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结核性胸膜炎围术期的护理需求及干预策略
2021-08-16河南省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464000姚蕾
河南省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464000)姚蕾
结核性胸膜炎为临床常见肺外结核病,是由于结合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自溶产物进入机体胸膜腔而诱发的胸膜炎症,可导致胸腔积液及全身中毒症状,造成呼吸困难,严重威胁患者健康[1]。开胸手术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方案,治疗效果确切,但由于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多数患者对疾病及手术过程不了解,存在明显负性情绪,不利于临床治疗及护理。如何改善患者围术期不适症状是临床护理的重要措施,但制定高质量护理方案的基础在于了解患者护理需求,从而提供针对性干预。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调查分析其护理需求,以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21年2月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胸膜活检、X线检查、超声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均行常规开胸手术;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善;合并细菌性肺炎、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认知功能正常,而来配合完成本研究。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8~59岁,平均(40.47±5.93)岁;文化程度:小学22例,初中32例,高中28例,大专及以上18例。
1.2 方法 自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护理需求调查问卷,调查患者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护理需求,包括诊断说明、术前访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后指导、饮食干预、出院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①不同文化程度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调查结果。②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情况调查结果。③影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护理需求的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文化程度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调查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均处于较高水平。初中以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诊断说明、健康宣教需求人数高于初中及以下患者(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不同文化程度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调查结果[n(%)]
2.2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情况调查 无术前宣教、存在紧张焦虑、治疗信心不足、术后注意事项不清楚、自我护理技能不了解、药物作用不了解患者占比明显高于有术前宣教、无紧张焦虑、治疗信心充足、了解自我护理技能及药物作用患者。见附表2。
附表2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情况调查
2.3 影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护理需求的因素 家庭关心、需要陪同人员是影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见附表3。
附表3 影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护理需求的因素
3 讨论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无术前宣教、存在紧张焦虑、治疗信心不足、术后注意事项不清楚、自我护理技能不了解、药物作用不了解患者占比明显高于有术前宣教、无紧张焦虑、治疗信心充足、了解自我护理技能及药物作用患者,说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对术前宣教、术后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技能、药物作用等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围术期存在紧张焦虑、治疗信心不足等问题,需临床提高重视程度。多数患者希望术前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手术、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配合需求,对术前宣教的需求明显增加,要求护理人员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协助、指导患者开展自我护理。现代医学的不断进展,促使传统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患者心理健康逐渐受到临床重视[2][3]。本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患者治疗信心不足、围术期焦虑紧张,这与患者对手术了解不足、陌生环境、渴望家属探望等多种因素有关,且家庭关心、需要陪同人员是主要因素。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分析其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积极与患者沟通,对不同情况患者针对性选择交流方式,以确保患者心理健康。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同时与术后卧床期间生理不适有关,结核性胸膜炎手术难度较大,治疗过程复杂,术后3d尤其是前24h患者不舒适程度最严重,术后早期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程度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确保落实相关护理措施[4][5]。疼痛是导致患者术后不舒适感明显的重要原因,临床可加强镇痛管理,通过综合镇痛方式缓解疼痛。本研究进一步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需求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文化程度较高患者对护理需求程度更高,提示加强护理干预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提高的必要趋势。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干预措施,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①制定术前宣教相关内容,并整理成册,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发放,由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知识,促使患者了解疾病诊断说明、疾病相关知识、手术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既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又有助于缓解术前紧张焦虑、治疗信心不足等负性情绪,最大程度提高患者主动性、积极性。②制定并落实陪同人员政策,围术期可允许患者家属陪同,以提高患者安全感;但应注意,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患者陪同家属同样需要健康宣教,促使其了解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避免由于家属操作不当延长患者住院时间。③加强术后镇痛管理,采用三级镇痛模式进行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分为3级,对轻度疼痛患者采用非药物镇痛模式,对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采用非药物镇痛及药物镇痛联合方式,以提高镇痛效果,缓解患者不适。④增强术后饮食指导,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给予饮食干预,术后4~5d内食用流质食物,60~100ml/次,5~6次/d,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可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食物、正常食物;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讲解长期卧床的不良后果,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恢复肠蠕动,预防肺部并发症,对缩短术后康复进程有积极作用,一般情况下术后24h即可下床活动,首次可活动10min,其后可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及下床次数。⑤术后并发症预防:密切关注术后引流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血压计降低明显、血流增多且超过100ml/h,考虑为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处理;密切观察引流管周围情况,预防出现皮下血肿,若出现小范围皮下血肿,可通过患者自身吸收恢复,若皮下血肿累及颈部或腹部,则需对症处理;保持清洁,加强病房巡视,密切关注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及时更换敷料,预防伤口感染。
综上所述,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围术期护理需求较高,临床应提高重视程度,通过术前宣教、心理干预、镇痛管理、术后恢复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性干预,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