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
2021-08-15罗军
罗军
(北京交通大学 国际合作交流处,北京)
一 引言
2021年,我国进入“十四五”阶段,开启了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了我国各项事业中长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议》对高等教育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建议》对教育对外开放强调: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深化科技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并列为高等院校的五大职能。面对新时期的新机遇,如何落实《建议》要求,在新的历史阶段,运用创新思维,开创更高质量的国际化,成为广大高等院校面临的新课题。
二 战略机遇
(一)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任何全球性问题,必须开展全球行动,采取全球应对,进行全球合作。当前,世界产业链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交通物流日新月异、教育国际化不断加深,各种积极因素汇成全球化滚滚洪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全球化大潮奔涌向前,为高校国际化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内生动力。高校凝聚着知识文化、高端人才、科技创新等优势资源,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在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人类社会共同繁荣等方面将大有可为。
(二)“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累计有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有关合作文件,加入倡议。该倡议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公共产品,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五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高等教育方面,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宏观文件指引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留学规模屡创新高,学历、学位、学分互认日益扩大,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不断涌现,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量。2021年11月召开的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提出了“五个统筹”“七项重点”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共建“一带一路”向更高质量、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转变。“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就,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合作成果和国家的持续推进、科学指引为高校借助“一带一路”东风,继续乘势而上创造了大好机遇。
(三)教育开放全面部署实施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顶层设计文件指出要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标准互通、经验互鉴。加强国际组织和多边组织的合作。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优化出国留学服务。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推进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强调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形成更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具体部署,整合资源“走出去”,选择资源“引进来”,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教育对外开放的宏观部署为高校国际化建设创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入实施为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夯实了基础。高校要抓住机遇,发扬一张蓝图绘到底和钉钉子的精神,推动自身国际化能力再上台阶。
(四)“双一流”建设引领导向
国际合作交流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五大改革内容之一。方案提出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要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参与或组织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增强对外籍优秀教师和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力。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国际教育教学评估和认证。国际合作交流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六大遴选条件之一。学生交换、学分互认、联合培养、海外师资与科研团队、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高校国际影响力等均纳入考核范围。 “双一流”建设5年一轮推进,动态调整范围。其评价体系和评选机制具有鲜明的国际化指向和激励效应,发挥了鲜明的引导作用。首轮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有137所。上述各校均制定、实施了“双一流”建设方案。其中,国际化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今后,哪所高校国际化建设成效越突出,未来留在或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机会就越大。
三 国际化战略
新时期,高校国际化应牢牢把握各项战略机遇,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从合作网络、学生培养、师资建设、联合科研、体制机制等方面综合施策,主动求变,开创新局。
(一)合作网络
合作渠道是开展各项国际交流的前提条件。构建更加均衡、更加优质的对外合作网络是国际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当前,国内高校的合作伙伴以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学校为主体。毋庸置疑,这些国家的教育、科技水平较高,构成合作基本盘合情合理。然而,此类合作网络在布局平衡性、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高校应该在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机制、中国—中东欧17+1合作机制、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等多边、双边框架下,大力发展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合作伙伴,织密织牢合作网络。
粗放型的国际化中,高校往往对合作伙伴重视数量、轻视质量和合作事项落实。高质量的国际化要求高校摒弃“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树立“攀高枝”的意识,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找准对标学校,培育合作关系。只有合作网络过硬过强,才能为国际化发展创造新格局。
(二)学生培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际化发展的最大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育人质量,培养外语扎实、精通专业、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更加重视在地国际化发展。一是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例如翻转课堂、智慧教学等。二是充分利用本土和外教师资,加大全英文授课课程、专业建设。尤其要克服课件用英文、讲授用中文问题,努力为学生打造纯化的英语环境。三是设置国际化课程模块。在学期中或暑假小学期,集中开设国际化课程,并置入学生培养方案。四是系统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办和壮大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重视办学质量评估,坚持优胜略汰,确保办学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重心向硕士、博士高学历层次提质升级。
在2021年10月举办的第22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全体大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我国将继续支持出国留学,提升来华留学质量。高校要落实国家指导精神,进一步提升出国留学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健全出国留学资助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留学宣传机制、校内协同机制、标化考试辅导课程等。
来华留学教育面临着提质增效的任务,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规模已不合时宜。高校应落实《来华留学高等教育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严格入学审查、考试,严把招生质量关。加强过程管理和评审考核,探索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尽早实现严进严出,培养更多来华杰出人才。提高我国国际教育声誉,打造来华留学金字招牌。
(三)师资建设
引育结合是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留学归国人员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有生力量。近年来,海归人才数量增长迅速。其中,在教育强国美国、加拿大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规模增速最快。这一人才回流新趋势为高校选聘优秀的留学归国人才提供了契机。高校应抓住机遇,补充师资力量。大胆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奖项怪圈。对教师人选按照不同专业学科分类,开展多维评价。注重原创性成果,突出教书育人能力和对科技、经济、社会实际贡献。
以国家、地方和高校外专引智项目为抓手,吸引国际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青年学者来校长期任教。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优化外教管理、服务机制。促进中外教师互学互鉴。
实施本土师资国际化发展工程,支持和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前往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孔子学院、国际组织访学、任职。通过全英文课程、国际交流等实践,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四)联合科研
当前,党和国家对先进科技的需求比任何时期都要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健康,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在核心技术和重大基础理论上取得重要突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用在伟大事业中。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核心职能,大学是我国科研的中坚力量,扛起科研重任义不容辞。目前,我国在世界科技舞台由跟跑为主向并跑和领跑转变,高校联合科研的重点应放在跟跑和并跑领域,特别是高、精、尖、缺、急的核心理论、核心技术。高校应依托自身优势与特色,瞄准“双一流”等重点学科,对接国家、地方、行业需求,制定、实施国际科研合作战略。
第一,丰富国际科研平台。根据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与专业学科内领先的海外合作学校、科研院所、跨国企业等建立高水平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科研合作基地等科研平台。在平台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中外科研团队的深度匹配、深度融合,重视过程管理、成果评估,确保合作有内涵、有实效。此外,积极参与或举办国际科研、学术会议,加入或创办国际学术期刊、学术组织。实现大、中、小科研合作平台完备。
第二,壮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高校不仅可以组织合作基础牢固的中外科研团队申报、落实国家和属地政府重大科研专项,还可共同申请海外联合科研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自身科研侧重点,拟定研究题目,设立本校联合科研项目。
第三,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科学研究久久为功,急躁冒进则事倍功半。高校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加强资源支持和孵化力度。例如,可设立国际科研合作种子基金,资助国际科研平台和国际科研项目,同时撬动学院、系所配套投入。
(五)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四梁八柱,起到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体制机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打破国际处等外事部门包打天下的局面。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是国际处一家之事,没有教师、院系等基层力量和教务、研究生、人事、科技、财务、房产等职能部处协同配合,国际化犹如无根之木,无法落地。高校应认识到国际化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捷径,下大力气构建全员参与的国际化发展模式。组建由校长领导,国际处牵头,学院、相关部处参加的国际化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学校国际化规划等大政方针,协调纵向、横向工作。各学院配备外事副院长、外事秘书。形成金字塔式稳定的组织构架。此外,要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对教师参与国际交流的激励机制,广泛、深入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国际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