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景十三王事迹略论
2021-08-16姚媛媛白冬梅刘婷张琳
姚媛媛 白冬梅 刘婷 张琳
汉景帝刘启共有十四位皇子,除汉武帝刘彻继承皇位外,其余十三子皆受封为诸侯王,分别为临江闵王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于、鲁共王刘馀、江都易王刘非、长沙定王刘发、赵敬肃王刘彭祖、胶西于王刘端、中山靖王刘胜、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景十三王事迹在史书中有相关记载,从体例来说《史记》按其生母排列展开,因“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史记·五宗世家》),《汉书》则按十三王顺序各自阐述;从内容来说《汉书》较《史记》记载更为详实,且个别诸侯王姓名有差,临江哀王在《史记》中为刘阏于,《汉书》则为刘阏;鲁共王刘馀谥号共读恭,在《汉书》中被转换使用。受制于主客观因素,十三王在景武之际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以及后世治国理政等具有鉴戒意义。
一、主要事迹
(一)参决政事
景十三王主要职责是代表中央治理地方。一是消除汉王朝统治威胁。“七国之乱”时,汝南王刘非“年十五,有材力,上书愿击吴”(《史记·五宗世家》),汉景帝赐其将军印,率军击破吴国后,被徙为江都王镇守吴国旧地,因军功被赐天子旌旗;汉武帝时期匈奴攻入汉境,刘非上书请命攻打匈奴,未获许可,积极履行了地方诸侯勤王重任。近年江苏大云山汉墓出土包含黄肠题凑、金缕玉衣以及兵器等在内的众多奢华显赫的陪葬物,被确定为刘非之墓,这与其诸侯等级、军事征战履历相符。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谋反,众多诸侯臣僚被牵涉其中,汉武帝令诸侯百官会商讨论,赵王刘彭祖认为淮南王大逆不道,谋反事实成立,应该诛杀;胶西王刘端也发表意见:“淮南王安废法行邪,怀诈伪心,以乱天下,荧惑百姓,倍畔宗庙,妄作妖言。《春秋》曰‘臣无将,将而诛。安罪重于将,谋反形已定。臣端所见其书节印图及他逆无道事验明白,甚大逆无道,当伏其法。而论国吏二百石以上及比者,宗室近幸臣不在法中者,不能相教,当皆免官削爵为士伍,毋得宦为吏。其非吏,他赎死金二斤八两。以章臣安之罪,使天下明知臣子之道,毋敢复有邪僻倍畔之意”(《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两位诸侯与汉武帝皆为异母至亲,宗法血缘关系更近,而《史记》索隐也提到“景十三子,五宗亲睦”,因此毋庸置疑,两位皆要拥护汉武帝的合法统治;况且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长就曾发动叛乱危及统治基础,因此对其子刘安等徒谋反事实皆需严惩。二是团结、维护宗室稳定。在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下,宗室亲族稳定是确保国家稳定的前提,这也是汉初刘邦行分封的主要考虑。汉景帝在平定吴楚叛乱后,既削弱诸侯势力,又分封血缘更近的皇子镇守地方,保证政治策略的实施与延续。汉武帝即位初统治根基尚未稳固,禀赋各异的异母兄弟或为潜在威胁,中央与地方诸侯关系既紧张又微妙。臣僚认为诸侯城池相连,势力强大,加之过错频发,欲以吴楚叛乱为戒,上奏继续抑制地方诸侯势力,期间不乏冤假错案。建元三年(前138年),中山靖王刘胜与其他诸侯来到长安,对汉武帝慷慨陈词,言明自己远离京师难以为自身辩白,而众口铄金足以致人死地,且“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汉书·景十三王传》),同时陈说了官吏对诸侯所行不法的事实。汉武帝看到已取得震慑效果,转而缓和宗室关系,对诸侯施以重礼,并减去诸臣所奏诸侯之事;后用主父偃“推恩令”策略,恩威并施,逐步解决地方诸侯势大的问题。
(二)重振儒学
景武之际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开放包容之势。当时主流思想仍是“黄老之术”,但湖北张家山汉简、山东银雀山汉简出土的儒、法、阴阳、数术等各家著作,涵盖了同时期作品,自由思想氛围可见活跃。自秦始皇焚书后儒家经典罕有存世,汉文帝时期由大儒伏生口述、晁错笔录出部分经典,被称为《今文尚书》;鲁共王刘馀治理鲁地期间好治宫室,曾在孔子旧宅墙壁中偶得部分儒家经典,被称为《古文尚书》,此后今古文之争成为汉魏思想文化的焦点。当时儒家思想传播与河间献王刘德的贡献密不可分。刘德爱好儒学,通晓经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汉书·景十三王传》),日常所作皆法于儒,修习礼乐,德行有嘉,吸引天下众儒归附。当时淮南王刘安亦好书,但门下众人所言大多不实,而刘德所得皆是先秦古文旧书,《周官》、《尚书》、《礼记》、《孟子》、《老子》等皆经传说记,推动《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设立。汉武帝时期刘德来朝献雅乐,并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对儒学等事理解深刻。中尉常丽评价“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汉书·景十三王传》),因刘德品德学术誉名日盛,汉武帝终生忌惮。刘德逝世后,大行令上奏其谥号为献王,意为“聪明睿知”,便是对其学术品行的总结性诠释;宋、清时代刘德皆受褒扬;清朝光绪年间,河间献王刘德获准从祀孔子文庙,好古爱儒之举得到后世肯定。
(三)骄奢淫逸
汉景帝十三子中不乏骄奢淫逸、醉生梦死之辈。史载江都易王刘非“好气力,治宫观,招四方豪杰,骄奢甚”(《史记·五宗世家》);刘非有位宠妾名叫淖姬,在其死后被太子刘建所据;刘建淫乱暴虐、罪恶深重,后因参与淮南衡山谋反事泄自杀;其后赵王刘彭祖占据淖姬,对其宠爱有加;由淖姬的命运可窥诸侯内部萎靡淫逸、乱象频生的腐朽生活。鲁共王刘馀“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史记·五宗世家》),喜好音乐、不善辞辩、且有口吃。胶西于王刘端“为人贼戾,又阴痿,一近妇人,病之数月”(《史记·五宗世家》),其将宠爱的少年封为郎官,郎官又与后宫淫乱,刘端便将郎官和郎官父母儿子全部杀掉;刘端谥号为“于”,颜师古注“于,远也,言其所行不善,远乖道德”,符合刘端行事特点。中山靖王刘胜喜欢饮酒作乐,满城汉墓出土陶缸可容纳上万斤美酒,出土鎏金银蟠龙纹铜壶等技术高超,制作精良,奢侈富贵;另外因为刘胜“好内”,其子孙支脉多达百二十余人,后世多以其为攀附。刘胜曾对胞兄赵王刘彭祖言:“兄为王,专代吏治事。王者当日听音乐声色”(《史记·五宗世家》);赵王反驳中山王只知饮酒作乐,却不辅佐天子治理民众如何称得上藩臣。常山宪王刘舜是汉景帝少子,颇得景帝宠爱,自小骄纵放荡,时常犯禁,但汉景帝却常常予以宽恕。刘舜刻薄寡恩,因个人好恶导致后妾不和,在其逝世前后又发生利益分割不均局面;太子刘勃继承王位后,在分配财物时并未给予庶子刘应有之份,刘便向使者告发王后太子在刘舜病危之际不侍汤药、饮酒嬉戏的事实,其后汉使张骞前往验证无疑。汉武帝認为王后修素日无行,刘勃更是没有品行良好的师傅辅助教导,于是便废掉王后修,将刘勃等家属流放房陵。
(四)危及统治
诸侯就国期间稍有不慎便会危及国家统治。一是治理王国内部事务不善,影响地方社会安定。胶西于王刘端为人阴险狡诈、拒绝纳谏,多次触犯律令,汉武帝终因兄弟之故不忍将其杀害。随后臣僚上奏削夺其大半封地,刘端对此怀恨在心,不再管理王国财政事务,“府库坏漏尽,腐财物以巨万计,终不得收徙,令吏毋得收租赋”(《史记·五宗世家》);同时撤掉宫门警卫,单留一门,便于其隐姓埋名游玩郡国。当时凡是朝廷派往胶西国的国相、二千石官员,若谨奉朝廷律法办事,就会被刘端纠错上报,无罪者便会被设计毒杀;若奉王国律法便会被害治罪,“故胶西小国,而所杀伤二千石甚众”(《史记·五宗世家》)。赵王刘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史记·五宗世家》);当时相、二千石等官员每到王国任职,刘彭祖都会穿着布衣,亲自前往迎接并打扫官员住所。刘彭祖此举是为迷惑官员,“得二千石失言,中忌讳,辄书之。二千石欲治者,则以此迫劫。不听,乃上书告,及污以奸利事”《史记·五宗世家》;刘彭祖任赵王五十年间,国相、二千石官员任职从未满两年,皆获罪而去,日后无人敢在赵国奉法执事。同时赵王指使下属通过专利买卖获利,收入也被后宫挥霍。刘彭祖喜欢代吏人行事,以督办王国内部盗贼为由,经常带领下属在夜间巡查邯郸城,以致过往行人都不敢留宿邯郸。诸侯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妨碍了地方治理,也与诸侯应尽的责任使命背道而驰,更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严重程度。二是勾连叛乱,威胁中央集权统治。胶东康王刘寄是汉武帝母妹之子,双方关系最为亲厚,但在淮南王谋反时,“寄微闻其事,私作楼车镞矢战守备,候淮南之起”(《史记·五宗世家》);后来淮南王谋反事发,刘寄发病而死,也不敢置后。这些诸侯或是奸佞不堪,或是意图谋反,不仅加剧了国家治理的困难程度,还危及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二、原因分析
景十三王作为宗室至亲,呈现出各不相同的人生轨迹。班固道“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沈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汉书·景十三王传》)。当时对皇子的教育培养机制并不完善,多数皇子受封后便要就国,缺失的教育和安逸的环境,容易滋生骄奢淫逸之风。除此之外,景十三王的发展轨迹还与当时客观政局、主观统治意愿密不可分。
(一)政治环境
西汉分封同姓诸侯以稳固统治,但同姓纷争愈演愈烈。汉文帝时期,相继爆发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叛乱,汉景帝时期吴楚七国叛乱险些颠覆汉家社稷。司马迁言“自吴楚反后,五宗王世,汉为置二千石,去丞相曰相,银印。诸侯独得食租税,夺之权。其后诸侯贫者或乘牛车也”(《史记·五宗世家》),通过改变诸侯国机构设置、降低职官等级、剥夺人事任免权等措施,诸侯从此只能衣食租税,形同郡县。
汉景帝即位不久,便封皇子刘德为河间王、刘阏于为临江王、刘馀为淮阳王、刘非为汝南王、刘发为长沙王、刘彭祖为广川王;在平定“七国之乱”后,又徙刘馀为鲁王,刘非为江都王、刘彭祖为赵王,并立刘端为胶西王、刘胜为中山王,不久立皇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对十三王的改封,既可震慑当地叛乱的残余势力,也可减轻新制在诸侯国的实施阻力,又对其他同姓诸侯起到警示、劝勉之效,可以说是当时形势之下的无奈之举。景十三王中,唯河间献王刘德“夫惟大雅,卓尔不群”,汉武帝对声望颇高的异母兄弟渐生忌惮,在与其对策中直接表明“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即以商汤、周文王都是以方圆小国取得政权的事迹令其引以为戒,刘德知晓其意,回到封地后纵酒享乐,不久便命归黄泉。江都易王刘非曾因战功获天子旌旗表彰,但其后热衷于扩建宫室,骄纵奢靡,此举和萧何不惜自污存身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情况下本就零落的宗室亲族又面临重重猜忌打压,原本寄情酒乐的中山靖王在回京之际,也不得不借宴饮之机向汉武帝陈明心迹,希望能够严查群臣所奏诸侯之事。可见地方诸侯为求自保,存在不问政事纵情享乐的事实。
(二)儒学教育
西汉王朝建立后,对皇室宗族的教育管理有迹可循,但并未像后世那样形成系统规范,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另外,除年幼和皇帝个人喜好等特殊原因以外,皇子自受封之日起需即刻就国,皇帝也会为其配备相、傅等人员予以教导。但教育并未全面惠及,在处理常山宪王刘舜太子刘勃问题时,汉武帝承认其缺乏良好师傅的教导,教育培养体系的不健全深刻影响了诸侯王的人生轨迹,骄纵奢靡之风不绝于耳。在皇子及诸侯王的教育中,儒学熏陶是重要内容。汉景帝尤为重儒,为诸侯配置了高等级的大儒教导。汉景帝尤为宠爱少子常山宪王刘舜,令燕赵之地富有盛名的韩婴为常山国太傅,细心教导刘舜;韩婴在汉文帝时为博士,主要治《诗》、《易》。河间献王博士毛公,名为毛苌,承继其叔毛亨衣钵,在治《诗》上成就甚多,后又培养出众多儒生,是刘德好儒崇儒的重要表现。在众多诸侯国中,董仲舒治理下的江都国和胶西国尤为引人瞩目。作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大儒,董仲舒的“大一统”理念深受统治者赞赏,适应了景武之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汉武帝最初任其为江都国相,专事江都易王刘非。刘非素来骄纵勇猛,闻董仲舒之名对其十分敬重。在讨论越王勾践灭吴之事时,刘非认为越王门下三人皆属仁义,并以齐桓公与管仲君臣之义拉拢仲舒助其谋事;董仲舒则用礼义之事予以匡正,“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汉书·董仲舒传》),希望刘非能够谨守诸侯之道,用礼义规范、约束自身行为。胶西王刘端自来骄纵跋扈,多次残害国内二千石官员。公孙弘因嫉恨董仲舒,便上书推荐董仲舒为胶西王相。当时董仲舒已经誉满天下,刘端素闻其贤,对其也比较尊重。但董仲舒恐日久获罪,便以年老有病为由辞掉国相。总之,董仲舒在两国任职期间,“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汉书·董仲舒传》)。统治者任韩婴、毛公、董仲舒等儒学之士为诸侯国要职,就是欲令其用儒家禮义经典教导、规劝诸侯王,是统治者宣传强化大一统理念、约束诸侯王的政治思想举措。
(三)帝王好恶
帝王好恶作为主观情感因素,在治国理念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诸侯王的发展轨迹。河间献王刘德声名显赫受到汉武帝的猜忌排挤,不久暴病而亡。长沙定王刘发为唐姬所生,当时“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避,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汉书·景十三王传》)。因唐姬不受宠,刘发也未得到过汉景帝的宠爱,分封时只能到卑湿贫困的长沙国。这种环境下刘发养成了谨小慎微、默默无闻的处事风格。《史记集解》记载,汉景帝后元二年(前142年),各地诸侯来到长安为汉景帝祝寿,刘发“但张袖小举手”,引得众人皆笑;景帝询问时,刘发巧妙而心酸地答道“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史记·五宗世家》),汉景帝遂把武陵、零陵、桂阳三地划入长沙国属地。刘荣作为汉景帝長子,在前元四年(前153年)被立为皇太子,生母更是汉景帝宠爱的栗姬;但随着栗姬失宠,刘荣皇太子之位也被废除,改封为临江王。当时临江王刘荣被人告发侵犯宗庙之地,遂被征至京师问罪,后在中尉府被郅都责难,最终惶恐自杀。一代酷吏郅都敢责难废太子刘荣,也就代表了汉景帝意图;而作为汉景帝宠臣的晁错,也因侵庙受到丞相申屠嘉的弹劾,但汉景帝却予以宽恕;同一性质事件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刘荣失宠事实显著。刘荣在临行前“既已上车,轴折车废。江陵父老流涕窃言曰吾王不反矣”,在其死后“燕数万衔土置冢上,百姓怜之”(《史记·五宗世家》)。
景十三王事迹涉及中央集权统治和宗室管理等问题,是中国古代家国同构制度下的历史缩影,也是西汉景武之际中央与地方、国家与宗室问题的集中体现。景十三王在“七国之乱”前后陆续登向政治舞台,配合汉景帝及时巩固了支离破碎的郡国江山,促进了诸侯国治理策略的转变、实施,也为汉武帝解决地方诸侯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做了前期准备。但因吴楚叛乱的前车之鉴,或限于时代发展和主观喜恶等因素,十三王或声名显赫,或骄奢淫逸,或寂寂无名,或万世流芳,他们的历史功过最终都被汇入景武之际大一统的时代趋势中,共同搭建了从“文景之治”迈向汉武帝强盛时代的重要阶梯,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势提供了经验借鉴。
说明:本文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年度一般项目“文景时期的随葬器物与汉代社会文化研究”(项目号:2021ND049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邮编71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