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土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
——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
2021-08-15李毅唐栋刘杰蒋中明
李毅,唐栋,刘杰,蒋中明
(长沙理工大学 水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
一 引言
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引领面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更好地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需要对专业学位的类别进行了调整,以满足建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1]。这项工作高屋建瓴,融合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的人才培养工作,将相似的工程领域进行了整合,缩减了专业领域类别数量,实现了各相似学科领域的融合发展,为我国专业学位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指明了方向。
自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培养规模不断壮大,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深刻影响了全球的工业产业发展,成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干力量之一。但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5G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我国的工程教育急需从规模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在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些许问题,诸如工程专业学位领域固化、落后于行业产业发展;专业学位的培养范围存在部分重合,交叉与衔接不够;部分工程领域设置与工学学科设置较为接近,与工程实践需求距离较大,专业特色不突出;管理机制体制难以适应工程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等均有待解决。根据主管部门建议,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行业发展变革特点等实际情况,在类别下自主设置专业领域,鼓励高校等科研单位提出新兴领域的需求,如智慧水利、数字水利、机器学习、新能源、新型储能等。
土木与水利行业,同属于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成绩与能力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水利、桥隧与道路等工程也在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世界壮举。水利工程属于大土木工程范畴,不管是工程材料、工程装备和施工工艺,还是工程赋存环境、设计思路,均有高度的相似性,两者可以互为基础、相互借鉴。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专业合并培养土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既是顺应时代发展、推进行业进步的正确选择,又是蓄力已久、具有广泛实践基础的创新之举。它体现了国家土木与水利行业的发展融合趋势,是国家实施本次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角度来看,由于两个专业的共同特点,早已有诸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一流高校整合了土木与水利专业资源,成立了土木与水利学院(系)[2],同时,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均包含工程地质、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项目管理等广泛的专业基础课程[3];又有大型工程装备制造和运输、工程复杂地基加固与处理、大型工程建设施工流程与工艺设计、工程安全可靠度与耐久性、国际工程项目风险与管理决策等共有的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4-6]。因此,培养土木水利大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7-8]。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并在土木、水利等领域都极具行业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是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各项新要求的排头兵。我校现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分别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及水利工程学院,在新通知精神的指导下,将主动适应专业学位培养的最新要求,两院、两专业将携手共同构建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制定土木水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融合专业研究领域,拟定新的培养目标,统筹培养方式与学制,重点建设符合土木水利专业共同发展趋势的课程体系,全面落实导师负责制,建立严格把关研究生学术道德、学习质量的监管机制,逐步形成学科交叉、开放协同的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
融合培养土木与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一项急需完成的必要工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如何在原有的土木和水利两个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基础上,凝练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整合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创新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最终构建土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是土木与水利专业研究生导师需要共同努力、携手探索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 培养体系构建方法
(一)现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
对分别属于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的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统一研究,综合分析两个专业的专业领域、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制、学分、课程体系、必修课程、学位论文规定等,充分挖掘两个专业的研究生教学资源和力量,为融合构建土木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二)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共同构建
通过走访调研、跨专业研讨、召开研究生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用人单位多方参与的座谈会、专家评审等环节,研究凝练专业领域与研究方向,拟定培养目标,统筹培养方式与学制,提出整合研究生教学资源与教学力量的方案,重点建设建成符合土木水利专业共同发展趋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统一确定必修环节及学位论文各项要求,从而,制定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同专业跨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与综合管理机制探索
在国务院、教育部下发的各类文件精神指导下,在长沙理工大学颁布的各项规定下,提出“加强同专业跨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建议方案,研究“导师能充分指导和监督学生各项学习与学术活动具体环节”的措施,提出确保“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 制度能全面落实的方案,建立同专业跨学院研究生综合管理机制,最终,构建形成学科交叉、开放协同的土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四)培养目标的凝练
主要面向水利行业和市政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具备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技能,在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具备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水利和市政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工程、市政工程等方面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本专业领域于1987年开始联合招收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硕士研究生,1993年取得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并于2001年被定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开始招收市政工程硕士研究生,并于2007年取得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水利工程2006年评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并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水利工程学科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于2005年取得博士授权,2017年获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取得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拥有湖南省唯一的土木水利工程专业博士点、湖南省唯一的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湖南省唯一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湖南省唯一的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水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市政工程博士点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在校研究生近400余人。本学科拥有较雄厚的师资队伍,教授12人,副教授35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5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70人。本专业领域拥有水利工程试验中心,结构实验中心等,具备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良好硬件设施。近5年来,学科承担科研经费7000余万,先后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8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余项,部分成果被纳入规范和标准。
(五)培养方式的形成
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全脱产学习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在职不脱产的学习方式,但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6个月。
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学术导师,1个校外实践部门的导师,校内导师为第一责任人,校外导师应参与指导工作。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专业指导和课程思政等,校外实践部门导师参与实习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当按照学校规定进行校外实践,到相应的企业参与实践活动。
(六)必修环节的要求
关于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计2学分。参照《长沙理工大学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熟读大量的近年发表在公开知名期刊上的与研究方向相同或相关的论文、著作、专利等并拽写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要求内容详实、丰富、技术路线清晰、可行性和执行性强。在此基础上,于第三学期选择论文题目并做出选题报告。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对国家和行业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支撑选题的关键科技前沿进展和科技传承、具体的研究内容、实现研究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拟取得的关键研究成果及形式、详细的研究规划和时间安排等并进行分析论述。开题合格计2学分。
关于专业实践,计6学分。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实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是强化学科与行业联系的重要手段。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根据实践单位需要可以采取长期或分段短期的形式。学生必须进入水利工程相关的甲级设计研究院、一级以上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设计、施工、试验、检测等专业实践项目。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应将科学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深入掌握水利和市政工程领域的工作内容和内涵,巩固和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着力获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职业道德与规范、跨学科合作、国际交流与沟通、文字表达与自我展示、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全局视野、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建立与培养。研究生要提交详细的实践总结报告,由院学位委员会负责审核。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达标者,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审核合格专业实践记6学分。
关于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研究生指导组或学科组对申请中期检查的研究生前期工作情况、发表论文情况、努力程度、成果水平和预期能取得的成绩等进行全面考核。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不通过者不能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除涉密论文外,中期检查所有内容和实施流程均公开,接受广大师生监督,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
关于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答辩送审前,硕士生应对学位论文进行预答辩。论文预答辩会议重点审查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否满足专业型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预答辩专家组成员一般为3-5人。预答辩通过后应形成书面材料(需详细记录专家提问问题),经导师和与会专家审查后交研究生院备案。正式送审前,硕士生需要根据专家在预答辩过程中提出的意见进行适当补充研究、逐条修改或说明,并形成书面材料,经导师审查后,提交研究生院进行备案。
三 特色与创新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属于不同的两个专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分属于两个专业分开培养,有各自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在2018年3月新通知精神的指导下,如何将两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力量进行融合、交叉、创新,形成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是我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全国亦并无先例。
充分挖掘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资源和力量,同专业学位硕士在不同学院培养需要新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保障培养质量。
针对不同学院,以水利学院为例如何培养土木水利硕士研究生,采用了下设研究方向水利与市政工程和分支研究方向6个,分别为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市政工程。土木水利(水利与市政工程)工程学科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工程强国的支柱性学科,立足建设美丽中国,面向行业发展,深入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全球水资源的分配不平衡问题,旨在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对水利、水电、新型储能和水运工程、城市和工业的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和城市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理论与技术创新,通过实施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以及防灾减灾,促进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保障水安全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本专业领域的主要任务包括防御水患灾害、保证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开发水电资源、储能资源、海洋工程资源、建设水运网络基础设施、控制水土流失、防治水污染及建设生态文明。
四 结语
在新形势下,综合分析了土木、水利两个专业的专业领域、特色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制学分模式、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及要求、学位论文规定等,充分挖掘了两个专业的研究生教学资源和力量,研究凝练了专业领域与研究方向,拟定培养目标,统筹培养方式与学制,提出了整合研究生教学资源与教学力量的方案,重点建设建成了符合土木水利专业共同发展趋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统一确定了必修环节及学位论文各项要求,制定了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了同专业跨学院研究生综合管理机制,构建形成学科交叉、开放协同的土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我们凝合了两个专业的力量,经过3年左右的实践,我校申请成功了2021土木水利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