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微课制作中需要厘清的五个问题与对策

2021-08-16沈贤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21年7期

沈贤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微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但目前一部分教师制作的微课依然存在很多误区与不足。文章从微课的形式、微课的制作方式、微课的制作流程、微课的设计步骤及微课设计中的三个重要过程来进行阐述,以期解决微课制作中的一些难题,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可汗式微课;知识类型;知识结构化;知识萃取;媒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14-0093-04

微课制作要经历教案构思、微视频制作、微练习设计等多个环节。微课制作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视频录制,而是一系列教学设计的合理表达。好的微课令学生“茅塞顿开”,从而触类旁通地了解知识的全貌,对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微课更是“停课不停学”思想指导下最优的教学补充。

一、明晰微课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从形式上看,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微课形式,如可汗式、胡铁生式、李玉平式、周雄俊式等。这些专家学者的研究为微课制作提供了更多思路与方法。

可汗式微课是授课教师在一块触控面板上选取不一样的颜色,一边画,一边录制。计算机软件会将教师所画的内容全部录制下来,最后上传至网络平台。该微课制作过程比较简单,也易于复制,没有精良的画面,也看不到主讲人,其目的是带领观众对特定问题进行思考。

胡铁生认为,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1]

李玉平式微课着重课程教学的“三小”研究,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该类微课经常是用5分钟时间来讲述一个故事,引出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注重对学生品质的培养与塑造。

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上述三种形式来提升微课的教学效果。在微课的准备阶段,从“小”出发,借鉴李玉平的思想,认真选择主题并构思微课给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用与创新能力带来的长远的影响。在微课的实施阶段,笔者认为胡铁生的思想较为重要。长久以来,微课被认为只是一段微视频,而事实是微课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资源,不仅包括了知识点的视频讲解,还包括了提供给学生的练习与测试等众多内容,只有教师讲解与学生有效反馈的结合才能制作一节优秀的微课。对于日常教学,可采用可汗式微课,因为它摒弃了一切会对学习产生干扰的因素,把知识本身直接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减少了无意识注意,增强了有意识注意,使得学生学习的专注度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二、了解制作方式,选择合适的制作途径

在微课的制作方式中,最常见的是课堂实录模式,教师利用摄像机对教学过程或者书本进行拍摄,在拍摄的同时做讲解,然后把摄像机内的视频导出并上传至教学平台。这种方式对于信息技术能力较弱的教师较为实用。

其次是内容录像型。与课堂实录模式不同,内容录像型一般会使用一些基本教具,主要录制教学和操作的具体内容,教师一般都不会出镜,只还原解题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后期的拼接形成一节微课。

第三种是屏幕录制型。在此模式中,教师会选择一些微课录制软件,如DV白板录制、绘图板、几何画板、Ccamtasia、Bandicam等软件,先通过屏幕录制的方式来准备微课的视频素材,再由后期的配音来准备声音素材,最后通过合成视频素材、导入配音、添加过渡动画等过程完成微课的制作。

上述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对于信息技术能力较弱的教师来说课堂实录模式较为合适,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录像前要写出所录课程的详案,并准备好相对应的各类教学素材,由此可以提升微课录制的效率。有一定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适合制作内容录像型微课。由于教师可以在合适的地方进行停顿,可分段录入相关内容,录制结束后可利用视频剪辑软件进行适当的剪辑与合成,这种微课的质量通常要高于前者。屏幕录制型微课的制作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学习常用的视频剪辑软件。虽然学习制作的初期会比较辛苦,但在熟悉了制作软件与流程后,就可以大幅提高微课制作的效率,从而实现教师的思路与想法,完整表达教师的教学意图。

三、理清制作流程,规范微课制作

微课的制作流程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明确目标。所谓明确目标,首先要进行课题的选择,课题宜“小”不宜“大”,一节微课只宜讲清楚一个知识点,如果一个示例中有多个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应把其拆分成多个由浅入深的层次模块,依次进行讲解。另外,还要明确该主题的价值性,一个有价值的主题必须符合學生的现状、符合现有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当选择适合且有价值的课题时,微课的目标就会变得清晰、明了。

第二步是分析微课内容。在分析内容的过程中,一般先对知识的类型进行分析,认知心理学家 Anderson 根据知识表现形式对知识进行分类,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2]对于陈述性知识,微课中要注重知识获得和保持之间的关系,使得形成条件发射状的记忆效果;对于程序性知识,它的学习需要有结构化的记忆方式,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习者理清知识的脉络,更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分析内容结束后通常是对内容的分解,通过分解能发现内容之间的联系,再通过这些联系来理清内容的脉络。内容的分解还可以使内容模块化,更利于微课的拼接与组合。内容在分解后更符合微课的特征,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由此可见,内容分解是分析微课内容的重要步骤。

第三步是选择微课类型。类型主要有包括课堂实录、内容录制、屏幕录制等。上文“制作方式”部分已经详细阐述此处略过。

第四步是作品设计。首先要考虑片头和片尾的设计。片头和片尾作为微课的说明部分不必太复杂,片头显示课题名称和制作者,片尾显示制作单位、日期即可,把更多时间留给微课具体内容的制作。其次是微课讲解过程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先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最好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出发点,设置情景,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然后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微课讲解过程,在课程结尾时对微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简单的练习与作业。第三是对微课素材进行处理,包括对学生素材和教师素材的设计与处理。学生素材的处理应该分类明确、易于学生的使用;教师素材则要做到能展示知识的全貌。同时教师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素材是为内容服务的,通过对素材的合理设计与处理,才能够在技术实现阶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步是技术实现。若想把微课作为常态教学方式来进行应用,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工具的选择,如上文提到的Camtasia就是一款非常适用的屏幕录制与后期制作软件;其次是素材的准备,很多教师习惯于一边查找素材一边制作,这样做会拉长微课制作的周期,同时也不利于制作的连续性,所以建议在规划好内容、收集整理好素材后再有条不紊地开展微课设计;第三是作品的集成,在这个过程中把素材进行拼接与整合。

要打造一节精品微课或是完成对于学科特性较为重要知识点的微课制作,可以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通过与专业技术人员合作来体验专业微课制作的过程,这也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微课的制作流程是明确目标、分析内容、选择类型、作品设计、技术实现的过程。如果能够了解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按照规范的方式来制作微课,不走捷径,踏实地完成每个步骤,相信每位教师都可以制作出优秀的微课。

四、熟悉设计步骤,完善微课设计过程

本文以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七年级《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部分“信息安全”为例,对微课设计的六个步骤进行说明。

1.列出课程中的基本概念

在微课设计的初期,对课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应该先逐一列出,再对这些概念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出合理解释。例如,在“信息安全”的讲解中,应当重点指出密码技术、信息的可伪性、计算机木马与病毒等基本概念,通过这些概念的陈述为微课制作定下基调。围绕合理且有价值的基本概念而进行的微课制作必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准备引言,为学习提供基本背景

引言作为课程的导入环节,关系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合理的引言能为课程的展开提供背景。“信息安全”的引言如果仅仅是“请同学们注意了,信息安全关系到你的生活”,就难以提起学生学习兴趣,但如果是“同学们知道黑客和红客有什么区别吗?知道中美的黑客大战吗?”学生可能立刻会被吸引。因此,合适的引言能快速把学生带入课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一则网络安全故事为“信息安全”的讲授提供必要基础。由此可见,精心设计的引言可以较快地带入课程内容,给学生带来沉浸式体验。

3.对重要概念的阐述和解释

概念的阐述和解释是微课设计的重要环节,花费的时间大约占据微课总时长的三分之二。例如,“密码技术”是比较重要的概念,主要分为加密和解密技术,由于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所以在讲解简单加密和解密的原理后,把重点放在密码设置的复杂度方面。从密码的长度、密码字母的种类(数字、字母、特殊字符等)入手,让学生明白简单的六位数字密码共有100万种组合,而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运算3亿次,密码很容易被破解,同样是六位密码,如果换成“数字+字母+特殊字母”形式,大约能有上万亿种组合,这是一种几乎不能被破解的强密码。如果把密码长度增加到八位甚至更多,就足以保证隐私安全。通过直观的数字展示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每节微课时间很短,只能说清楚1~2个重要概念,教师应力求用生动的实例来对重要概念进行阐述和解释。

4.归纳与小结

一节微课只有5~10分钟,会有学生会因为总结能力弱而忽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在微课的最后,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布鲁纳认为,教师首先应明确所要构建的学生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能画出各组成要素的关系图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再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得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上“死”的知识变为学生自己“活”的知识。[3]归纳和总结是一个把学科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对整节课有宏观了解,并串联起所有知识,将教师想表达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能掌握的知识。

5.制作微课,并视频化

制作微课并视频化的过程上文中已经有了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6.学习任务单、微练习、微测试

学习任务单、微练习和微测试都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方式。学习任务单主要由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任务、检测与小结五部分组成,主要目的是在帮助学生理清课程重点和难点的同时,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微练习或微测试的目的性更强,用来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结构的掌握和迁移程度。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分类,学生认知的层次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前五个层次都是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过程,而“评价”指的是练习或测试的过程,只有拥有“评价”层次,才能使整个认知过程变得完整。对于学生来说,“评价”可以检测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对于教师来说,“评价”可以帮助其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笔者认为,学习任务单是以知识总结为主要目的、学生练习为辅助的评价形式,主要用于记忆型知识的微课,在思维梳理的基础上通过记忆和背诵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微练习或微测试则偏向于需要理解的知识体系,通过测试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作出评价,因此,对于需要灵活掌握和应用的知识,可以使用微练习或微测试的方式来检测学习效果。学习任务单、微练习、微测试是微课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教学效果会更为理想。

五、设计微课,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微课

微课设计中有三个重要的过程,分别为知识萃取、教学设计、媒体设计。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來设计这三个过程的内容,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

1.知识萃取

着重考虑教学的基本点和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对于普通课堂教学来说,上课内容不需要进行大幅度修改,但微课就不一样了,在微课设计的初期就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重新组合,以及通过合理优化把最核心内容提取出来,并进行知识的再加工,从而形成符合学生认知体系的微课内容。教学内容的可视化也同样重要,把扁平的知识体系转化为立体的教学模式,形成适合录制视频的知识和内容,这需要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作为引导,辅以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最好还要有合适的教具,把教学内容变得丰满而有趣,使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效果达到最优。

2.教学设计

首先是设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进度与模式,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通常只需考虑三维目标即可。微课的教学目标需要更为细化与具体,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过程与反应,该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升华与延伸。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不论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接受式学习,还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发现式学习,都有其使用的场合。发现式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用于学生的实践,因此不符合微课的时间特性。所以,在设计教学方式时,可以尝试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同时在课后的学习任务单或练习中融入更多的体验式内容,满足学生对知识体验的需要。

3.媒体设计

首先是媒体的准备,包括视频媒体、声音媒体、文字媒体、动画媒体等的准备。不同媒体的准备策略各不相同,以声音媒体为例:首先要准备好文字稿,然后在视频媒体录制完成后针对内容分段进行录音。该策略的优点是声音媒体是准确的、精炼的、品质高的,但是也会耗费教师比较多的录制时间。笔者建议,对于一些可以重复使用的关键知识点采用后期录音的方式来得到声音媒体。媒体准备是一件繁琐的工作,如果准备充分,微课的制作过程就会变得简单易行。

其次是视觉效果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微课学习时感觉舒适。要注意镜头的稳定性,如果镜头在教具或书本之间不断晃动,就容易让学生产生眩晕感;要注意场景之间的切换,用一些转场过渡效果会使微课教学更自然;还要注意镜头的语言,如推进镜头表示突出重点部分、拉远镜头表示对于整体结构的归纳等。好的视觉效果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微课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变革,形式变得更加合理,制作方式也更为简便,教师只需理清微课制作流程、熟悉微课设计步骤并认真设计每一节微课,就会制作出符合学生认知、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微课。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滿志敏.不同知识类型的预习型微课呈现方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0.

[3]李想.布鲁纳教育文化思想探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