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五双范式”现代学徒制育人新机制实践与推广
——以陕铁职院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盾构施工)为例

2021-08-15郭军毛红梅

教育现代化 2021年102期
关键词:盾构教学资源校企

郭军,毛红梅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城轨工程学院,陕西 渭南)

一 实施背景

我国及 “一带一路”沿线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及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革新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日渐迫切。校企双方基于产教融合基础,通过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形式开展联合培养服务于行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当前主要发展趋势。通过前期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缺乏宏观层面的制度保障体系及顶层设计,行业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学习者对自身“学生、学徒”身份模糊,校企生三方各自权益不明确,对行业企业参与的激励、保障、约束机制十分欠缺;传统职业教育育人机制陈旧,与行业企业用人及未来发展需求存在动态偏差;校企联合开展教学组织及日常管理存在困难,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未能高度融合,学生对企业认同感不强;职业教育原有学生学情评价机制与现代学徒制培养效果不够客观,考核面局限等,缺乏灵活性、系统性等。

二 主要做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陕铁职院盾构专业聚焦城轨工程智慧建造新领域,针对地铁工程建设行业紧缺盾构操作工工作岗位,与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合作,贯彻落实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及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五对接、一融入”原则,通过校企联合组建产业学院——铁成盾构学院,开展招生招工一体化、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联合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共建高标准实训基地等措施,创新“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管理、双考核”的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机制。

(一)基于产教融合共建产业学院,突出校企联合育人“双主体”地位

陕铁职院基于“双高”建设搭建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及原有“四级对接”机制,与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共建产业学院——铁建盾构学院,搭建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责,夯实校企双方在联合育人过程中的“双主体”职责。依托产业学院合作架构,充分开展企业调研,聚焦行业紧缺盾构操作工工作岗位,校企联合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人才联合培养合作框架,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1]。校企双方落实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职责暂行规定》等15项制度文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

(二)招生即招工,入学及入职,明确学生、学徒“双身份”

学生自入校以来,校企联合开展企业宣讲,面试选拔及班级组建,开展招生招工一体化。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及学徒、学校、企业三方协议,明确了三方主体责任,形成校企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机制。明确了校内学生与企业学徒的双重身份,保证学徒的基本权益,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为现代学徒制班提供专项奖学金、学徒实习补贴等,同时配发统一工服,赠送书籍等,增加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身“双身份”的认同感[2]。

(三)打造专兼结合、分工协作的“双导师”教师创新教学团队

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导师”教学团队。为整合各方资源,实现校企共同育人,推行“双导师”制度,校企间开展互兼互聘。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以1:3师生比为现代学徒制班配备企业指导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实现理实对接、优势互补,打造了一支高层次、跨专业、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双向互动,联合教学[3]。

构架人才培养新模式,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托铁建盾构学院,围绕盾构操作工典型工作岗位能力标准,学校与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创新“学校工地、项目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盾构操作工岗位应具备土木、机械、电气及液压跨学科知识能力特点,将国家及行业职业岗位标准所要求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课程体系之中,校企共商共议,构建了一套适用于盾构专业的“土木+机械+电气+液压”复合型模块化课程体系,融“四新技术”与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修订并完善课程标准[3]。

校企联合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三个“全覆盖”。充分借助5G、虚拟现实、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对接“四新”技术及行业企业规范标准,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校企联合开发并建成了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地下铁道施工》《隧道施工》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及《盾构与掘进机施工》等双语在线开放课,开发基于盾构操作工典型工作岗位标准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打通了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渠道。配套开发了的《盾构法施工》《盾构构造与操作维护》《地下铁道施工》《盾构施工专业外语》等全套新形态一体化及双语教材,完善了“线上+线下+职场化”教学资源,拓展了培养“一带一路”国际城轨人才培养路径。实现专业课信息化全覆盖、课程思政渗透全覆盖及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开发全覆盖[4]。

打造“虚实结合”高水平综合实训场。依据“项目载体、虚实结合”的建设思路,对标行业企业岗位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建成国内首座1:1高速铁路隧道实训基地,购置φ6340土压平衡盾构机,建成盾构机、电、液维保实训工区,开发盾构大数据应用平台和盾构仿真操作平台。主持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示实践教学标准开发,制定了盾构专业相关《专业实训教学方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标准》。打造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投资最高、技术最新、标准最高的“虚拟+现实”盾构施工与操作综合实训场。与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等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及工地流动课堂,实现现代学徒制学员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校内外无缝衔接。

(四)开展学校工地交替教学组织,施行“双管理”管理机制

开展学校-工地之间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以典型盾构施工流程为载体,剖析了盾构操作工岗位典型行动场,划分了学习场和标准工作流程,校企专兼职教师开展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实施了“校内学习—工学交替—企业学徒”的教学组织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与高度衔接[5]。企业兼职教师通过在施工现场开展盾构操作与维护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在校内及企业现场分阶段开展交替教学,实现学徒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效果反复巩固。

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并重。通过课程资源建设及教学组织管理全方位、全过程渗透课程思政元素,邀请工程院院士、技能大师、行业企业劳模代表、先进典型做讲座及专题报告,在现在学徒制班中传承并发扬城轨工程工匠精神。

融通校企文化,强化企业基因植入。推行《现代学徒制班教学管理办法》,实行双班主任管理,加强日常班级组织与管理,互通学生成长信息。推行企业技术进教材、企业文化进教室、企业精神筑思想等校企文化互融举措,通过开展企业导师入课堂,举行拜师仪式,配发企业工服,赠送专业书籍,建立企业文化墙,与学生开展联合文娱活动,邀请学生代表假期赴企业实习参观等多形式实现学徒的技术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使学生未进企业门,先知企业事。将企业核心文化融入课堂、教室和实训基地,营造情景式职场化培育氛围,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五)融“岗课赛证”,建立多维度“双考核”评价机制

岗课赛证相融合,对标行业企业盾构操作工典型工作岗位技术标准,校企联合开发了《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操作》“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讨制定了盾构操作工岗位技能等级标准,主持编写了《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操作(中级)》活页式培训教材。承办了全国第一届地下与隧道创新人才交流论坛和全国首届《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操作 》“1+X”证书师资考评员培训班。专业核心课程中开展课证融合教学改革,开发了培训及技能鉴定题库,联合组织开展校内、外盾构操作技能大赛。推行学分积累与转化制度,实现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与毕业标准衔接[6]。

校企联动推行“双考核”机制,开展学生职业能力双向测评。建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知识技能并重、岗课赛证融通的多维立体综合评价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能力培养,注重成果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老师与企业实施“双考核”的评价方法,采取笔试、口试、实作、汇报、竞赛、成果展示等形式,线上与线下结合,虚拟与实战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三 成果成效

陕铁职院盾构专业现代学徒制自2017年立项试点至今,持续推进“五双”育人实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内涵,获得立项成效。

1.校企共同创建了“学校工地、项目贯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组建了专兼结合的复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及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标准及新形态一体化活页式教材,制定了书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改革,基于“岗课赛证”开发1+X技能等级证书标准。

2.校企共建国家级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据高教社统计,地隧资源库全国立项排名第一,教学应用全国排名第二,资源贡献度全国排名第三。

3.搭建了全国规模最大、投资最高、技术最新、标准最高的“虚拟+现实”产教融合综合实训场,开发了全国首批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标准。

4.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企业用得上,岗位干得好,行业离不开,社会反响好”的盾构人才培养培训品牌。

四 经验总结

1.基于典型工作岗位标准,创新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原有课程体系,确保现代学徒制专业设置贴合企业用人需求。

2.推行课证融合,校企联合牵头制定了国家级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及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标准,共建高水平教学资源及高标准实践教学场地,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造理想实践教学条件。

3.校企互兼互聘,打造较高理论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协同创新模块化教学组织,引入融“岗课赛证”在内的多维考核评价体系,确保了毕业生高度符合企业需求。

4.下一步持续完善建立基于大数据信息化成长评价与反馈机制。

五 应用推广

陕铁职院盾构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成效显著,“五双范式”育人机制借助铁建盾构学院平台在同类院校及行业企业中不断扩大影响范围。

1.通过与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组建现代学徒制班,成效扩展至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子公司,进一步辐射扩展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建筑等央企下属14家子公司,校企联合培养千余名服务于城轨工程的盾构操作工。毕业生辐射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铁盾构制造、施工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城轨工程建设发展,成为地铁盾构施工行业企业用人首选。

2. 盾构专业“五双范式”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成效在校内进行推广,成功经验推广至城轨“双高”专业群及全校其他十余个专业共计2200余人。

3.盾构专业“五双范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成效受到全国同类院校高度肯定,辐射带动全国20余家中、高本各层级兄弟院校,国内重点100余所院校来校开展交流。

4.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陕西工人报等媒体专题报道盾构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成效。盾构专业办学质量在麦可思、西安交大西部数据中心、武汉“金平果”等第三方评价机构排名中领先全国,彰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魅力。

猜你喜欢

盾构教学资源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小直径双模式盾构机在复合地层中的施工应用与实践
泥水加压平衡盾构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城市轨道盾构区间监控量测实施及地表形变分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