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影响
2021-08-16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122500刘秋艳
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122500)刘秋艳
妊高症作为产妇围生期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临床病因研究尚未明确,但是相关研究人员表示产妇出现妊高症的原因与胎盘的着床情况有着潜在联系,还会受到细胞浸润程度的干扰[1]。若控制效果不佳不但会导致产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妊高症产妇需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提升护理质量,为产妇安全生产奠定基础[2]。本院主要针对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妊高症产妇中选择15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选择临床诊断为妊高症、产妇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度较高的产妇。排除精神障碍、合并其他肿瘤疾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的产妇。对照组75例,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8.02±2.04)岁,孕35~40周,平均(37.52±0.83)周。观察组75例,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9.06±2.19)岁,孕34~40周,平均(37.04±1.07)周。通过对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展开分析,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产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妊高症产妇沟通,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借助视频播放和宣传手册发放等方式让产妇了解妊高症分娩的相关注意事项,引导产妇如何缓解生产疼痛,并做好突发情况发生的预防措施。若发现产妇存在产前抑郁、焦躁、情绪失控等情况,应及时对其安抚及疏导。可以采取动作、交谈、音乐等方式吸引妊高症产妇注意力,提供以往治疗优秀病例,增强产妇治愈信心,鼓励产妇积极配合生产。为产妇布置舒适的环境,保证室内温度在24℃~25℃,为产妇的休息提供帮助,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产程护理:观察产妇宫缩及胎儿体位情况,胎儿娩出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胎盘受损引起大出血,同时祝贺安慰产妇,减轻心理压力。对于胎盘剥离不完全产妇行清宫术,由于宫缩乏力产妇引起的出血,按医嘱给予欣母沛治疗,并规律按摩产妇腹部促进子宫收缩。对于产道损伤性出血的产妇及时采取缝合治疗。产后护理:应及时告知产妇婴儿情况,安抚产妇情绪,避免出现血压升高。定期检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为产妇做好保温护理,引导产妇尽早自行排尿,指导产妇喂乳,并针对性实施产后心理疏导,语言温和鼓励产妇消除紧张和不安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加重出血情况。指导家属给予产妇饮食以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食物为主,保证产妇充足睡眠和良好的心态,避免因产后情绪波动大引起产后出血和血压升高等情况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经过护理干预前后期血压变化情况及产后2h、24h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收缩压及舒张压无显著差异,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对比(±s,mmHg)
附表 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对比(±s,mmHg)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75 144.61±9.66 125.29±9.47 95.27±2.55 84.29±6.54对照组 75 144.83±9.37 140.06±10.05 95.21±3.77 90.17±7.57 t 0.142 9.263 0.114 5.090 P 0.888 0.000 0.909 0.000
2.2 两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比较观察组产后2h、24h产妇出血量分别为(99.07±11.43)ml、(133.12±18.35)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4.21±13.86)ml、(244.22±19.06)ml,表示优质护理干预效果较好,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 产后出血发生率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有4例(5.33%),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12例(16.00%),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高症属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作为产妇在妊娠期间的一种常见病症,不但会威胁到产妇及胎儿的健康,也会对产妇日常生活造成干扰[3]。妊高症产妇会出现头晕、血压升高、全身水肿等临床症状,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4]。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的概率高于正常产妇,若治疗不够及时,不但会加速病情发展,还会威胁胎儿生命安全,导致产妇情绪波动较大,造成内分泌紊乱,增加生产及产后出血量。
常规护理干预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对妊高症产妇心理疏导和情绪状态的关注,导致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的增加,而优质护理干预更为全面、科学、人性化,可以弥补常规护理干预中存在的弊端,提升护理质量[5]。优质护理干预关注妊高症产妇产前、产程和产后的心理情绪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解除产妇对产后出血的焦躁、恐惧等心理负担,使血压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避免产妇出现情绪波动,不利于血压稳定。实施全面的产程护理引导,减轻分娩疼痛感,促进胎儿和胎盘顺利娩出。产后配合合理饮食护理,同时为产妇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产环境,均有效地改善产妇心理及生理状态,促进顺利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模式,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性,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产妇出院后应定期回院内复诊,提升产后恢复效果[6]。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改善护理质量,调节护患关系。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5.29±9.47)mmHg、(84.29±6.54)mmHg,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其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0.06±10.05)mmHg、(90.17±7.57)mmHg,通过对比可知,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99.07±11.43)ml、(133.12±18.35)ml,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对于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但可以显著减少产妇在产后2h、24h不同时间内的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率的发生,还可改善产妇收缩压及舒张压,加速产妇预后,临床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