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式的诗歌鉴赏之炼字课例研究
2021-08-16马相中
马相中
学生真正的审美鉴赏能力应是源于内心、主动愿景下的审美态度和鉴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有所创新,而具体的落实就不得不在变与不变中前行。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在游戏的模式下,不断主动地完成一些任务,如:跑步打卡、芭芭农场、蚂蚁庄园等。其实质就是因为游戏让人们明确了最终目标,而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人们势必会遵守游戏的规则进行逐步操作。在游戏的过程体验和反馈中,游戏参与者的心理或物质方面得到满足,进而使人们主动参与并坚持参与到游戏之中。以此推及,我们觉得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若有类似游戏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而有效果。那么,在我们研究诗歌鉴赏时,是否可以把游戏中的这种魅力因素融入到教学中?下面我们就从“炼字”的角度,研究一下游戏式的引导,完成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目标,引出主题
1.明确语文高考中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
在此处可以设计传统的抢答模式,以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落实诗歌鉴赏中相关的基础知识。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明确高考中关于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理解诗歌内容、背景、题材、作者,以及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方面。
2.明确何谓“炼字”?
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文章中对字词进行精细的推敲和艺术加工,从而使所用的字词变得形象生动、含蓄深刻。这种在用字方面能够达到简练精美、表述准确的表达效果便是炼字。
二、游戏式导入,制定规则
限时一分钟完成下列“填字”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可设奖品。
例:试析苏东坡、苏小妹和黄庭坚如何完成“填字”作业——“轻风____细柳,淡月____梅花”。
此处可先情景导入,讲述苏东坡与苏小妹的故事,然后提出限时要求和“填字”具体要求。如,需填一个动词,含蓄、唯美,能具体说出所选词缘由,可以小组研讨等。苏东坡、黄庭坚、苏小妹分别用了“摇”“映”;“舞”“隐”;“扶”“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填的字进行比较式的点评引导。在学生的讨论或教师的及时反馈下,可鉴赏出苏小妹在诗中扣紧了“轻”“淡”二字。这种“轻”可体现在对细柳的轻扶之上,不是“舞动”更不是“摇动”,因此“扶”字可谓用词十分精当。而月光下,梅花的极“淡”之处以一个“失”字更令人叫绝,把“隐”和“映”的效果都能融为一体,所以苏小妹的用字,比苏东坡和黄庭坚的诗更胜一筹。
清代著名学者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炼字,其实就是使“意”。鉴赏中,我们更强调“意”的重要性。我们在诗文中推敲某个字词时必然离不开去结合“意象”“意境”。也就是说,诗文中意象与意境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这就要求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必须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以点带面地去理解。所以刚刚苏小妹一个“扶”、一个“失”字更能紧扣“风轻”和“月淡”,使其更具感染力和美学性、启示性。
三、真题竞赏,增强自信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问1:第二句中“望”字若换成“空”字好不好,为什么?
分析:可设计分值,用积分的形式反馈竞赏结果。“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营造空旷的意境,流露出超然心态。
问2: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分析:“闲”既是环境的“宁静”之境,又是一种“闲适”之情,“人外”应是“世外”之意,“闲”勾勒出“小台”的“宁静”景物特征,又表达了诗人远离世间的喧嚣的“闲适”之情。
此处可由学生总结不同词性的词语所体现的鉴赏效果,每个词性可以设置不同的分值,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的积分,以游戏的形式将易说出的词性和难想到的词性由低到高进行分值设置。如:关于形容词,我们需注意所用的修辞和形容词活用情况,可从修饰的生动传神和语意双关方面入手(1分);关于动词,我们要分析其动态美,可从人或物的动作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2分);副詞讲究恰到好处的某种程度状态(3分);叠词除具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外,更要注重其强调作用和生动形象的效果(4分)。
四、主动参与,归纳成果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问: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第一步:关注含义(结合意境),网,网子,网罗。丝丝的小雨被编成了网子。
第二步:描述景象(注意手法),小雨想要网住春天。用了想象、比喻、拟人。
第三步:点明作用(关联情感),生动、新奇地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解读: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可从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以及风雨摧残而落花狼藉的景象得知。如丝小雨,似乎是要将春天网住,比喻中带有拟人的新奇语言,使诗文的画面感增强,更具艺术感染力。此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描写画面,进行游戏式的竞赛描摹赏析。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出“炼字”在诗歌鉴赏中的鉴赏思路:释词义+描景象(兼手法)+写情。
五、成果巩固,鉴赏建模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问: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如何?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解读:此句中的“穿”字呈现了作者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孤独徘徊的情绪。而诗句中的“数”是一个动词,在此处可理解为细数,诗人坐在林中悠闲细数萤火虫的神态,更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苦闷无聊的心情。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问:请简要分析诗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
若使学生主动有效地进行鉴赏,我们必须研究出任务的驱动性。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简·麦戈尼格尔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强调“游戏”规则的重要性,人们可以沿着规则去完成任务。所以,诗歌鉴赏中,鼓励学生自主研讨、实现鉴赏建模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这种建立起的“模式”即所谓可寻的“规则”,学生可依规寻找到解题成功的愉悦,哪怕只是思路、结构上的提升。以上文为例,我们可先明确该诗的画面感,让学生打开想象的空间,身临其境,进入到视觉美之中。以写、读、分享的形式共同体味这里田野外上涨的河水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明亮夺目以及雨后更加富有层次的“碧峰”。然后,以竞答的形式点明诗中“明”和“出”二字,展现的雨后的“新晴”。进而引出诗人爱自然、爱生活的情感,以及描绘出这幅意境清幽秀丽的天然风景画。
在游戏式的互动参与中,学生将规则、条件、思路转化为对诗歌鉴赏能力的自信。教师对学生的成果及时进行反馈、表扬,更进一步形成“鉴赏建模”。以目标、成果为导向,建立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教师的及时反馈,不断带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真正实现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最终不仅得到鉴赏审美能力的提升,更能形成赏析思路。如,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表感情、谈作用),即,鉴赏建模(品味关键词炼字)的三个步骤:确定关键字词;明确字词含义;分析作用效果。
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在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新能力提升中,我们从诗歌的“炼字”角度,积极创设以“目标明确、规则清晰、反馈及时、主动参与”为导向的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模式。
(责任编辑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