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21-08-17孙愿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压积血小板心肌

孙愿刚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云南 文山)

0 引言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所在[1]。很多冠心病患者是通过体检、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检出周围动脉血流阻塞后确诊。在各种心血管疾病诊治、评估中,血液检验是基本手段,也是冠心病发病的预测指标,但如何提高冠心病风险预测的精确性是一个重要的医学课题[2]。有较多的研究认为血液检查在关系预防、预测、诊断、治疗、跟踪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3]。现就我院血液科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45~86岁,平均(62.8±1.7)岁。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5~85岁,平均(62.1±1.3)岁;病程 1~12年,平均(3.1±0.6)年。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入组者均排除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者。

1.2 研究方法

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细胞分析仪作为检测仪器,在清晨空腹状态下对两组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标本2 mL,立即送检。血液指标检测包括RDW(红细胞宽度)、cTn(心肌肌钙蛋白)、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TG(三酰甘油)、TC(胆固醇)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观察组RDW、cTn、CK-MB、TG、T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RDW(%) 15.89±2.62 10.25±1.16 15.2469 <0.05 cTn(μg/L) 0.35±0.06 0.06±0.01 36.9294 <0.05 CK-MB(IU/L) 21.56±2.31 12.26±1.28 27.2773 <0.05 TG(mmol/L) 1.58±0.38 1.11±0.16 8.8298 <0.05 TC(mmol/L) 5.58±0.29 4.05±0.21 33.0996 <0.05血小板计数(×109/L) 145±23 148±26 0.6694 >0.05血小板平均体积(fL) 3.15±1.12 3.20±1.16 0.2402 >0.05血小板压积(%) 0.21±0.05 0.19±0.08 1.6421 >0.05

3 讨论

冠心病这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极高,临床非常常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堵塞血管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情况,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心区疼痛、发热、乏力、盗汗、恶心呕吐等,其中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4]。冠心病发作若治疗不及时、无效,则会引起高血脂、动脉硬化、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猝死等严重后果[5]。在我国人口结构呈老龄化进展的背景下,冠心病患者群体不断扩大,因冠心病死亡者也逐渐增多,极大的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

常见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膳食不合理、感染、家族史等都是冠心病危险因素,其发病还与体力活动剧烈、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有关。临床诊断中常应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学检查、冠状动脉CT扫描、冠脉造影、血管成像技术、血压指标检查等,一般根据患者临床典型症状及冠脉阻塞、心肌缺血等证据可做出判断,但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6]。近些年,冠心病发生率随着社会老龄化进展而明显上升,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因此选择有效的诊断手段非常重要[7]。本文主要探讨血液指标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辅助价值,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查中相关指标较多,以cTn、CK-MB、各项血脂指标等为主。cTn是心肌细胞缺损损伤的血清标志物,心悸损伤后,胞浆内游离的cTn释放,若其浓度升高则预示心肌损伤的存在。cTn升高又会进一步加剧病情进展而成为恶性循环。RDW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RDW越高则临床预后越差。CK-MB是急性心梗死的血清诊断指标,冠心病发病3~8 hCK-MB明显升高,在24 h内达到高峰。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下,cTn成为心肌损伤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而CK-MB的应用逐渐减少。也有人认为cTn、CK-MB指标单一应用下诊断准确性不够,因此更倾向于联合检查。血小板相关参数是血小板聚集、激活程度的重要反映,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作用明显[8]。本组以正常体检者为对照,通过血液健侧发现观察组冠心病患者cTn、CK-MB、TG、TC、RDW指标均明显升高。所以说,可以通过检测血液指标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为冠心病临床诊断、疾病发展评估、心肌损伤评估、预后评估等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可靠依据。同时,现代血液检查技术快速改进,血液相关指标的检测精度也大大提高,能对心肌损伤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反映和评估,还能重复检测而不会增加患者损伤。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临床中的血液指标检验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病情分析有非常大的帮助,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临床中应该积极的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压积血小板心肌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红细胞压积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