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旋地转 晕得像坐过山车

2021-08-16江晨

健康博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耳石小唐主任医师

江晨

然而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發病率已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成为困扰国人的常见健康问题。

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病,中医称之为“气瘿”、“肉瘿”,是甲状腺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多发生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并可见到或触及大小不等的单个或多个结节,患者大多数都存在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史,发展到晚期容易形成多发结节。

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的原因包括:

●饮水、饮食摄碘过低或过高,出现甲状腺肿大。

●摄碘量失衡引起,青春期、妊娠、哺乳期需碘量相对增加导致摄入相对不足,易出现甲状腺肿大。

●感染性疾病引起,如因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甲状腺炎,也被称为亚急性甲状腺肿。

●长期食用某些食物,如长期大量吃卷心菜、木薯,萝卜和芸香菜等含有硫脲类的致甲状腺肿的物质;久食大豆会妨碍肠道内甲状腺激素的重吸收,继而引起甲状腺激素的相对不足;长期食用豌豆、花生等也有可能引起甲状腺肿大。

如何保护甲状腺

当发现甲状腺肿大后,要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甲状腺彩超等检查。如果出现因甲状腺肿大导致的压迫症状,如睡觉时憋醒、打呼,食管出现吞咽不畅,或是声音嘶哑,以及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必须立即就医,必要时可考虑手术。

已经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不论治疗与否,都要定期随访复查,一般来说,6~12个月要复查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严密监控病情发展和变化情况,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日常做好甲状腺的保护就是预防的最佳手段。

●合理饮食

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既有缺碘性的,也有高碘性的。在一些碘缺乏的地区,要注意食用加碘食盐来补充碘元素,在沿海地区以及水土中碘元素不缺乏的地区,不可盲目增加碘摄入,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日需摄入100~200微克的碘。

日常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和钠盐摄入为原则,少用辛辣刺激性佐料食物,食物应软易于消化,富于营养;不要多食高碘食物,比如:海带、紫菜、海蜇、海苔以及藻类食物等,防止甲亢控制不良。平日里戒烟、少喝酒、浓茶和咖啡。

●注意食品安全

由于甲状腺组织需要合成甲状腺激素,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生化合成反应,而催化这一反应所需的酶容易受到有害化学物质的破坏和干扰,特别是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硫氰酸盐、过氯酸盐、农药、有害化学气体、过量的食品添加剂等。当食品中出现这些化学物质时,容易诱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同时要杜绝吸烟等不良嗜好,还应减少油炸、烧烤、腌制食品的摄入。

●调控情志

甲状腺是属于内分泌器官,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激素的分泌,如果情绪总是出现波动,就会导致甲状腺无法正常分泌激素,会加重病情,中医很早就认识到情志不调可以致病,尤其“喜怒忧思悲恐惊”过极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而情志过极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同样密切,特别是工作压力大,精神情绪不畅,经常郁闷易怒的人。因此,要善于调控心态,积极摆脱不良的情绪刺激,做到心平气和。

患上甲状腺疾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仅能更好地维护甲状腺功能,更能提前预防更严重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也要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增强免疫力,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耳朵里的病

小唐自幼既不晕车也不晕船,近来,却被反复发作的眩晕折磨得痛苦不已。“有时熬夜用电脑打游戏或者长时间玩手机,会突然莫名其妙晕起来,天旋地转并且越来越严重,甚至会恶心呕吐!”最多时,他一个月要发作十多次。小唐走了多家医院也没有得到明确诊断,有说是脑供血不足的,有说是颈椎不好的,还有说是“耳石症”……病因五花八门,药吃了不少,按摩、针灸等理疗方法也试了个遍,但就是不见好转,病情仍然反反复复。

“基本上治疗后,坚持不了多久又会复发。”小唐说发作时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让他极度恐惧和痛苦,他不愿意起床,更不愿意下地行走,晕得简直生不如死。因曾被怀疑过是“耳石症”,小唐慕名找到浙大一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柴亮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就诊,经过一系列详细检查,他被确诊为“梅尼埃病”,因用药控制效果不理想,最终柴亮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为小唐实施全麻下的右侧三个半规管填塞术,解决了小唐的眩晕问题。

梅尼埃病是什么病

柴亮主任医师介绍,人的耳朵从外向内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又称迷路,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膜迷路含有淋巴液,梅尼埃病的发病部位就位于内耳的膜迷路内,是膜迷路积水所致,通常会影响人体一只耳朵。这种疾病会引起耳朵的压力或疼痛感、严重的头晕或眩晕,听力下降和鸣叫或咆哮的噪音。

在浙大一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眩晕患者中,梅尼埃病是一种常见病。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发病,但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0~60岁人群,患病率为50~200/10万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

这种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发作时患者往往站立不稳,恶心、呕吐,感觉自己周身的景物、天地都在旋转,伴有出汗、耳鸣、耳闷、听力下降、不敢睁眼、不敢翻身等情况,只能卧床,且只能选择一种姿势卧在原处,不能乱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眩晕反复发作,患者听力逐渐下降,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导致全聋。

目前,关于梅尼埃病的病因及病理学机制,学术界尚无定论。有多种假说,如变态反应、自身免疫、遗传、病毒细菌感染、迷路破裂、内淋巴管机械性阻塞、内淋巴液循环障碍等。虽然梅尼埃病发作时症状剧烈,但病变集中在内耳系统,所以患者往往不会有生命危险。

“既往梅尼埃病主要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但眩晕缓解率较低,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使得部分患者眩晕始终得不到有效治疗。”柴亮主任医师介绍,像小唐这样的中晚期梅尼埃病患者,过去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迷路切除术、前庭神经切断术等,前者术后听力会完全丧失,后者则需开颅手术,不仅创伤大、手术风险也高。医生结合小唐个人情况,决定采取半规管填塞手术,在小唐耳后作切口,在显微镜下寻找直径仅1毫米的半规管,并在管腔外侧壁磨开一小眼,再以筋膜组织填塞其中,以减少内淋巴液的流动刺激,这种治疗方法对手术者的技术要求极高,但却对患者创伤小、疗效好,听力的保存率较高。

医生强调,梅尼埃病和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突然发作时症状十分相似,是耳鼻喉科是最常见的眩晕病因,大约有1/3的眩晕患者都是耳石症。二者容易发生混淆,从发病症状上看,最主要区别是梅尼埃病是眩晕、耳聋、耳鸣及耳内闷胀感,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为20分钟至12小时不等;而耳石症发作時间很短,往往只有数秒,通常不超过1分钟,没有耳鸣耳胀,没有明显的听力下降。

头晕、头昏、眩晕的区别

在很多人眼中,头晕、头昏、眩晕三者没什么不同。而在专家眼中,这三者天差地别,它们之间不仅症状不同,病因也不一样。

●头晕:头重脚轻,身体不稳,有失衡感、方向不稳定感,间歇性地出现自身摇晃不稳的一种感觉,不会视物旋转,多数与神经系统有关。

●头昏:头脑昏沉或迷糊不清醒的一种感觉。多数是因为全身疾病(例如感冒发烧)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

●眩晕:顾名思义,它以“眩”为特征,明明身体不动,但感觉外界天旋地转,翻滚升降,这极有可能与我们人体内主管平衡感的器官———耳内“前庭”的结构有关。

柴亮主任医师介绍,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病的中老年患者,眩晕发作时症状严重,且有神志不清的症状,首选急诊的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判断有无颅内出血、脑梗死。但很多人不知道,耳朵问题也是引起眩晕主要的原因之一,发生眩晕除了看神经科,还应该到耳鼻喉科或者专业的眩晕中心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当眩晕发作时,应立即坐下或抓住旁边物体,防止跌倒引起意外伤害。能躺下时,要以侧卧为主,防呕吐所致的误吸甚至窒息。当出现天旋地转的眩晕,同时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听觉问题时,要尽快进行听力、前庭功能诊断等耳功能诊断,来确认问题是否出在耳朵上。

猜你喜欢

耳石小唐主任医师
保持耐心,才能享受爱情
封嘴也欢乐
耳石症如何治疗
医生值夜
猛一转身就眩晕或由耳石症引发
你了解耳石症吗
“拖延癌”晚期,有救吗?
耳石不是“耳屎”
爱打瞌睡可能是病
健康育儿尽在《母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