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SPOC、翻转课堂的三位一体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2021-08-16钟大鹏张艳红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微课

钟大鹏 张艳红

摘   要: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文章以《影视艺术欣赏》课程为例,采用行动研究、定量分析、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课程进行“微课—SPOC—翻转课堂”三位一体的混合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在解构传统课堂教学并重构新型教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同时改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成效。

关键词:微课;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14-0053-04

一、引言

近年来,微课、SPOC、翻转课堂、混合学习已成为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微课作为支持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资源,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和喜爱;SPOC作为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混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弥补了MOOC(慕课)的不足;翻转课堂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课外知识学习、课堂知识内化的一种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的全新模式,它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活动驱动学习,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参与和学习专注度,重视弹性和动态学习。本研究针对高职生普遍存在的缺乏自信、学习被动、自我效能认识不高、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知识技能内化不足等问题,充分利用微课、SPOC、翻转课堂各自的优势,通过构建“微课—SPOC—翻转课堂”三位一体混合教学模式,以《影视艺术欣赏》课程为例,开展教学实践,探索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并检验实践效果,以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相关概念

1.微课的内涵及特点

微课(微型教学视频课)是时间约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微型视频课。国内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教学视频,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辅助性内容。微课具有短小精焊、主题突出、针对性强、资源多样、半结构化的特征。微课特别适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方便学习者自主探究学习。

2.SPOC的内涵及特点

SPOC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2]。随着混合理念的不断创新,SPOC已发展成为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一种教学新模式。与MOOC相比,SPOC具有小规模、限制准入、在线资源丰富等特点。SPOC可充分利用MOOC的重要特征,借助微课等高质量的课程资源,通过实施混合教学,创造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3.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点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借助教师提供的微课、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课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答疑解惑、成果展示、基于任务的小组协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从而引发师生角色、课程管理、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的变革。翻转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特点,强调学生主动思考,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

4.混合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教学是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对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兼备了开放性、个性化、交互性和适度的面对面互动教学等特点,可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究、相互协作、获得指导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体验。

三、“微课—SPOC—翻转课堂”三位一体的混合教学实践

本研究在联通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通过吸取普通院校的SPOC混合教学成功经验[4-6],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构建了基于“微课—SPOC—翻转课堂”的三位一体混合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基于SPOC学习平台,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提供学习支持,整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基于该模式,笔者以广西教育学院2018级50名选修《影视艺术欣赏》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16周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效果分析。

1.课前环节设计

(1)教学内容与目标分析

《影視艺术欣赏》属于人文素养教育通识课程,是一门公共选修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影视艺术基本知识、影视作品解读方法、微电影创作等。通过对影视艺术基本理论、知识、原理和方法的讲授,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中外优秀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美学意蕴,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欣赏水平,提升学生的影视媒介素养。

(2)学情分析

选课对象是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对观影有着共同的兴趣,但又普遍存在影视欣赏水平不高、影视媒介素养较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问题。部分学生选这门课的动机是认为影视艺术欣赏课就是看电影,作业要求低,考试简单,容易拿学分。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情况,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本课程的思想认识。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成效。

(3)微课开发

微课开发包括微课设计和微课制作。微课设计包括内容设计、媒体设计和画面设计。在进行微课内容设计时,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分解教学内容,微课内容既要保持相对独立,又要具有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关联,以保证课程内容的模块化和关联化。微课知识内容的分解设计主要是基于知识点的设计,即每个微视频均是独立的知识点。例如,在设计“景别及其造型功能”微课内容时,先单独介绍“景别”的概念,然后讲述“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内涵及特点,再延伸出不同的“景别”与运动镜头之间的关联性,帮助没有专业背景和专业认知的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该概念及其特点。媒体设计应针对不同教学目标(知道、理解、分析、应用、综合、评价),选择适合讲解不同知识点或适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媒体(文本、音频、视频、PPT、Flash动画等)。例如,“景别”是一个较为综合性的知识点,通过运用“PPT+视音频”的媒体设计,突出微课内容的可视化、形象化和直观化。画面设计包括微课的模板形式、内容布局、色彩搭配等。在具体操作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微课特点进行不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标题性画面、叙事性画面、解释性画面和过程性画面的合理选择,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

常见的微课制作方式有四种:基于PPT的微课制作、基于拍摄的微课制作、基于动画的微课制作、基于录屏的微课制作。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综合多种制作方法,如“PPT+拍摄”制作微课等。不同类型的微课可采用不同的制作方式。例如:理论授课型、感悟型微课常用PPT、录屏的制作方式;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微课常用拍摄、录屏和动画等制作方式;推理演算型微课常用“手绘板+电脑录屏”、Pad录屏和录课笔等制作方式。在《影视艺术欣赏》课程的微课制作中,笔者主要采用了“PPT+拍摄”的制作方式。为了使微课更加完美,后期可选择运用Camtasia studio、会声会影、剪辑师等视频编辑软件对其进行美化编辑。

(4)SPOC平台搭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而是一个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强调学习环境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基于这一理论,笔者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清华大学“THEOL”在线教育综合平台),根据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对SPOC平台进行搭建,为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创设教学环境。SPOC平台主要设置四大模块:模块一为基本信息单元,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师信息等;模块二为课程学习单元,包括课前导学、学习任务单、微课视频、课件、电子教材等;模块三为拓展学习资源单元,包括短视频、音频、动画、阅读材料、优秀案例等;模块四为课堂活动单元,包括课堂作业、答疑讨论、在线测试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将相应的资源上传至平台,同时设计好各章节的在线讨论主题和在线测试题目,增强线上互动并提升参与度,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

2.教学实施

笔者以《影视艺术欣赏》课程“画面艺术”模块中的“景别及其造型功能”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说明教学实施的过程。

(1)课前学习

“微課—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突出“先学后教”,在讲授前将知识放至SPOC教学平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平台上的微课视频及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在线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按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学习开始前,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在SPOC平台发布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资源,如单元教学计划、微课、学习任务单、微视频、讨论主题、测试题等。教学资源设计的质量和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学习开始后,学生借助PC机或智能手机登录SPOC平台查阅学习任务单(如表1所示),对任务进行解读,并根据任务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或同伴协作学习。学生通过观看“景别及其造型功能”系列微课视频,掌握景别的概念、景别的划分、景别的造型功能及其作用等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分析教师线上提供的优秀影视作品或影视片段中所呈现景别的作用。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随时把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发布至平台的答疑讨论区,求助教师或同学,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和答疑。在平台教师端,教师可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即时给予反馈。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的讨论区对课程教学提出建议,教师对合理的建议加以吸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自主学习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在线测试,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测试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进一步“以学定教”。此外,在线交流区中可以设置讨论主题,师生共同在线参与探讨与交流,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2)课中活动

课中活动是线下课堂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也是促进知识内化和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环节展开:第一,答疑解惑。首先,让部分学生陈述景别的概念、景别的分类、各种景别的特征及其造型功能等内容,检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针对学生课堂陈述的情况以及课前自主学习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以典型案例进一步阐述景别造型功能等重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景别在影视艺术中的意境及重要作用,对重点内容加以强化。其次,注重学生的参与性,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相互讨论出现的问题,实现知识内化。第二,基于小组协作的专项任务训练。在本单元教学中,设计了景别造型专项训练,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以室内外为场景,通过手机录像模式,分别以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方式拍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画面,并进行效果对比。为了提高难度,要求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因为有了故事,就需要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可以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进行拍摄训练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与帮助。第三,成果交流展示。任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代表汇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总结反思等,使学生能够共同提高。

(3)课后拓展

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课中任务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对较难掌握的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复习强化,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课中促成的内化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围绕单元主题,设计相关的拓展任务,以强化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在提高影视艺术素养方面,除了影视知识的学习外,通过实践更能从感性上体会到影视艺术的魅力。本单元学习后,教师设计并发布课后拓展实践任务——制作3分钟的微视频。教师对微视频作品的制作提出具体要求:可利用智能手机摄像功能和强大的App视频剪辑功能进行创作;视频作品必须包含各种景别及其造型,并体现出一定的主题,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组建团队,制定任务实施计划,进行分工协作。整个实践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以保证任务进度和完成质量。任务完成后按时把录制好的作品发布至平台,一方面可以形成生成性共享资源,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可供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和深度讨论,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还可以学习优秀作品的制作方法。拓展性的实践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对影视艺术的感受和体验更为直观,更好地促进了知识的应用迁移。

(4)评价反思

科学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影视艺术欣赏》课程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为主,通过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学习全过程评价。完整的教学活动结束后,依据设计好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相应的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学生通过反思,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效。教师通过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效果分析

(1)教学活动参与度较高

课前、课后学生在SPOC教学平台访问课程的总次数达到9051次,其中,次数最高的学生访问了182次,次数最低的学生访问了67次,人均访问92次;观看课程微课视频及其他教学资源的总时间为74362分钟,人均887分钟;提问及讨论数为157次,人均5次。70%的学生能够在课前通过SPOC教学平台和QQ群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课中学生主动提问、积极发言,气氛十分活躍。课后学生在完成拓展任务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探索、认真协作。数据及教学活动表明,该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较高并且互动性较强。

(2)学习效果显著

为了进一步验证学习效果,结课后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全班50名学生全部在线提交调查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采用“微课—SPOC—翻转课堂”三位一体混合教学模式,总体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学习绩效。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习自控能力差、信息能力较弱的学生,还不太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

四、结语

“微课—SPOC—翻转课堂”三位一体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同时改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成效。该模式的有效应用,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微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及教学策略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3]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4]付艳芳,杨浩.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7(26):36-41.

[5]李佐.高职大学英语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1):76-80.

[6]陈子超.基于微课和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9):130-134.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