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17康燕燕
康燕燕
(东营鸿港医院,山东 东营)
0 引言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卫生事业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护理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和医院管理的质量水平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美国护理学家Swansburg指出:护理管理是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以促进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过程[2-5]。本次研究意图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未实施人性化管理时和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已经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收治的患者各500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将两个阶段收治的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71例,女性229例,年龄12~79岁,平均(57.46±6.73)岁;对照组男性286例,女性214例,年龄10~84岁,平均(56.42±2.97)岁。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管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1)药物护理管理:遵医嘱为患者按时用药、换药。(2)生命体征监测管理:时常注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3)饮食搭配管理: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护理阶段、是否手术等,为患者准备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高热量或正常饮食。(4)活动护理管理:指导不同疾病类型、不同康复阶段的患者进行床上、床下康复训练或户外活动。(5)安全护理管理:①为患者加高病床护栏、升起或降下病床床板,避免患者坠床;②相关医疗器械安放有序,并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因意外造成患者受伤。(6)生活护理管理:①保持病房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②每天为病房清洁、消毒。③每天换洗患者的床单和被套。④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做好口腔和身体的清洁以及排便工作。⑤为无法下床的患者做好翻身、按摩等工作,防止患者出现压疮、深静脉血栓等。(7)健康宣教管理:对患者以及其家属做好相关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8)出院指导管理:当患者出院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等。
1.2.2 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
1.2.2.1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1)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①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②上下级之间彼此亲和、人格平等,没有鲜明的阶级差异感。③同事之间友善和睦,没有勾心斗角。(2)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让护理人员在每个护理单元能够有章可循,容易记住并上手,从而充满自信。(3)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制定灵活的排班、调休,让护理人员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其精神过于紧张或压力过大。(4)提供可供放松的专门空间和设施,让护理人员在心绪低落、精神状态异常时可以进行情绪调节。(5)给护理人员提供可以学习和提升的平台,使其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6)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制度结合,以此使护理人员能够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确保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两头抓。
1.2.2.2 对患者的人性化管理
为患者提供贴心周到的护理服务: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从患者角度出发,在患者从入院到住院,再到出院的过程中提供完整的人性化服务,具体包括:①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情感关注,对于要接受手术的患者,要帮其排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起治疗信心。②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为其提供有助于治疗的信息。③核对患者信息,特别是用药情况、饮食禁忌等,排查患者可能发生的风险。④做好病房环境的管理,杜绝感染。⑤根据患者病情发展阶段做好防护,降低风险,尤其是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质量包括护理出错率、护理水平、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人员责任心、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水平等。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表示为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表示为均数±标准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n(%),±s]
表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n(%),±s]
组别 例数 出错率 护理水平 应对能力 沟通能力 纠纷率 责任心 宣教水平对照组 50045(9.0) 86.83±2.5282.77±6.7287.39±3.6732(6.4) 89.46±2.3775.47±6.21观察组 5007(1.4) 90.79±7.3191.44±4.6590.86±4.285(1.0) 93.79±3.5686.58±5.69 χ2/t 5.8585 11.4519 23.7235 13.7622 4.0919 22.6391 29.4953 P 0.0155 0.0000 0.0000 0.0000 0.0431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护理管理水平是医院管理水平的标志性表现之一[6]。美国护理管理专家Gillies认为:护理管理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照顾、关怀和舒适的工作过程[7-8]。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都采取人性化的管理办法,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得以提升,患者所接受到的护理水平也就上升,继而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给予更大肯定,而医护人员得到这种肯定又会进一步提升其工作热情,形成正循环,推动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结果显示,进过人性化管理后,护理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十分优越,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