不同的音乐形象的道理。

2.有利于创编热情的释放

“库乐队”软件是学生情感表达的窗口,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使用“库乐队”软件进行教学,当学生对音乐创编有一定的经验后,创编出的作品总让人耳目一新。在苏少版五年级歌曲《萤火虫》的教学中,由于这是一首带有欢快、活泼情绪的歌曲,学生运用“库乐队”软件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学生认为静谧夏夜里的“萤火虫”更适合用舒缓的情绪演唱,于是对歌曲重新编曲、配器,用小提琴做主旋律,中提琴、大提琴的加入丰富了音乐的织体,当学生创编的《萤火虫》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很多同学唱歌的状态都仿佛沉浸在夏夜的梦中,是那么的陶醉。

3.促进对教学软件的“深耕”

从过去“满堂灌”转化为让学生活跃的课堂,到从表象的熱闹走向思维的流动,展开讨论,让学习的输出代替单纯的输入。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既要展示,又要合作,更要反馈,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库乐队”软件,了解其功能,找到特点,发挥优势,深挖功效,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推动学生思维流动;可以设计适度挑战的任务,帮助学生学习生活;可以研发交互式反馈,为学生学习服务。由此可见,我们要恰当地应用好“库乐队”软件有效资源,切实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能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面对信息时代的千变万化,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合理使用“库乐队”软件,来点燃学习热情、丰富音乐情感、增强审美体验、拓宽知识边界、激发创作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然.巧用工具,提升音乐创造教学-iPad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应用的思考与探索[J]北方音乐,2020(6).

猜你喜欢

乐队乐器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学乐器
花的乐队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乐器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YOUNG·节奏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FOLLOW FOLLOW 《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