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欧美通讯中西方城市的媒介形象建构
2021-08-16宋朝军
【内容提要】城市形象是邹韬奋海外通讯认知资本主义的桥梁之一。基于寻求救国之路的急切和流亡海外的情境,邹韬奋从话语、空间和人物三个维度入手,建构了一种矛盾交织的西方城市媒介形象。邹韬奋认为,资本主义让城市两极分化,充满对立。邹韬奋媒介话语“辉煌与暗淡”的选择是形象构建的最外围;“显在和隐藏”的城市空间对比,显示了资本主义的残酷现实;城市中“管制与抗争”的人物形象,成为最能引起共情的部分。这三个维度囊括了城市的选择、环境、价值、地标、布局、记忆、女性、族群和外邦人等要素。它们共同搭建了西方城市消极的媒介形象,折射出邹韬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关键词】邹韬奋 话语 空间 西方城市 媒介形象
1933年7月,邹韬奋被国民党特务组织列入黑名单,开始了第一次海外流亡。邹韬奋先后游历欧洲和美国,写下了近200篇旅行通讯。邹韬奋在描写西方城市时着墨甚多,文章共涉及十几个国家。在这些城市里邹韬奋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技术进步,更强调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和残酷。这些通讯成为理解邹韬奋评判资本主义的重要窗口,也为研究邹韬奋政治思想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切入点。可以说,城市的媒介形象成为展现邹韬奋价值取向和政治追求的“缩略图”。
一、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城市“缩略图”
邹韬奋笔下的西方城市“缩略图”不是等比例的缩放,而是借西方现状和问题回应自身的经历,对应本国的落后呼应已有思想立场。首先,邹韬奋全程都怀着寻求救国之路的急切目的。他在《萍踪寄语》开篇就通告了游历写作的根本目的:“心目中却常常涌现着两个问题:第一是世界的大势怎样?第二是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其次,面对发展很不平衡的西方社会,救国目标和民族危亡的焦虑交叠在一起,加之仓皇逃亡的无奈,使邹韬奋选择深刻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歧视和不公问题,并由此上升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在邹韬奋的通讯中,西方城市内部充满对立矛盾。通过媒介话语的选择、城市空间的对比和城市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邹韬奋建构了一个病态的、不公的和无奈妥协的西方城市媒介形象。因此,西方城市的媒介形象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浮现出的“缩略图”,是一个经过筛查和挑拣的传播活动。
鄒韬奋是从哪些方面进行选择挑拣?他是通过什么样的媒介行为尝试构建媒介形象?这些媒介行为背后有哪些政治思考和选择逻辑?
二、媒介话语:辉煌与暗淡
西方城市“辉煌与暗淡”媾和的媒介话语是构建形象“最外围”的内容,也是最明显的媒介手段。遵循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的语篇分析范式,按照诺曼·费尔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提出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框架(文本分析、文本生产分配消费的分析、话语的社会文化实践的分析),不难发现,邹韬奋的通讯不仅在词汇、语法、连贯性和文本结构上凸显了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更是在言语行为、文本连贯性、文本互文性上刻画了一个辉煌和暗淡媾和的资本主义世界。具体来看,邹韬奋的媒介话语集中在城市选择、环境呈现和价值揭示三个层面上,彰显着他对西方权力关系和统治现状的认知。
(一)城市选择:对比强烈的媒介节点
经过有选择的排篇布局,18个城市成为了邹韬奋建构西方城市媒介形象的关键媒介节点。在邹韬奋笔下,这些节点城市中充满着强烈对比——人与人境状判若云泥,旧时压迫与现代剥削大同小异,响亮口号和悲惨现实天差地远……
这些城市的记叙先后经历了三重过滤:韬奋游历→韬奋记录→韬奋详叙。在经历重重筛选后,留下的城市都倾注了邹韬奋的思考,既融入了救国救民的渴望,又灌输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彼时的欧洲刚刚经历了4年的经济危机,人民生活还未走出泥淖,社会生活仍难以回到正轨。邹韬奋在欧美最脆弱的时刻来到这里,看到社会的不平衡,满目尽是底层穷苦群众的呼号。在此背景下,这些城市越发达,“上下之别”越强烈,最终作为一个个媒介节点,奠定了“辉煌和暗淡”共在的西方城市媒介形象。
(二)城市环境:政治至上的传播语境
在邹韬奋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拜物教的特征非常明显,而且更重要的是城市整体都被裹挟在一种“政治至上”的媒介景观中。由此使得媒介形象的建构也处于对应的语境中。在话语研究史中,荷兰学者梵·迪克(Van Dijk)首次将话语分析与媒体报道结合起来,他提出了宏观结构论,强调话语分析的两大视角——文本和语境。对于邹韬奋的西方城市通讯而言,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语境”的塑造是意义审定和情感流露的前提。
在手法上,邹韬奋通过阐述认知过程,穿插背景材料以及强调意识形态等手段,营造了西方城市“政治本位”的媒介形象。同时邹韬奋的观察和记录巧妙运用了删节规则、概括规则、组织规则。邹韬奋在描述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古建筑物时,他谈到了建筑的高大雄伟,但落脚却是对封建时代的批评:“这种封建时代的遗物,不知含着多少农奴的血汗!” 邹韬奋删节了这些建筑的文化意义,将其直接概括成了一种阶级压迫和剥削的产物,组织出了一套社会分化和阶层对立的话语。
在内容上,邹韬奋批判“政治至上”,体现在权力的分配和集中关系上。当时的德国柏林风雨如晦,纳粹政府正千方百计地营造“无限忠于希特勒”的社会气氛。邹韬奋对细节的描写更凸显了“政治造神”的城市政治景观,例如,邹韬奋描写街边店铺的橱窗:“在照相馆玻璃窗内所陈列的,满山满谷的形形式式的希特勒的相片;在雕刻铺子或铜铁铸像铺子的玻璃窗里所堆着排着的,也是大大小小无微不至的希特勒的造像。”邹韬奋对领袖崇拜充满鄙夷,提出了他认可的领袖政治,影射出他对中国的当下政治暗讽:“中国人所要重视的领袖是在行动上事实上有办法为大众努力的领袖,不是挂着空招牌摆着空架子的领袖。”
(三)城市价值:道义冲突的媒介框架
邹韬奋笔下的西方城市包含两类对立价值:内在真实价值和外在标榜价值。两类价值共同奠定了城市形象的传播框架。在价值对立的框架下,西方城市充满着道义上的冲突。亚里士多德认为,情感的深层次语言系统是道义,影响着社会性的集体情感表达。邹韬奋的通讯并没有直接表达强烈的情感取向,而是通过最基本的“道义判断”揭示了西方城市里外不一的价值追求,进而将批判延伸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贬斥。最终在一场降维打击中建构了媒介情感框架,凸显“辉煌与暗淡”的媾和。
“自由”价值不仅是西方城市吹捧价值,更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四梁八柱。在邹韬奋笔下,这份“自由价值”却受到了双重压迫——“事事商品化”的生存规则和无法逃避的经济大危机。压迫下的“自由”不仅畸形而且道义丧尽。邹韬奋称英法城市发行的报纸也只是“纸上自由”,他认为:“尽管听任你在文字上大发挥,尽管听任你在嘴巴上大发挥,但在行动上,这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好像铜墙铁壁似的,却不许你越雷池一步!” 此外,邹韬奋在巴黎看见的“自由的野鸡”也是实例,他直斥经济压迫逼良为娼,所谓“自由”更是伪民主的幌子,邹韬奋一针见血地叙述道:“在表面上虽似乎没有什么人迫她们卖淫,尽可以强说是她们‘自由卖淫,实际还不是受着压迫——经济压迫——才干的?”
三、城市空间:显在和隐藏
邹韬奋的通讯建构了对比强烈的媒介空间,成为形象建构中最关键的逻辑理路和内涵指涉。空间的对比最直接地刻画了资本主义的现实图景。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Lefebvre)在现代哲学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维度外,提出了“空间性”维度。“空间”不仅是事物所处的地点场所,更强调社会秩序的空间化(the spatialisation of social order),带有一种隐喻性,关系的生产也隐藏其中。所以,空间是物质的、精神的,更是社会的。
邹韬奋的通讯将西方城市划分成两种空间——显在空间和隐藏空间,不同的空间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和生活状态。相异的媒介空间背后,显露出资本主义制度蕴藏的不平衡关系。具体方式包括:城市地标划分的关系空间、城市布局划分的区域空间、城市记忆划分的历史空间。
(一)城市地标:资本关系的媒介表征
城市地标建筑映照出城市乃至国家的利益取向和情感号召。在邹韬奋游历的西方城市里,不同的地标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应的媒介表征。在邹韬奋看来,庞大地标被光辉照耀,但在其背后,要么是底层群众苦寻生存出路的身影,要么是某个国家的惨痛历史。在资本的剥削和压迫中,穷民和弱国从未被社会“看见”。其中在威尼斯的纪念塔和马圣可广场旁,邹韬奋观察了总是被忽略的底层苦难;在德国莱比锡战胜拿破仑纪念碑后,通讯反思了资本主义体系下中国的衰败。
在威尼斯邹韬奋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未完工的海边纪念塔,其庞大外观引人注目。然而在纪念塔脚下,来回穿梭的普通人民“衣衫褴褛,差不多找不出一条端正的领带来”。在马圣可广场夜晚灯火辉煌胜于白昼,来往的俊男靓女衣着时尚、行为开放。但邹韬奋很快发现:“这班男女并不是一般意大利人民,多是本国和欧美各国的少数特权阶级,只有他们才有享用这样生活的可能。”类似的建筑也存在于其他城市,邹韬奋以此为媒,展现了在资本关系中同样为人,但生活截然不同的怪异图景。
(二)空间布局:权力分配的媒介“刺点”
邹韬奋关注西方城市的布局,并以此作为判断资本主义社会权力和利益分配的依据。邹韬奋笔下的西方城市具有明显的区隔性,按照阶级、经济状况、职业甚至种族的区别,同一座城市被划分成了泾渭分明的几个部分,展现出多个面孔。其中最可怜、最受压迫的群体居所成为了城市“缩略图”中的“刺点”(punctum)。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明室》中提出刺点的概念,认为“刺点”是画面中一个极不协调的信息,很强的反常性和破坏性藏身其中,“驻扎着晃动的事实,慌乱的情绪”。在邹韬奋描绘的城市形象图景中,贫民窟是最明显的刺点之一,映照着一个城市内的布局分野。
邹韬奋的伦敦通讯中,“东伦敦”是贫民窟的代名词,成为一个扎人眼球的“刺点”。同属一个城市,西边的“西伦敦”聚集了奢华店铺、瓦肆勾栏和豪华住宅。但因经济差距悬殊,与之毗邻的东边却集中了密集的贫民窟,生活秩序混乱、来往之人衣衫褴褛,群众住所阴暗潮湿。邹韬奋归因于人和制度,他认为贫民窟是“世界上任何城市里劳动阶级最集中的一个区域”,同时“贫民窟问题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部分的产物”。
(三)空间记忆:历史力量的媒介生产
邹韬奋的城市通讯中,城市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情状呼应或冲突,在两种具有互文性的时空关系中,媒介传播的力量得到了巨大释放。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历史性是空间生产的必然结果,他强调:“如果空间是生产的,如果有一个生产的过程,那么我们的考察就有了历史性。”邹韬奋笔下的城市或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威尼斯、罗马),或是具备高度发达的经济科技(如伦敦、纽约),或是凭借工业制造一跃成为世界名城(如曼彻斯特、底特律)……正是在昔日辉煌的历史光环下,当下暗淡的发展前景和穷苦百姓更显苍凉。
尤其是在政治性的空间记述中,邹韬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显尖锐。邹韬奋将巴黎见闻和法国“阁潮”“政潮”的媒介记忆强烈地联系在一起。鄒韬奋在巴黎的游历目的是“瞧瞧占欧洲所谓‘民主政治第二把交椅的法兰西”。但他如此描述巴黎众议院:“五点钟起开始开会,五点四十分即闭会,简直是四十分钟继续不断的一场大吵闹。” 同样国家中不同掌权者接替登场,正常的讨论蜕变成低效的哄闹,国家治理更是无从谈及。邹韬奋从一场会议联系到一个历史时期的媒介记忆,进而隐晦曲折地影射中国混乱动荡的政局。
四、人物形象:管制与抗争
邹韬奋通讯中的人物描写是资本主义内核关系的直接揭示,同样生活在一个城市,但不同的人物却处于宰制和被宰制的对立状态,是管制与抗争的关系。其中女性、族群和外乡人是邹韬奋径直描写的三类人群,他们受到制度、习俗和等级观念的管制压迫,同时又将身体、情感和表演等作为迂回抗争的手段,最终管制和抗争媾和。
(一)城市女性:生存救赎的媒介符号
邹韬奋主要将笔触对准了两种城市女性:无奈为娼之女性和生活困顿之女性。为了在经济危机下保得一丝生机,她们要么泪中带笑,无奈做起“皮肉生意”;要么年过古稀,却被迫日夜劳作。邹韬奋笔下的这些女性成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符号,象征着猛虎苛政和生存愿望的对峙。女性符号成为邹韬奋通讯中最柔软的媒介符号,糅杂了他对社会公平和人民救赎的渴望。
“失足女”成为邹韬奋批判欧美社会拜物教的常见媒介符号。这些妇女命运惨淡,在战争频仍和经济恐慌的大背景中,她们一次又一次被社会抛弃,沦为供人享受烟花之乐的“器物”。伦敦一个妙龄金发女子成为了邹韬奋通讯中的一个典型符号,父亲战死、母亲改嫁,之后无钱读书只得自食其力,无奈经济衰败,最终“无路可走,除求死外,只得干不愿干的事情” 。但即使这样,她们也要小心躲避权力的再次压迫,邹韬奋进一步揭露:“因怕警察干涉,仅敢对你做媚眼,或轻声低语。”
(二)城市族群:渴求平等的媒介隐喻
邹韬奋眼中,西方城市内部的不同族群也存在着管制和抗争。在不同城市,矛盾的程度判然不同。例如,邹韬奋在瑞士只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这种族群之间的矛盾,但在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社会结构中,这种对立却成了邹韬奋大书特书的部分。一个极端就是德国柏林社会中的“雅利安人至上”。邹韬奋借此阐述“平等”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隐喻中国社会民族团结的极端重要性。
在德国柏林,邹韬奋驳斥了希特勒鼓吹的狭隘民族观。邹韬奋反对不择手段地实现自身政治利益。但希特勒恰恰如此,他利用“本族至上”的理念裹挟社会民意,希特勒鼓吹:“把人类的种族分做三个范畴——创造者、维持者和破坏者——那么只有亚利安这一种族可算是第一个范畴的代表者。” 邹韬奋认为,正是这种观念,才使得“白种人有政府一切单独生存的权利”的观念大行其道,进而引起对犹太人及其祖先的排斥。邹韬奋嘲讽道:“做子孙的要替百年前的祖宗的性的关系负这样大的责任,而且是无法负责的事情,真可说是含冤莫白!”
(三)“外邦人”:同病相憐的媒介情感
“外邦人”在邹韬奋的通讯中是个特殊存在,规模庞大却飘若浮萍,无法真正融入当地。中国人在其中占据了主体地位,通讯中对其充满了同情和无奈。在邹韬奋看来,他们迫于生计远渡重洋,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要么干得都是当地人弃之鄙夷的营生,要么成为当地人心中道德败坏的代名词,最终形成一种刻板的媒介印象,美国唐人街的中国人就对应此种情况。华盛顿和纽约的唐人街代表着社会暴力团体的盘踞地,他们组织成以“堂”为单位的不同派系。纽约的“堂”不仅划分势力范围,而且动辄以命相拼。在邹韬奋看来,唐人街组织之间的触斗蛮争完全可以影射到中国内战,因为无论最终胜负结果如何,受损失最大的都是群众,而“分赃的好处只是归于所谓‘领袖”。因此,邹韬奋揭示了军阀混战并不存在群众基础:“国内的老百姓用不着内战,不需要内战,而军阀们却用内战来为少数人争权夺利……”
邹韬奋将同情怜悯转化成了批驳国内外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的情感。于国内,他斥责以官僚军阀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压迫穷苦百姓;于国外,他讽刺趁人之危、剥削无止的资本权贵。最终华人只能以精神的麻木抗争“文明”的剥削,在内外的管制强压中谋取生存的弹丸之地。
五、余论
基于寻求国家出路的目的,邹韬奋顶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力,写就了欧美城市通讯。面对身陷大萧条的欧美城市,通讯中的欧美城市形象趋于负面。邹韬奋的媒介话语整体上蕴含着“辉煌和暗淡”的对立。他由此深入,通过地标、布局和记忆搭建了“显在和隐藏”两种的城市空间,用女性、族群和外邦人搭建了“管制与抗争”并存的媒介人物形象。空间和人物的媒介建构呼应、反哺着媒介话语,邹韬奋的通讯最终完成了一个集聚历史性、立体性和个性化的形象建构闭环。邹韬奋提供了一个认识西方形象的角度,同时也应理解,总体的评价应当从更多视角综合考虑西方社会的历史性、特殊性和复杂性。
参考文献:
[1]邹韬奋.萍踪寄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2]邹韬奋.萍踪忆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3] [美]爱德华·W·索亚.第三空间[M].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London: Blackwell Ltd., 1991.
[5]贾斐.论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2.
[6]刘涛.符号抗争:表演式抗争的意指实践与隐喻机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作者简介:宋朝军,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