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本体论建构与趋向合一的思想特征
2021-08-16黄熙
黄熙
中国哲学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对根源性问题的思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根基。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对根源性问题做出了深层次的研究。“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这不仅是对中国哲学发展的灵魂式拷问,更是儒家哲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这一问题的讨论背景下,郑熊教授所著新书《〈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由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发行。该书通过耙梳《中庸》与儒家形而上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勾勒出儒学本体论的建构历程,进一步为中国儒家哲学进行正名,推动了儒家哲学的深入研究。
一、《〈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
在《〈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一书中,作者尤其注重全书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式,因此该书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逻辑清晰。该书由两条明线,一条暗线(主线)贯穿起来。该书围绕着《中庸》与儒家形而上学的互动关系展开,“既要考察《中庸》学是如何带动儒家形而上学的发展,同时也考察儒家形而上学的发展反过来又是如何推动《中庸》学的发展”(郑熊:《〈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第10页),这是该书的两条明线。无论是《中庸》带动了古代形而上学思想的发展,还是形而上学思想对《中庸》研究深入的推动作用,本体建构一直是贯穿全书的一条核心线索(主线)。这也是该书最大的亮点所在。该书以儒家经典《中庸》为研究中心,向前追溯《诗经》、《易经》、《尚书》、《论语》和郭店楚简等对形而上学思想的思考对《中庸》形而上学体系构建做出的推动作用,向后由孟荀经汉唐、两宋一直延伸至明清的儒家思想家们围绕《中庸》而不断发展和深化形而上学思想。由此,该书分为先秦、汉唐、北宋理学、南宋理学和明清五个章节,层层推进儒家形而上学思想的发展,清晰地展示出中国古代儒学建构本体论的发展历程。
二是注重概念界定。该书在绪论中对“形而上学”、“本体论”、“儒家形而上学”、“儒家本体论”、“《中庸》学”等涉及的相关概念都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在具体研究各家思想的时候,也注重对各个思想家的核心观念进行界定,如对“中”、“庸”、“道”等进行辨析,显示出严密的思维和论证。就“本体”一词而言,中外差异极大,含义较多。因此,要想探究儒学在本体论上的建构,就必须对“本体”一词做出辨析。作者在绪论部分对“本体”进行了界定,即“本书所讨论的本体论是围绕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本原而说的。”(郑熊:《〈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第10页)这把握住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关键问题,亦是儒家对根源性问题思考的出发点。
三是资料翔实,注重考证。这是该书在写作上给人的深刻印象。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尤为重视学界的研究动态。作者在绪论部分与每一章节前,都引用了大量的资料,注重对每一思想和观点进行考证,力求回应学术界的问题。在回顾学术史和掌握学界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看法与结论。由博而约,资料翔实,论证合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总而言之,该书抓住儒学的核心问题,以点窥面,由小见大,并选取了各个时代在本体论建构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勾勒出了儒学本体论建构的历程。
二、儒家形而上学的发展历程
《〈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一书以考察儒家形而上学的发展为线索,其实质即在于考察儒学本体论建构的历程。作者指出:“儒家形而上学的核心是儒家本体论。”(郑熊:《〈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第355页)儒学本体论是在儒家形而上学思想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据此,作者将儒家形而上学划分为两个时期六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儒学本体论建立前的形而上学发展,即第一章至第二章。在这一时期,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前《中庸》时代是儒家形而上学思想体系的准备阶段,即初步的儒家形而上学;《中庸》建立起完整的儒家形而上学;后经孟子、荀子、《易传》以及汉唐时期董仲舒、韩愈、李翱等人,进一步推动了形而上学的发展。
第二个时期是在儒家形而上学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儒学本体论,即第三章至第五章。在这一时期,具体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北宋理学初步建立起儒学本体论;南宋理学进一步深化儒学本体论;明清时期儒家学者推动了儒学本体论向纵深发展,最终使儒家形而上学发展到顶峰。
可以说,从儒学本体论的建构历程来看,第一时期又是第二时期的准备阶段,即儒学形而上学思想的发展就在于建立起儒学的本体论。正如作者所言:“本书所讲的形而上学就是指研究抽象的‘道的学问。”(郑熊:《〈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第7页)儒家学者围绕着对“道”的理解构建了多种本体论。
儒学本体论的建构以理学为分界点,理学前的形而上学思想发展奠定了儒学本体论发展的基础。直到理学家们,为面对当时佛老的挑战,从而回到儒家经典《中庸》的思想中,建立起儒家哲学自身的本体论体系。就儒家本体论的建构历程而言,作者选取了周敦颐“诚”本体,张载的“太虚”本体,二程“理”本体,吕大临“中”本体,游酢“道”本体,朱熹“天理”本体,张轼“性”本体,陆九渊、湛甘泉、王阳明的“心”本体、刘宗周“独”本体以及王夫之的“实有论”(“气”本体),将儒学的本体论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示出来,彰显了理学家对儒家哲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儒学本体论的建构,并不是无本之末,它始终紧紧围绕着古代儒家学者对《中庸》的诠释和研究而展开。因此,儒学的本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中庸》而建立起来的。这一思想,符合宋明理学发展的特色,即重视《中庸》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和作用。
理学家对本体论的发展基于对《中庸》的研究之上,更基于前人对形而上学思想的探索。最终,儒学本体论发展的历程形成螺旋式的上升,构成了理学“气—理—心—氣”的逻辑闭环。周敦颐由《易》的宇宙论转向《中庸》的心性论,由此开始产生了儒家本体论,后经张载、二程直到朱熹等进一步将理学发展深化;后经张九成,由陆九渊、湛甘泉、王阳明、刘宗周等将心学发扬光大;最后由王夫之“通过《中庸》的研究,在对理气观探讨的过程中实现了本体论从理本论向气本论的转变”(郑熊:《〈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第351页),回归到气学之中,重视“实有”与现实世界。
尽管作者没有将理学的演变过程展现在此书中,但是从作者对理学家本体论建构的历程中可以发现这样的思路。这是作者长期耕耘在儒学研究之中,尤其是在理学研究领域中展现出来的丰硕成果。
三、趋向合一:儒学本体论发展的特征
儒学本体论产生于北宋,一方面,《中庸》成为了儒家本体论建构的理论来源之一;另一方面,《中庸》又不断促进儒学本体论的深化与发展,到南宋以后,儒家本体论的深化发展更加成熟,“儒家本体论的深化,指的是儒家本体论与心性论结合”(郑熊:《〈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第196页)。
作者指出本体论的建构有两条路径:“天道伦理化为人性、人性本体化为天道,而且前者体现为下行路线,后者体现为上行路线,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天道与人性的同一。”(郑熊:《〈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第55页)无论是下行路线还是上行路线,本体论的建构目的最终都趋向合一。这种合一不仅仅体现在天道与人性的同一上,它还体现在儒学的诸多方面上。具体而言,这种合一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内外合一、本体与工夫的合一三个方面:
首先是天与人的合一。這是中国古代哲学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在儒家形而上学思想以及本体论建构中突出表现为天道与人性的合一。作者认为周敦颐的“诚”本论、二程一本论等都强调打通性与天道,以此来构建本体论。作者指出:“张载儒学思想的构建,就必须改变汉唐儒学‘知人不知天的现状,最终实现天人合一,实现性与天道的真正合一,构建起本体。”(郑熊:《〈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第340页)在本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致知论、修养论、工夫论等统合起来,实现天道与人道真正的合一。最后,在心学家那里,这种合一的趋势得到加强,明代的“湛甘泉、王阳明等致力于构建合一的思维模式,这种合一的思维模式体现在理气关系、心事关系、动静关系、知行关系等上”(郑熊:《〈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第294页),从而使天人合一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体现。
其次是内与外的合一。作者认为,内外合一一方面体现在本体论与心性论的合一;另一方面,体现在形而上学与现实的结合。前者是孟子开创的道路,后者是荀子开创的路径,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儒学形而上学的发展。在儒学本体论的建构过程中,本体论与心性论的合一成为了主流。作者认为,从韩愈、李翱开始,儒学转向了内在之学,而后,张载、二程、朱熹等人不断加深本体论与心性论的合一,最终促进了王阳明、刘宗周等心学的发展壮大,将本体论与心性论的结合发展到顶峰。最后,王夫之提出“实有论”,再次接续了形而上学与现实的结合,完善了儒学的内外合一之路。
最后是本体与工夫的合一。理学家在儒学本体论的建构过程中,尤为强调本体与工夫的合一,这种合一自周敦颐始,周敦颐的“诚”,既有本体的地位,又含有主诚的工夫在其中。后经过程颢“一本”,陆王“心体”,刘宗周直接将作为工夫的“慎独”确立为“独”体,以“独”直作本体。作者认为:“通过比较,刘宗周认为‘敬工夫是‘死工夫且很难落实,而包含工夫在内的‘主静立极之说则规避了以上缺点,它是最为完美的。”(郑熊:《〈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第310页)最终,刘宗周建立起工夫本体,使本体与工夫得以完全统一。
综上所述,儒学本体论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合一的趋势,这种合一的程度是不断加深的,合一的趋势是不断推进的。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合一的趋势,离不开《中庸》的推动作用,《中庸》自身便强调从“天命—性”中沟通天人,有着趋向合一的特色。后来的理学家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本体论与心性论相结合、本体与工夫相统一,构建起儒学哲学完善的理论体系。
《〈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一书逻辑缜密、资料翔实,不仅展现了儒家经典《中庸》与儒家形而上学的互动关系,而且还展示了儒学本体论建构的发展历程和趋势。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古代儒家哲学的思想要义和精髓,推动当下儒家思想、儒家哲学研究不断向深发展、向外延伸。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邮编7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