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诗词进校园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2021-08-17韩路江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中华

韩路江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华诗词进校园,为的是让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让优美的古诗词如涓涓细流浸润学生的心田,如旭日晨晖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

一、把中华诗词与“真阅读”工程相融合

近年来,我市开启了“真阅读”工程,对全市中小学生提出了“真阅读”倡议,旨在营造久违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达到全面提升中小学生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的育人目标。如果把中华古典诗词与“真阅读”工程相结合,能够让中华诗词这颗珍贵的文化瑰宝“有枝可依”“有木可缘”,能够唤醒学生的诗情、濡染学生的身心,更易于达成“真阅读”工程的育人目标。

(一)每日一诗,一日三诵

“每日一诗”是指让学生每天诵读一首古诗词,诵读的篇目从“小学生必背古诗”中选择,或者为语文教师自选的古诗词佳篇。为了便于检查与评价,学生每天诵读的古诗词篇目由语文教师指定,小组长检查并记录本组的诵读情况上报教师。

“一日三诵”是指“晨诵、路诵、暮诵”。“晨诵”是指每天早晨到校后,由班干部轮流领诵、学生齐诵古诗词30分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回顾前面诵读过的古诗词,并学习当日要求诵读的新篇目。“路诵”是指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各班排好路队,一边走一边齐诵占诗词离开校园。“暮诵”是指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由小组长检查学生“每日一诗”的背诵情况,并把背诵结果呈报教师,还没背诵下来的学生要求回家后自主背诵,并于次日向小组长补背。

(二)师生同读,亲子共诵

“师生同读”是指语文教师要在每周的阅读指导课或日常教学中,引领学生解析古诗词的写作特点与思想情感、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教给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思想情感美、节奏韵律美,并与学生一起诵读古诗词。“亲子共诵”是指让学生把“每日一诗”背诵给家长听,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诵古诗词。这样做可以让家长感受到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有利于在家庭与社会普及读书理念,从而形成全民阅读风尚、提升全民道德修养。

二、把中华诗词与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

语文课堂是引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阵地、主渠道。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还要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整合古诗词课程资源,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学习古诗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与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与高尚情操。

(一)营造诗词情境,奠定理解基础

古诗词是诗人对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所见所思,诗中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与深刻的人生哲理。由于古诗词的创作年代久远,加上学生认知水平所限,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为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如故事、图片、课件等营造诗词学习情境,为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打好知识基础。

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洋溢着勃勃生机与无比喜悦之情。教学时笔者先向学生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告诉学生杜甫与家人为躲避战争(安史之乱),流浪到了成都,住在一间简陋的茅舍里。一天,杜甫听闻战争结束了,喜出望外,一挥而就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名诗。为了帮助学生更快进入诗境,笔者先播放了一段春天里森林的视频,视频中满目葱绿、青翠欲滴,小鸟在林间叽叽喳喳地呜叫,与诗中生机盎然的意境极为相近;接下来,笔者又播放了一段《绝句》的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一起有感情地朗诵《绝句》。学生们朗诵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非常投入、认真,不需要笔者多作讲解,学生就完全融入了诗中的氛围,领会了诗中所呈现出来的欣欣向荣的生机和诗人无比欣喜的情感。

(二)指导朗读品析,体悟诗韵诗情

韵律美是中华古诗词最基本的特征。古诗有五言诗与七言詩两种:五言诗通常每诗四行、每行五宁;七言诗通常每诗四行、每行七字。词在古代是和乐歌唱的,词的曲调就是词牌,每种词牌都有固定的曲调,虽然句子长短不一,但每句的宁数都是固定的。不论是古诗还是古词都有严格的韵仄要求,讲究句子之间对仗工整、合仄押韵。学生只有掌握了古诗词的朗读技巧,才能读出古诗词的韵味、读出古诗词的美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课堂为阵地,教给学生朗读古诗词的方法与技巧,引领学生品析诗词,感悟诗词中的思想情感。

例如,古词《渔歌子》是唐代张志和的名作。诗人用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烟雨朦胧、青山微黛的春景图,极富画面感和独特韵味,既可浅吟低唱,又可放声朗诵。

教师可以先范读、让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自由练读、仔细体会,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青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等景物,想象“斜风细雨、烟雨朦胧”的诗境;要求学生用一种柔和的语气、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出诗人热爱自由、热爱自然的情怀。

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赏析、体会诗中的思想和哲理,并及时迁移内化,以指引学生的言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把中华诗词与主题教育活动相融合

为了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围绕重大节日和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相关的古诗词诵读与艺术展演,一是为学生提供展示古诗词诵读成果的舞台,二是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诵读成效。

(一)开展诗词诵读比赛

学校、班级可以围绕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各种古诗词诵读比赛。例如,清明节到了,可以开展“清明雨”诗词诵读比赛;国庆节到了,可以开展“爱国诗”诵读比赛;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古诗词诵读热情,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诵读水平,让读诗诵诗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打造浓郁儒雅的诗香校园。

(二)举行诗词文艺表演

每逢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学校、班级可以开展以古诗词为主题的文艺表演。表演的形式应不拘一格,学生可以载歌载舞、可以配乐朗诵、可以表演根据古诗词改编的课本剧等,既能愉悦学生的身心,又能把古诗词诵读推向新的高潮。

(三)举办系列成果展评

为了让古诗词诵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古诗词诵读成果展评活动,如古诗词手抄报展评、书法展评、绘画展评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古诗词学习成果,体验学古诗、诵古诗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四、把中华诗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古诗词诵读还应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如在学校的文化墙书写_占诗词名篇名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完善班级读书角,在黑板报开辟“诗歌同”专栏,摘抄古诗名句、推送“每日一诗”;注重廊道文化建设,在教室的外墙展示学生的古诗词书法作品、诗词诵读活动图片;等等。这样,学生目之所及全是诗词,每日徜徉在诗的海洋中、沐浴在词的春晖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浸染,这将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宝贵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让中华诗词进校园,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词,是为了让诗中的民族精神人血、人心、人灵魂,用无言的“诗教”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是为了引领学生从诗中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脉搏、独立坚强的民族精神,从诗中汲取慰藉人生的文化滋养,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依托与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赵丽颖.濡染诗韵自芳菲——谈诗词对小学生的教化功能[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2).

[2]李翠丽,张晓.立德树人视野下中华诗词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少年,2019( 11).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中华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