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s安全管理联合质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不良事件管理中的作用

2021-08-16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曾拓业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3期
关键词:医学科重症发生率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曾拓业

重症医学科是一种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患者病情普遍较重,对临床护理水平、病房环境质量要求均较高[1]。重症医学科患者由于科室管理制度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延长患者通气、住院时间,增加意外拔管、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率[2]。有研究表明: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加强管理,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机体康复[3]。基于此,本文选定本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2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分组予以不同管理干预,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5例患者作为参照组,选定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观察组(55例):34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在26~80岁,平均(53.26±6.04)岁;体重45~90kg,平均(68.52±6.34)kg;疾病类型: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心肺复苏后、8例创伤性休克、14例重症肺炎、16例急性心肌梗死。参照组(55例):32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29~79岁,平均(53.22±6.01)岁;体重46~89kg,平均(68.55±6.31)kg;疾病类型: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1例心肺复苏后、10例创伤性休克、13例重症肺炎、15例急性心肌梗死。两组资料相比P>0.05,可比较。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采纳传统管理:护士加强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将不良情况反馈给患者,做好病房清洁、通风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陪护常识、用药说明等。

观察组采纳6s安全管理联合质控管理:(1)6s安全管理:①整理:严格划分药品的存放区域,根据储存条件、用途、用法等分区,并安排专人管理,防止药品误用,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每个班次进行毒麻药品、贵重物品的交界、整理。②整顿:对重症医学科留下的有限物品进行定位、定点放置,明确表示,明确数量,制定不需要物品的处理方法。实施“三定”原则,即定量储存、定位放置、定人负责,方便患者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可以以最短的时间寻找所需物品。③清扫:彻底打扫干净设备仪器以及工作场所,杜绝污染源,及时将脏物清除,保持工作场所明亮、干净,确保所有仪器均可正常运行,及时将仪器设备、工作区域的污垢清理干净,不留死角,列出设备仪器的清扫计划,方便日常保养,严格遵循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规范制度等。④清扫:将6S管理法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成果,制定出目标化的巡查制度、奖惩制度、目标化标准等。⑤素养:①~④等合理化改善活动,让全体护士成为认真负责、守规范、遵标准的人,切实提高重症监护室的管理水平,制定安全制度、职业规范,强化护士的职业技能,培养礼仪守则。⑥安全:从环境、设备管理、人员劳动保护等多方面入手,解决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例如意外拔管、跌倒、坠床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必要时制动患者,保持卫生间、病房等地面干净、清洁,在床边设置护栏,防止坠床。加强护理安全宣传、培训,确保所有仪器均可正常使用,加强对病区环境的管理,组织护士学习各项应急预案,尽可能减少护理差错,培养、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质控管理:制定质量控制、心理管理、团队协作、药物服务、人文关怀、流程合理、专科操作、风险评估各个管理缓解的质量管理标准和体系,定期组织科室会议,以集体讨论的形式找出影响重症医学科管理质量的相关因素,制定质量改进的方案。

1.3 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两组均在患者出院前1d评价护理管理效果,观察指标包括:①APACHEⅡ评分:包括急性生理学、年龄、慢性健康状况,总分是71分,病情严重程度、得分呈正相关性[4]。②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包括心电监护面板、呼吸机、地面、门把手合格率。③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意外拔管、感染、坠床发生率。④通气时间、住院时间。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包括质量控制、心理管理、团队协作、药物服务、人文关怀、流程合理、专科操作、风险评估,每项总分为10分,护理管理质量、分值呈正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APACHEⅡ评分、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配对t检验(组内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以“±s”表示,计数资料(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检验,以“[n/(%)]”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PACHEⅡ评分比较 护理前参照组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两组比较,(19.25±3.13)VS(19.21±3.15),P>0.05;护理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为(11.62±1.05)低于参照组的(14.92±1.84),P<0.05。

2.2 卫生学监测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心电监护面板(98.18%)、呼吸机(98.18%)、地面(96.36%)、门把手合格率(96.36%)均高于参照组(80.00%、78.18%、76.36%、74.55%),P<0.05。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64%)低于参照组(18.18%),P<0.05。

2.4 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通气时间(8.16±1.34)d、住院时间(12.82±2.11)d均短于参照组的(13.52±2.62)d、(21.82±5.62)d,P<0.05。

2.5 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质量控制、心理管理、团队协作、药物服务、人文关怀、流程合理、专科操作、风险评估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附表。

附表 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s)

附表 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n=55) 质量控制(分) 心理管理(分) 团队协作(分) 药物服务(分) 人文关怀(分) 流程合理(分) 专科操作(分) 风险评估(分)参照组 4.25±0.16 4.21±0.12 4.16±0.19 4.25±0.21 4.31±0.16 4.28±0.22 4.31±0.13 4.41±0.16观察组 4.78±0.34 4.69±0.28 4.82±0.33 4.82±0.37 4.62±0.28 4.69±0.28 4.85±0.29 4.72±0.19 t 10.460 11.686 12.854 9.936 7.129 8.539 12.601 9.256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重症医学科集中了医院所有的急危重症患者,病情普遍较重,大部分患者免疫力低下,疾病进展速度快,治疗、监测以及护理项目较多,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也较多[5][6]。重症医学科患者往往需要留置动静脉导管、导尿管、呼吸机导管等治疗,极易发生感染等不良事件,进一步加重原发病,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重症医学科患者自身免疫力、抗生素使用、手卫生、诊疗技术、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无菌物品、环境卫生等均是诱发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重症医学科作为护理风险发生较高的一个科室,如何消除护理安全隐患、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成为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

提高重症医学科护士安全管理意识,建立一套完善、系统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流程,不断的改进各个护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传统护理管理存在盲目性,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护士对风险事件的预见性较差,整体干预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心电监护面板(98.18%)、呼吸机(98.18%)、地面(96.36%)、门把手合格率(96.36%)均高于参照组(80.00%、78.18%、76.36%、74.55%),观察组护理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参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64%)低于参照组(18.18%),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表明6s安全管理联合质控管理应用于重症医学科管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如下:①6s安全管理始终遵循“人本管理”的理念,将提高患者安全意识作为管理核心,进一步规范护士的行为、操作,将管理模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让实施成果制度化、标准化,保证现场环境安全、整洁。6s安全管理建立了一套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设备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确保所有仪器可以安全使用,要求护士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对设备进行管理,确保在应急状态下可以安全、高效、及时的使用。②质控管理以标准化的流程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从管理方法上不断的突破、创新,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找出影响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切实提高重症医学科管理质量。③6s安全管理联合质控管理,两种管理方法联合,协同作用,优势互补,形成持续质量改进,最大限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护理管理的安全性,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重症医学科患者采纳6s安全管理联合质控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医学科重症发生率
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教学查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重症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