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共轭结构三苯胺衍生物的制备及光学性质

2021-08-17肖雅婷汪蜜蜜程婷婷刘卓妮戴和平廖荣宝

合成化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单光子苯胺乙基

肖雅婷, 汪蜜蜜, 程婷婷, 刘卓妮, 戴和平, 韦 宏, 杨 芳, 廖荣宝, 金 凤

(阜阳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光功能材料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其中,有机发光材料在该研究领域一直受到高度重视[1-2]。由于三苯胺富含电子,是优良的电子供体,其还具有空穴传输和较好的荧光性能及结构易修饰性等,可被广泛用于设计、合成有机荧光材料和光电功能有机配体[3-6],经过适当的结构修饰,可获得具有不同荧光性能和应用的三苯胺衍生物,因而,其在发光材料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7-9]。三苯胺衍生物在荧光探针[10-12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13-14]、荧光染料[15-19]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三苯胺和N,N-二乙基苯胺为供电子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D-π-D结构的三苯胺衍生物,在该共轭结构的分子中,两端基团为供电性,在光激发下,会在共轭体系内产生电子的π-π*跃迁,使分子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

Scheme 1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WQF-501型红外光谱仪; Bruker 600 Ultrashield型核磁共振仪(TMS为内标,DMSO做溶剂);Finnigan LCQ型质谱仪;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F-7000型荧光光谱仪。

化合物Ⅰ和Ⅱ按文献[20-21]方法合成;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Ⅲ的合成

称取三苯胺单醛2.73 g(0.01 mol)、N,N-二乙基-N-苯乙基三苯基碘膦盐5.51 g(0.01 mol)和叔丁醇钾2.24 g (0.02 mol)置于研钵中,快速研磨混合物(TLC检测)。反应30 min结束后将反应物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残余物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乙酸乙酯/石油醚=2/1,V/V)纯化得黄色固体(Ⅲ)3.3 g,产率80.1%;1H NMR(400 MHz, DMSO)δ: 1.09(t,J=13.6 Hz, 6H), 3.32~3.37(m, 4H), 6.63~6.65(d,J=8.4 Hz, 2H), 6.94(t,J=12.8 Hz, 2H), 7.00~7.054(m, 6H), 7.30(t,J=15.6 Hz, 4H), 7.35~7.37(d,J=8.8 Hz, 2H), 7.71(t,J=16 Hz, 2H);13C NMR(400 MHz, DMSO)δ: 147.09, 146.88, 145.59, 132.68, 129.47, 127.60, 126.90, 126.80, 123.87, 123.70, 123.65, 111.70, 43.63, 12.46; ESI-MSm/z: Calcd for C30H30N2{[M+H]+}419.24, found 419.25; IRν: 2963, 1610, 1272 cm-1。

2 结果与讨论

2.1 光学性质

为了比较不同极性溶剂对化合物光学性质的影响,测定了目标产物在DCM、 EA、 EtOH、ACN和DMF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单光子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测试采用1 cm石英比色皿,采用纯溶剂标定基线。单光子荧光发射光谱测试使用的是1 cm四面通光的石英比色皿,狭缝宽度为5 nm,溶液测试浓度为1.0×10-5mol/L。

图1为化合物Ⅲ的紫外吸收光谱图。从图1可以看出,化合物Ⅲ在5种溶剂当中都有吸收峰,短波310 nm处有一个最大吸收峰,是由三苯胺分子的局部π→π*跃迁引起,随着溶剂极性的变化短波处的吸收峰没有发生明显位移。化合物Ⅲ在长波处有强的吸收,其在DCM、 EA、 EtOH、 DMF以及ACN中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在381、 376、 374、 379和374 nm附近,此吸收峰是由共轭分子中电子的π→π*跃迁引起的。并且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吸收峰的位置没有明显变化,即没有明显的溶剂效应,也符合π→π*跃迁特点。

λ/nm

图2是化合物Ⅲ的荧光发射光谱图,从图2可以看出,Ⅲ在DCM、 EA、 EtOH、 DMF及ACN中均有良好的荧光发射,且最大发射峰分别在438、 436、 439、 451和448 nm处,随着溶剂极性增强,最大发射波长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且荧光强度减弱,原因可能是随着溶剂极性增大,溶剂与溶质激发态分子之间的偶极-偶极作用力增大,从而使激发态分子产生了较大的能量损耗,辐射跃迁能量降低。

λ/nm

2.2 理论计算

基于PCM模型计算了激发和去激发过程[22],溶剂为DCM。所有计算都是在CAM-B3LYP/6-311G*水平上由高斯16软件包完成的。激发机理及相应的单光子吸收(OPA)和单光子荧光(OPEF)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S1′是S0几何下的电子激发态,S0′是S1结构下的电子基态与实验曲线对比发现,计算所得结果较为可靠。

λ/nm

图4中采用Hole-Electron方法给出了电子跃迁机制。不难发现激发过程中电子从三苯胺转移到二乙基苯胺。在S1′→S1结构弛豫过程中,电子转移不是非常明显。S0、 S1′、 S1和S0′的偶极矩分别为1.07 D、 7.97 D、 8.05 D和3.55 D。

图4 Ⅲ的激发和去激发的空穴-电子图(等表面值为0.001 au)

采用固相wittig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Ⅲ,并采用1H NMR、13C NMR、 IR及ESI-MS进行了结构表征。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的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进一步采用理论计算解释了光学性质的产生机制。

猜你喜欢

单光子苯胺乙基
一株高效降解苯胺菌Q6 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电导率仪在粗苯胺产品精制过程中的应用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一种有效回收苯胺废水中苯胺的装置
乙基多杀菌素的液相色谱分析
欧盟批准增加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中的苯胺限用
“完美的单光子源”为量子精密测量奠定基础
中科大团队实现综合性能最优单光子源
中科大实现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单光子源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对大鼠睾丸和卵巢组织激素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