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理论背景下的幼儿音乐教学研究
2021-08-17李毅
李毅
【摘 要】音乐教学在整个幼儿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能够直接作用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基于此,要想让幼儿音乐教学得以更好地展开,就可以考虑从幼儿心理发展理论切入,展开相应的研究,力求能够更好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幼儿音乐 音乐教学 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0.038
随着人们对音乐教育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幼儿教育研究的持续深入,音乐在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自然地显现出来,成为影响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应该在幼儿时期就抓住音乐审美这一核心素养,陶冶幼儿的情操,完善幼儿的人格,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必要的稳定作用。本文基于心理发展理论对幼儿音乐教学进行深入,看如何才能够让教育效果达到最佳。
一、心理发展理论与幼儿音乐教学概述
目前,幼儿音乐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幼儿音乐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故对幼儿音乐教学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对幼儿音乐教学的研究会涉及多种理论,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这里就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发展理论和幼儿音乐教学。
(一)心理发展理论
本文所提到的心理发展理论全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研究包括幼儿在内儿童的心理发展和为什么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围绕“实质”“量变与质变”“遗传与环境”这三大主题进行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的心理发展理论观点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我国目前占主流的是“中国特色的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儿童心理学理论体系”。这种理論体系将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都归类为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给儿童发展提供了相关联的可能性。同时,此理论体系认为儿童向哪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主要是由教学引导所决定的。另外又补充说明了教学引导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必须要是适合儿童内部因素的教育引导,才能有效引导儿童的心理发展。
基于此,幼儿音乐教学的实施是能够带给幼儿足够审美体验的,若能够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考虑教学引导的实施,便可以让幼儿的个体以及个体差异得到足够的尊重,幼儿的能力会获得充分的发掘,更好地保证幼儿心理发展的完整性、连续性、阶段性和规律性。
(二)幼儿音乐教学
幼儿在听音乐的时候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也就是说,动听的曲调和丰富的节奏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带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在幼儿阶段的教学引导中,音乐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部分,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多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但音乐是一门极为抽象的艺术,其融知识性和技术性为一体,对于幼儿来说这是比较难理解和把握的,这就对音乐教学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来讲,幼儿音乐教学的进行需要更多地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以此为基础寻找幼儿乐于且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展开。比如,幼儿音乐教学进行中经常采用的游戏教学法,就是使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与音乐教学进行结合,巧妙地将音乐的艺术性、抽象性、和技术性表现出来,使音乐相关的知识能够以一种符合幼儿当前发展水平的方式呈现出来,确保幼儿的音乐能力能够得以科学发展。
(三)心理发展理论与幼儿音乐教学的融合
幼儿音乐教学若想收到不错的效果,就必须以幼儿心理特点为基础展开,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更全面深入的考虑。因此,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时,要充分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此为基础展开有针对性的幼儿音乐教学引导,确保幼儿能够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
其实幼儿早期的学习动力是十分简单的,主要就是受兴趣引导,幼儿一般只会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基本没有自我约束可言。因此,幼儿音乐教学在基于幼儿兴趣入手获得最大化教学引导效果之后,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相关的问题,基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理论对教学引导的细节进行深化,以此来保障幼儿音乐教学能够具有相应的递进性和层次性,促使幼儿能够逐渐尝试通过“合作”与“探究”的方式主动进行学习,从而使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幼儿阶段若进行具体细分,大致可分为接受学前教育之前的阶段和接受学前教育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幼儿的学习状态是有所不同的。具体来讲,在幼儿尚未接受学前教育的时候,主要是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而等幼儿正式接受学前教育之后,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动机是会逐渐发生转变的,从兴趣学习变成了刚要学习,这就是幼儿心理发展理论所涉及的问题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幼儿的心理机能进入到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成长阶段,个性和意识逐渐发展。为此,基于幼儿心理发展理论对幼儿音乐教学展开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这是切实搞好幼儿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心理发展理论与幼儿音乐教学内容安排
基于幼儿心理发展理论,幼儿音乐教学内容是需要进行不断调整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幼儿的引导作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地促进,帮助幼儿获得足够好的美育养成和德育渗透,以及确保幼儿更健康地成长及全面地发展。具体而言,必须对幼儿心理特点有足够充分的考虑,尽可能从幼儿的兴趣入手,考虑幼儿认知水平,确保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以此为基础对幼儿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安排。
(一)幼儿音乐教学内容选择需把握的关键
第一,幼儿音乐教材内容安排必须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这里就要求务必要立足于幼儿心理发展理论来考虑教学内容选取的问题,确保幼儿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能够得到更好的兼顾,幼儿才会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这样教学效果才能得以保证。比如,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内容简单的儿歌,尽可能贴近幼儿的生活即可,让幼儿跟着唱以动物叫声为主要内容的儿歌,让幼儿在“小猫喵喵”“小狗汪汪”“小鸡叽叽”等简单的节奏重复中完成认知。这些内容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就是十分积极主动的。又如,《小手拍拍》这首儿歌,就是让幼儿伸出小手拍手,然后指一指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这样的内容被用来进行教学,必定会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节奏中按歌词所唱来完成相应的动作,这样使音乐教学能够更好地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二,幼儿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来源于生活之中,故幼儿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生活化。简单来讲,为了幼儿音乐教学能够更好地契合心理发展理论相关的要求,就必须基于幼儿对音乐知识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更多地立足于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思维能力提升的生活细节,不断地尝试将一些生活化的内容纳入到教学中,确保幼儿心理发展得到保障。
第三,幼儿音乐教学内容在重点考虑知识性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兼顾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只有通过艺术与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心理发展。一方面,幼儿音乐教学是一种以行动导向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既能够通过音乐带给幼儿美的享受,也能够借由音乐对幼儿的情感进行激发,还可以透过音乐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幼儿音乐教学主要面对的是年纪尚小的幼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整个教学能够带给幼儿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的艺术属性不能够被幼儿全部理解。因此,幼儿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幼儿当前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选一些兼具知识性和艺术性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同时,在引导幼儿欣赏和学习音乐的时候,还要从音乐知识教授进行适当发散,确保幼儿在获得启发后能够继续保持自发学习的过程,促使幼儿能够基于音乐教学对自己后续的学习行动形成导向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比如,幼儿在对一首儿歌进行学习之后,不需要特别强调,便会把握整首儿歌的感情色彩。
(二)幼儿音乐教学内容设计需抓住的重点
第一,以幼儿心理发展理论为基础来看,幼儿音乐教学内容设计既要兼顾好知识性,又要更多地考虑能力的培养问题,以此确保整个教学引导的实施能够更好地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幼儿通过图形、图像进行认知要比理解文字轻松,对于音乐旋律和节奏的把握也比对歌词和乐谱的掌握要好,从而幼儿音乐教学内容设计务必要“图多字少”,以此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引导实施的有效性。
第二,幼儿音乐教学内容设计要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心理发展。从现行专门的幼儿音乐教材编排来看,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时候幼儿音乐教学所参考的都是一些自编教材或园本教材。若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某些音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设计并不符合当前幼儿学习的需要。比如,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编写者的风格,里面的儿歌和当地广为流传的版本可能有一定的差异,给人带来的感觉有一点不协调,这样的内容用于教学就会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造成影响,同时也是不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的。这样的教材内容无法直接进行运用,需要基于幼儿生活的实际环境进行本土化融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修改,让音乐教学内容设计更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
第三,幼儿音乐教学内容要阶梯递进,确保全部幼儿的心理发展都能得到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是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的,是一个由表及里的递进过程,这点在幼兒音乐教学内容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认知的特点,以幼儿认知规律和认识水平为参考,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两三句话构成的儿歌或童谣,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再来考虑向幼儿呈现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设计保证幼儿在学习中的阶梯递进,幼儿音乐教学才能与语言教学、逻辑教学等融为一个整体。为此,在幼儿音乐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明确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就是通过极具探索性的学习过程设计,使幼儿能够更充分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延伸,在循序渐进中获得有序思维结构的养成。
三、心理发展理论与幼儿音乐教学实施
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生理发展特征来看,幼儿音乐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是这样的:一是让幼儿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去发现、体验并感受“美”。二是让幼儿更积极地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确保幼儿演唱、演奏、舞蹈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三是基于音乐教学来参与具有一定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幼儿音乐教学实施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务必要对幼儿有足够的尊重。
(一)幼儿音乐教学实施要积极采用图谱来增强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音乐教学实施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已累得满头大汗,幼儿却还是表现得兴趣缺乏。就算是幼儿能够被教师所设置的活动吸引,但是仍旧会立刻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只要周围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幼儿关注的就不再是音乐学习了。因此,幼儿音乐教学的实施必须要把握好幼儿认知偏好,不要直接将曲调和歌词呈现给幼儿,而是要试着将曲调和歌词转化为更直观形象的图谱,以此来解决幼儿记不住歌词的问题,于视觉展示中更好地赋予音乐教学以趣味性。比如,要想让幼儿记住一首儿歌,就不能够像小学语文教学那样逐字逐句地展开教学,要清楚认识到幼儿尚不识字的现状,从直观形象容易被幼儿接受这一关键出发,用与儿歌内容高度关联的图谱对幼儿形成引导。小班和中班多使用生动的造型图和相对应的图画,大班则更多地采用一些几何图形、符号或颜色,通过图谱指引幼儿完成对歌词的记忆。
(二)基于幼儿心理发展需求进行美育教育
幼儿音乐教学可以带给幼儿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有对美的追求、欣赏、理解和创造。换句话讲,就是幼儿音乐教学要基于幼儿心理发展有更多的考虑,更积极地在教学中对幼儿实施必要的美育教育引导。
一方面,音乐教学要抓住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十到二十分钟,基于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对其音乐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在引导幼儿学习一首儿歌的时候,就要尝试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音乐和欣赏音乐,对幼儿的乐感进行有序培养,确保幼儿能够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基于最纯粹的音乐更好地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另一方面,幼儿教学中的音乐是具有较强美感的,但是这些美感的存在是较为抽象的,幼儿感受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音乐教学进行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化抽象为形象的问题,在符合幼儿心理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展现音乐的美,积极地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例如,在围绕《春天在哪里》展开幼儿音乐教学时,这首儿歌是具有较广流传度的,不少幼儿已经在家中的电视、父母的手机,甚至是游乐用摇摇车上听过多次了,对于这首歌曲是非常熟悉的,并且家长也可能在闲暇的时候带孩子到郊外领略过春天的景色了。所以这首歌的教学可以稍微拓展一下,可以让幼儿简单地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促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心理发展。
总之,从幼儿心理发展理论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学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换言之,幼儿音乐教学需要在心理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构建,这样才更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珊珊.论幼儿心理健康与音乐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2(24):1.
[2]张英梅.实施整合性音乐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26(4):4.
[3]王悦.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23):1.
[4]张海波.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6):27.
[5]徐佳.论音乐教育的优越性以及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J].速读(上旬),2015,(01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